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工業園 搭臺唱好戲(一帶一路5年間)
原標題:埃塞工業園 搭臺唱好戲(一帶一路5年間)
2013年的秋天,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全球應者雲集,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支援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一帶一路”已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公共産品。
5年來,“一帶一路”倡議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圍繞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一帶一路”建設穩步推進,成果豐碩,各國民眾的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實踐證明,“一帶一路”倡議源自中國,但屬於世界。“一帶一路”建設順應各國要求加快發展的願望,堅持共商共建共用的理念,開闢了合作共贏的新天地,讓古絲綢之路重新煥發出蓬勃的生命力。
本報今起推出“一帶一路5年間”系列報道,講述5年來中國和世界共贏發展的生動故事,展示“一帶一路”建設者們書寫的嶄新篇章。
從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向南驅車40多分鐘,就來到了中國在埃塞的首個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區——東方工業園。園區大門上方巨大的橫樑如一雙張開的翅膀,馱著“東方工業園”五個大字展翅欲飛。園區內一排排的廠房排列整齊,運送産品或原材料的卡車穿行其中,繁忙的生産景象撲面而來。
“一站式服務”助力“轉型升級”
作為最早由中國民營企業在衣索比亞建造的工業園區,東方工業園肩負著探索與試驗的重任。2007年東方工業園中標中國商務部境外經貿合作區,第二年開始投資建設,埃塞政府將其作為國家“持續性發展及脫貧計劃”的一部分,列為工業發展計劃中重要的優先項目。
由於是全國首例,埃塞政府相關部門對工業園區還沒有清晰認識。“搭臺不知道有沒有‘角兒’,不知道有沒有企業來這裡‘唱戲’,心裏特別糾結和焦慮。”東方工業園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焦永順對本報記者回憶起創立工業園時的艱辛,“我們就邀請埃塞海關、投資局、農業部等政府部門的負責人去中國蘇州、常州、昆山的工業園考察。回來後他們感覺很開眼界。”此後,埃塞政府的政策支援越來越多。據東方工業園董事長盧其忠介紹,埃塞後來由總理牽頭成立了工業籌劃委員會和技術指導委員會,每3個月開一次會,來解決園區發展的問題。
“從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中國的很多企業都走出來。我們要給來這裡投資的企業提供好環境和好服務。”焦永順介紹,“我們是‘一站式服務’,清關、辦工作許可、免稅業務等,都可以在園區內完成。我們還建立了自己的變電站,保證不停電。”焦永順介紹,埃塞雖然有著巨大投資潛力,但有清關慢、水電供應難等問題,這就需要工業園完善服務,幫企業“利用優勢,補上短板”。
經過不懈努力,舞臺終於搭好了,唱戲的“角兒”也有了。從最初只有5間廠房,到如今有包括建材、汽車組裝、紡織服裝、日用化工、制藥等行業在內的83家企業入駐工業園,其中56家已經投産。除了中國企業,還有包括聯合利華在內的多家國際企業。“一期園區已經滿了,廠房一間不剩,現在已經在著手準備建設第二期。”焦永順自豪地説。
當記者走進力帆汽車廠房時,工人們正在組裝汽車。“我們2014年入駐東方工業園,然後以埃塞為基地輻射其他非洲國家。”埃塞力帆汽車直銷公司副總經理馬群説道。這家來自中國重慶的民營企業,如今已在當地用戶中獲得很好的口碑,力帆牌計程車隨處可見。曾來力帆參觀的蘇丹拉卜伊茲研究中心主任阿巴斯 易卜拉欣説:“設計産能5000台車的生産線讓人印象深刻,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很難相信在衣索比亞還能有這樣的汽車組裝工廠。它為非洲帶來的不僅僅是一輛輛汽車,更是産業、技術的升級,是發展的希望,在這裡我看到了非洲發展的未來!”
園區一角,幾棟嶄新的廠房正在安裝生産設備,這是三聖藥業在埃塞新建的廠房。其微生物實驗室、儀器分析室、理化分析室內的高科技設施和自動化儀器已安裝就位,生産條件已經具備。埃塞工業部長梅布拉圖 梅萊斯對三聖藥業來埃塞投資給予高度評價。他説,埃塞正在進行經濟轉型,中國藥業公司投資建廠恰逢其時。這體現了埃塞經濟結構從早期的農業為主發展到現在的輕工業、建材業,再向醫藥産業轉型升級的過程。埃塞投資局中方顧問陳衛煒向記者表示,三聖藥業走入埃塞實際上是把新的技術、人才、設備引進來,起到示範效應。這是一個雙贏的過程。
工業園帶來的變化“看得見,摸得著”
來自中國江蘇的利達牛仔褲廠是東方工業園內的骨幹企業,記者在車間裏看到,數百名埃塞工人身穿整潔的工作服在生産線上認真工作,從裁剪、染色到裝箱,每個步驟都一絲不茍。工廠總經理汪濤對記者説:“埃塞人力資本優勢和電價優勢是利達來埃塞投資的重要原因。我們的牛仔褲憑藉著優異的品質和時尚的設計得到了越來越多埃塞人的認可。在我們工廠工作的埃塞工人,不僅學會了一技之長,收入也比在一般的埃塞企業多出50%左右。”汪濤還介紹,現在工人中已經出現了“跳槽”現象,“這正反映出我們帶來的積極變化。工人掌握了更多的勞動技能,有了更多的經驗,才有機會‘跳槽’”。
東方工業園的大門附近聚集了很多正在找工作的年輕人,當看到記者出現時,他們以為是園區內企業的管理人員,紛紛跑過來詢問是否有工作機會。恩格達索 拉耶就在人群中。“大家都説這裡機會多,經常有新工廠開業,我相信我能在這裡找到工作。”他告訴記者,自己暫時住在旁邊的鎮子上,那裏有很多埃塞各地來的工人,有些就在東方工業園工作。他説:“中國人到埃塞開工業園、辦企業,還給我們修鐵路和公路,給我們提供了難得的工作機會,謝謝中國!”
“工業園創建以來,尤其是最近5年來,給當地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迄今已創造了1.3萬個就業崗位。”焦永順説,這裡曾是一片荒地,附近連巴士都很少。如今平整的公路有了,來往的車輛多了,給園區工人提供便利的迷你巴士也是到處可見,周圍的地價都漲了。原來的杜卡姆鎮因為人口數量的增加已經升格為杜卡姆市了。
“工廠裏面工人很多,每到中午的時候,餐館有很多人就餐。”菲克爾 卡桑是東方工業園門口一家餐廳的女老闆,她説自己來這裡開飯店已經3年了,除了當地工人,也有很多中國人來吃飯。她在飯店門口還貼出了今天啤酒優惠的中文廣告牌。她告訴記者,現在飯店的生意很不錯,足以養活一大家子人,“希望有更多的中國企業來這裡投資”。
借力“亞吉模式”,實現合作共贏
在前往東方工業園的路上,記者看到由中企承建的亞吉鐵路列車在東非高原上疾馳而過。有了這條鐵路,“衣索比亞製造”的産品可以很便捷地運送入境口國家吉布地,再通過海運銷往全球。
“一條鐵路帶動一條經濟帶”,中國土木工程集團(中土集團)埃塞公司總經理李吾良這樣介紹“亞吉模式”。鐵路建設帶動了沿線地區的經濟開發,而建立相應的工業園,可以不斷地為鐵路帶來更多運量。“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的先導,這也與埃塞的國家發展戰略相契合”。為實現工業化的國家發展戰略,在2025年把埃塞建設成為非洲製造業大國,埃塞政府把大力發展工業園區作為其重要抓手,目前共規劃了14個工業園,大部分都在亞吉鐵路沿線,中土集團承建了其中的5個,總合同額為8.24億美元。
位於埃塞南方州的阿瓦薩工業園就是中土集團承建的工業園之一,這是埃塞政府為主要投資方的第一個工業園,同時也是非洲第一個零排放綠色工業園。該園區已經為近兩萬當地員工實現就業,現在每個月能給埃塞創造百萬美元的出口效益。全面開工投産後,年出口額可達10億美元,解決6萬人的就業。李吾良説:“我們積極地承建和運營工業園項目,就是為了給更多企業進入非洲搭建好的平臺。”
在埃塞東部的交通樞紐德雷達瓦市,中土集團還投資建設了自己經營的工業園。在湖南省政府推動下,埃塞—湖南工業園也將開工建設,預計引進汽車及零部件、能源電力、工程機械、通用設備、輕工紡織等領域的中國企業入駐。這將讓埃塞製造業發展更加多元化。
“衣索比亞有大量的優質廉價勞動力,有很好的投資機會和廉價的電力供應,入駐衣索比亞工業園對中國企業來説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衣索比亞通訊社副總編輯格塔丘 阿貝貝認為,在“一帶一路”框架下與中企進行合作,衣索比亞能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
(本報亞的斯亞貝巴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