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命運共同體,為何堪稱典範(人民時評)
中非命運共同體,為何堪稱典範?其中關鍵,正在人心
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是當今國際舞臺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開幕式主旨講話中,習近平主席的一席話説到了人們心坎上:“中非雙方基於相似遭遇和共同使命,在過去的歲月裏同心同向、守望相助,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合作共贏之路。”中非兄弟的難忘歲月和美好未來,充分證明了走開放融通、合作共贏之路既能實現互利互惠,也能收穫友誼。
中非遠隔千山萬水,但命運休戚與共,友誼源遠流長。上世紀90年代初,我曾跟隨中國醫療隊走進辛巴威,見證他們如何救死扶傷;我曾全程採訪坦讚鐵路,親身體驗這條鐵路如何令沿線百姓獲益;在坦、讚兩國,我曾拜謁當地的中國烈士墓,追悼這些為中非友誼在異國他鄉獻出生命的同胞;在非洲多個國家,我都見到了由中國援建的基礎設施項目如何為當地人民造福。
任憑國際格局調整演變,中非平等互信、相互支援的兄弟情誼不會改變。猶記1996年,時任南非總統曼德拉宣佈將與中國建交;20多年後,兩國已同為“金磚國家”,共同促進整個中非合作的新發展。難忘2015年,中非“十大合作計劃”出爐,涵蓋非洲國家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和基礎設施、公共衛生等方面,可謂全方位惠民。中非在和平安全、科教文衛、減貧惠民、民間交往等方面合作深入推進,給中非人民帶來豐碩成果,展現了巨大的創造力、凝聚力、行動力。從政府主導向市場運作轉型、從商品貿易向産能合作升級、從工程承包向投資運營邁進,中非合作的形式和內容都在與時俱進。
中非命運共同體,為何堪稱典範?其中關鍵,正在人心。歷史上,中非都曾遭受欺淩,倍感和平與發展之迫切。面對非洲,中國真誠友好、平等相待;面對中國,非洲感到了尊重和平等。對於合作,中方始終秉持真實親誠理念和正確義利觀。對待非洲朋友,講一個“真”字;開展對非合作,講一個“實”字;加強中非友好,講一個“親”字;解決合作中的問題,講一個“誠”字。我們相信,只有義利兼顧才能義利兼得,只有義利平衡才能義利共贏。可以説,中國在以往的中非合作中,積累了金子般的信用。雖然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人是不相信雙贏的,但中非的共同努力讓世人看到,中國的發展給非洲帶來了更多機遇,非洲的發展也會為中國的發展增添強勁動力。
對於中非合作,一直有這樣那樣的雜音,也面對著一些人的“白眼”或“紅眼”,但事實能夠説明一切。長期跟蹤中非關係的美國約翰 霍普金斯大學黛博拉 布拉緹格姆教授曾告訴我,她在獅子山等國深入考察後見到,是中國專家在用腳踏實地的努力幫助非洲當地人民實現發展,中國公司秉承“授人以漁”的理念在非洲致力於創造就業機會,為當地百姓造福。她非常認同“非洲的發展是中國的機遇,中國的發展也是非洲的機遇”這一論斷。在中非合作中,中國堅持真誠友好、平等相待,13億多中國人民始終同12億多非洲人民心連心;中國堅持義利相兼、以義為先,主張多予少取、先予後取、只予不取;中國堅持發展為民、務實高效,凡是答應非洲兄弟的事,就會盡心盡力辦好;中國堅持開放包容、兼收並蓄,凡是對非洲有利的事情,都歡迎和支援全世界盡力做、認真做。中非合作共贏的努力,為整個世界帶來希望的清流;而某些國家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無異於把自己囚于自我封閉的孤島。
上世紀90年代,我從肯亞首都內羅畢旅行至蒙巴薩時,曾備嘗旅途艱辛。20餘年過去,一條蒙內鐵路鋪就,不僅讓跨越非洲更加便捷,也成為中非合作共贏的新範例。“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中國將永遠是非洲的好朋友、好夥伴、好兄弟,也將得到更多更真的好朋友、好夥伴、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