•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30多年前,習近平就如此重視教育工作

2018-09-10 21:46:00
來源:河北日報、學習時報
字號

  【學習小組按】

  今天是教師節。習近平在今天的全國教育大會上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熱烈祝賀和誠摯問候。並強調:

  全黨全社會要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努力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

  據2018年7月教育部公佈數據,全國專任教師達1626.89萬人。當然人生遇到的老師,不只在三尺講臺,孔子就説“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習近平則多次強調“好老師”的重要性:

  教過我的老師很多,至今我都能記得他們的樣子,他們教給我知識、教給我做人的道理,讓我受益無窮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

  “四有”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紮實學識。要有仁愛之心。

  教師不能只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而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好老師要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

  習近平為什麼如此重視教師這個職業,今天小組推薦一個故事,講述了一向平易近人的習近平發火的故事,組員可以從中看出一二。

  【看到這麼多校舍是危房,習近平坐不住了】

  習近平來正定任職不久,就對全縣的教育工作進行了改革,對教師實行聘任制,提高教師工作積極性,落實教師待遇,發放拖欠的教師工資。

  1982年春,習近平聽到許多群眾反映,“孩子在家是寶貝,到了學校是乞丐”,“ 許多村最破的是學校”,甚至流傳著順口溜“遠看像破廟,近看是學校”“黑屋子、土臺子、泥孩子”。習近平馬上建議並部署了對全縣學校危房的一次大普查。

  普查結果令人震驚。全縣200多個村的中小學校,竟有3500多平方米的校舍是危房,萬餘名小學生常年趴在水泥板課桌或者土坯臺上上課,4萬多名中小學生自帶板凳,大部分校舍陳舊,不能遮風擋雨,教室窗戶無玻璃,冬天無取暖設備……

  究其原因,當時財政收入困難,教育局除去教師工資等“大頭兒”,剩不下多少錢來維修校舍。為了扭轉這個被動局面,習近平在全縣教育工作“三幹會”上提出,打破“教育是教育局的事,與公社、大隊無關”的思想,一個公社,一個大隊,對轄區的學校是主管單位,實行“誰家的孩子誰抱”。

  然而,會也開了,辦法也有了,一年時間過去,落實情況卻不如人意。1983年10月的一份縣委《情況簡報》上顯示,南牛公社南永固小學,教室18間,因房子已經漏天,門窗破爛不堪,一二年級學生已停課一星期。

  留存至今的簡報上,習近平寫于18日的批示清晰可見:“南牛公社黨委應從南永固小學辦學條件問題中,看到與縣委要求的差距,採取有力措施,迅速改善小學的辦學條件,不然就是失職了。”

  隨後習近平又看到一份報告,縣第一所完小裏雙店公社傅家村小學校舍全是危房,時至深秋,仍有兩個班孩子在露天上課。

  習近平坐不住了。“走,咱們去學校看看。”他叫上時任副縣長的何玉,推起自行車就準備到學校去。沒想到,還沒走出縣委大門,就接到去石家莊開會的緊急通知,習近平便讓何玉繼續前往,回來向他彙報。

  “沒有一間房是不漏天的,沒有一根房樑是不用棍子頂著的,沒有一扇窗戶是有玻璃的,沒有一個門不是鐵絲扭著的……”聽完這樣的彙報,習近平急了,把公社書記王香文叫到辦公室進行批評,他説:“裏雙店搞‘大包乾’不錯,但不能一俊遮百醜,教育抓不上去,改善辦學條件不力,那你也不是一個好書記。”

  【習近平就任縣委書記後第一次下鄉發火】

  習近平了解到,當時正定縣東北片、西北片好多校舍都是危房,當時他就説,“東北片、西北片不富裕,那條件好點兒的村總行吧?永安公社離縣城近,幾乎村村經濟條件都不錯,咱們再找時間去那裏看看。”

  1984年3月的一天,習近平一行騎車來到北賈村小學查看校舍。這個北賈村在當地還算富裕,但是小學的景象卻是破敗不堪:

  大門:坍塌後無人修葺,老師學生就從墻上的一個大窟窿進進出出;

  操場:一條馬車、拖拉機來回駛過的大道就算是操場,嘈雜而且危險;

  教室:十幾間教室房頂的瓦片都快掉完了,沒有一扇窗的玻璃是完整的,教室門要關關不上、想開開不了;育紅班的教室裏,孩子們擠滿一屋子,凳子不夠坐,有的孩子只好坐在地上……

  “怎麼搞成這個樣子?這麼破敗的學校,你們怎麼看得下去?”習近平聲調有些提高,責問趕來的校長,“將成為北賈村甚至成為中國棟樑的一代,是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學習的?課桌,水泥板的,比凳子還低,你去趴半天試試看!日後,你這裡不出人才,倒要出一批駝背,近視眼!”

  聞訊趕來的村幹部聽到習近平的批評,趕緊解釋:村裏對學校的改善一直沒顧上,不夠重視,到時候……

  “到什麼時候?”習近平打斷村幹部的回答,“你們今晚就開會落實整改,下星期去縣教育局報計劃。至少先要有院墻、燈泡、玻璃,有木頭的課桌板凳。”

  “就你們村的條件,不應該把小學搞成這個樣子,完全有條件把學校好好改善。如果一個月內你們還不行動,就要撤你的職!這件事還要告訴鄉里,鄉黨委也要督促過問,否則,他們要負‘連坐’責任!”同行的工作人員説,“這可是頭一回見習書記發這麼大火”。

  臨走時,習近平還在嘆氣:“你們呀,對不起你們的子弟。”

  最後,習近平給村幹部留下一句話,“要做到全村最好的房子是學校”。此後,他讓縣委專門發出通知,要求各鄉鎮、各村都要這樣做

  【三個月工資給孩子們買書】

  縣裏籌措187萬元資金改善辦學條件,為掌握全縣校舍危舊情況和修繕進度,習近平一有時間就去轉學校

  近的騎自行車,遠的開車去,一轉就是好幾個村。哪個村、哪個學校、哪一間教室是危房,危到什麼程度,習近平都要在筆電上一項不落地記下來。

  在聽取校舍改善工作彙報時,他會當場點出來:哪個學校哪個教室的窗戶修了沒,哪個學校哪排平房的房頂補上了沒?

  習近平掌握情況之細讓前來彙報的縣教育局局長和校長們很疑惑:“習書記咋那麼清楚,啥都知道?”

  1985年,習近平赴廈門任職前,又一次來到北賈村小學,詢問校舍改造工程進展。看到已經設計出來的新圖紙,習近平問:“建新樓還差什麼?”

  “我們村有兩個磚窯和一個水泥廠,現在就缺鋼筋。”校長王正安回答。

  習近平聽了,扭頭交代隨行工作人員記下來,要落實鋼筋的事。

  離開學校時,習近平從上衣兜裏拿出一疊錢遞到王正安手裏,讓給孩子們買圖書。王正安推讓了半天才接過來,鼻子卻直髮酸。

  習近平離開後,他和總務主任一起數了數,10元面額,整整20張,相當於當時縣處級幹部三個月的工資。

  在縣裏支援下,對全縣1020間教室危房進行維修或拆除新建,為孩子們購置木課桌椅3000余套,16個村新建了教學樓。

  資料來源/河北日報、學習時報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