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樹林業人:三江源頭書寫綠色奇跡
昂江多傑向記者介紹培育成功的藏柳樹苗 (余璐 攝)
“以前在這裡栽活一棵樹比養活一個娃娃還難,現在我們繁育出自己的樹苗了,玉樹不僅有藍藍的天空、清清的河水、綠綠的草原,還有茂密的樹林。” 玉樹州林業局局長昂江多傑對人民網記者説。
康巴漢子昂江多傑,這位大家口中的“民工局長”每次回想起3年前建設高原千畝林木良種繁育實驗基地的場景,總是侃侃而談,“這裡是德卓灘,2016年以前這裡都是砂石地,一片荒蕪,原來是玉樹地震災後重建規劃的産業園區,為加快推進林木良種繁育産業化進程,政府將産業園區規劃地調整為林業基地建設用地。經過幾年的努力,育苗實驗基地集中連片面積達1200畝,創造了海拔3700米建育苗基地的紀錄,是青南地區最大、集中連片面積最大的育苗實驗基地。”
2016年育苗實驗基地建設的場景 圖片來源:玉樹州林業局
山,是林業人的魂;樹,是林業人的根。從年過半百的林業局長到剛步入工作崗位的小姑娘,盡心盡力建造和維護好那一片林子,大家都心照不宣地把它當作自己的職責。“剛大學畢業,考到林業局當會計,沒想到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實驗基地幹苦力。每天從早八點到晚八點,沒有午休只有汗水,吃的是大鍋飯,幹的是揚糞、撿石頭、用手翻地、種樹……連續45天的高強度體力勞動雖然辛苦,但看到身邊人每個人都在辛苦幹活,想到自己是林業人,為三江源的生態奉獻一份力,也是自己的職責所在。” 今年26歲的玉樹州林業局職工李慧敏回憶當年親身參與造林的情景,依舊記憶猶新。
玉樹高原千畝林木良種繁育實驗基地如今的景象。(余璐 攝)
昔日的寸草不生的砂石地,如今呈現一片鬱鬱蔥蔥、綠意盎然的景象,滿目新綠給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增添了生機與活力。“三分栽樹,七分管護。”昂江多傑告訴記者,由於玉樹在高海拔地區,其他樹種很難適應生長環境,苗木經長途跋涉運到高海拔的玉樹後,不經適應直接大面積栽種,成活率只有50%。隨著實驗基地的建成,試驗並培育出了適宜玉樹生長的青海雲杉、藏柳、密植丁香、河北楊等樹種,栽植樹木成活率已達到90%以上。目前,培育的40萬株藏柳分床扦插之後可形成300萬株規模,已被州委州政府列為今後玉樹用於景觀提升或綠化造林的首選樹種。幾年後,玉樹依賴引進外來樹種的歷史將被改寫。
玉樹高原千畝林木良種繁育實驗基地一角。 人民網記者余璐 攝
玉樹位於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頭,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是三江源保護區的核心區,是我國極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高原千畝良種繁育實驗基地只是玉樹林業人用汗水保護高原綠色生態的一個寫照。在三江源這片聖潔的土地上,如今的玉樹務林人依然守護著這片沃土,書寫高原綠色奇跡。
據了解,玉樹州林業災後至今累計栽植了各類苗木1217.85萬株,完成造林綠化9.6萬畝,玉樹國土綠化進入了快車道。完成了天然林資源管護任務577.87萬畝,森林生態效益補助資金管護任務641.27萬畝,完成1106.85萬畝的濕地資源管護任務等林業重點工程……
“玉樹人經歷過地震的磨難,是黨和國家給予我們的關懷,讓玉樹重生。守護好三江源,保護三江源的生態環境。用綠色感恩,生態報國是我們玉樹林業人的唯一表達。” 昂江多傑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