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美貿易戰:挑戰和機遇

2018-08-02 12:06:00
來源:學習時報
字號

  核心閱讀

  中國共産黨建黨以來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證明,我們黨善於審時度勢,善於發現和抓住機遇,善打遊擊戰、持久戰、攻堅戰,善於化危為機,化被動為主動。面對貿易戰,不能臨戰而怯,自亂陣腳,爭取勝利的重要前提是保持戰略定力,萬眾一心,群策群力。在未來的現代化進程中,中國將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加長體制短板,通過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高效率配置資源,實現高品質發展。  

  中美貿易戰為什麼必須打

  或者説,這場貿易戰能不能避免?結論是:不以我方的意志為轉移,不能不打。

  第一,打不打的主動權不在我方。美方主動挑起爭端,步步緊逼,極限施壓和訛詐,言而無信,反覆無常,蠻橫無理。打不打貿易戰,顯然不以中國意志為轉移。面對直奔而來的制裁大棒,中國只有兩條選擇:要麼屈服於美國的霸淩,從此忍辱負重;要麼進行反抗,樹立應有的大國形象,讓對方知道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

  第二,就貿易戰的性質而言不能不打。本次貿易戰不同以往,不局限于貿易,甚至不限于高科技産業領域,而是一場事關國運的戰略博弈。我國歷來在原則問題上不妥協,貧窮落後時不妥協,現在發展起來了,更沒有理由妥協。

  第三,就特朗普這樣一個商人性格的人而言不能不打。特朗普在其自傳《做生意的藝術》中,談到做生意的四個階段:一是提出驚人的目標;二是大肆宣傳;三是決策反覆搖擺;四是獲得直觀的結果。他寫道:“一個遠高於預期的條件讓對手無從下手——反覆無常的變化給對手施加壓力——給出次優條件讓對手急於接受了事——達到最初想要的結果。”特朗普顯然把中美經貿談判看成是一筆“大生意”。

  第四,美國的文化性格是欺弱服強。美國歷來欺軟怕硬,“揀軟柿子捏”是美國的歷來做法,“不撞南墻不回頭”是美國的習慣性思維。

  中美貿易戰怎麼打

  從戰略上説,中國文化強調後發制人,守正出奇,以靜制動,四兩撥千斤,長於以柔克剛,“柔弱勝剛強”。中國共産黨建黨以來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證明,我們黨善於審時度勢,善於發現和抓住機遇,善打遊擊戰、持久戰、攻堅戰,善於化危為機,化被動為主動。

  就戰術而言,就是邊打邊談,邊談邊打,在打談中相互妥協,推動中美關係走向新的平衡。中國對貿易戰的態度經歷了一個爭取談、準備打、先禮後兵、漸趨強硬的過程。鋻於中美實力對比,中國將採取“數量型和品質型相結合”的措施。

  基本戰法是:

  佔據道義制高點。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損人利己甚至損人不利己的單邊主義不得人心。美國帶頭破壞國際規則,已成功自我塑造了國際秩序攪局者、世界經濟破壞者的霸蠻形象。

  形成對照的是,中國在反擊美國的同時,順應全球化趨勢,高舉自由貿易大旗,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加快對外開放步伐。公道自在人心。一段時間以來,為中國説話的人多了起來。比如,有德國媒體評論説:“中國早已立足於世界經濟,不僅展示著勤奮,也掌握了技術,想阻止中國發展技術不可能,也沒道理。”近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歡迎中國對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的堅定承諾,認為中國最近宣佈的所有開放政策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步伐。

  美國發動貿易戰,已經引發國際社會的擔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指出:美國需要對給世界貿易體系造成的“關稅之傷”承擔後果。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阿澤維多已發出警告,全球貿易體系正在開始動搖。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認為,美國對外加徵的關稅,實際上是由美國國民在買單。英國央行行長卡尼稱,美國將成為全面貿易戰的最大輸家。

  合縱連橫。打贏中美貿易戰的一個基本戰略思維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有西方學者分析説,中國很幸運,作為老大的美國,不但沒有聯合其他國家一起對付中國,反而以發動全球貿易戰的方式和中國開打。美國在貿易戰中劍指中國,四面出擊,自我孤立,顯然犯了兵家之大忌,使中國有機會化競爭對手為合作夥伴,為合縱連橫提供了可能。

  第一,美國與其西方盟友已心生嫌隙。先是在價值觀上與歐盟不同調。歐洲在人權問題上一貫高調,特朗普一上臺就宣佈放棄人權外交。在貿易戰中,特朗普政府引用232條款對加拿大、歐盟、日本等鐵桿盟友加徵鋼鋁産品關稅,六親不認,盡顯霸蠻姿態。加拿大、歐盟對美國反制裁,提出的報復清單接近3000億美元,日本隨之跟進。儘管最新消息是美歐就停止貿易戰達成共識,但從特朗普反覆無常的個性看,美歐經貿關係依然充滿不確定性。

  第二,對印度、南非等新興國家加徵鋼鋁關稅顯現戰略矛盾。特朗普政府一方面推行“印太戰略”,拉印度制衡中國,另一方面對印度産品加徵關稅,傷害印度利益,迫使印度對美反制並調整與中國關係。

  第三,捅中東“馬蜂窩”導致麻煩纏身。把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造成新的危機。在攪動敘利亞戰局的同時,不顧相關國家反對,退出伊核協議,對伊朗進行制裁甚至揚言軍事打擊,與伊朗關係劍拔弩張。

  中國在貿易戰過程中,一方面與美國針鋒相對,一方面爭取國際社會支援。一是調整改善與周邊國家關係,加強雙邊經濟合作。二是將爭端訴諸世貿組織,尋求世貿組織規則和國際輿論支援。三是在反制美國,對美國大豆加徵25%關稅的同時,豁免了包括印度等國家大豆和動物飼料的進口關稅。四是繼續推進雙邊和多邊自由貿易。2002年以來,我國已經與24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16個自由貿易協定,目前正在進行的自貿區談判有13個,與10個國家開展自貿協定聯合可研或升級聯合研究。

  精準打擊。利用好貿易戰的“飛去來器”效應。我國貨物出口的40%、高科技産品出口的2/3都是在華外資企業實現的。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對中國的貿易制裁在不同程度上轉化為對自己企業的“制裁”。因貿易戰引起成本上升,一些受影響的美國企業已開始減産或裁員,有的企業正在謀劃把生産線遷出美國。美國商會發出警告稱,共計260萬個美國就業崗位可能面臨風險。

  針對美國痛點進行“定向打擊”。中國對等對美國農産品加徵關稅後,美國農業遭受較大損失,已迫使特朗普政府不得不給農場主補貼。對原産于美國的汽車加徵關稅,美國汽車對華出口受到影響,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受到擠壓。

  下一步,我國可以根據事態發展情況,考慮採取新的針對性措施。

  中美貿易戰會是怎樣的最終結果

  首先,從大趨勢看。“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今世界,全球化大勢不可逆轉,中國崛起不可阻擋。美國發動全球貿易戰,實行孤立主義,實乃逆全球化而動。美國針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不準中國推進“中國製造2025”,就是不準中國産業升級,目的是阻滯中國的現代化,遏制中華民族復興。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國際貿易戰,對中國來説,是挑戰,也是機遇。歷史證明,危機常常是變革的動力。這次貿易戰之於中國,很可能是小打小變革,大打大變革。中國圍棋的棋理是謀勢重於謀實,中國將以局部損失換取全局利益,以暫時被動換取長期主動。所以歷史地看,中美貿易戰未嘗不是中國的一個新的歷史機遇。7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約翰內斯堡金磚國家工商論壇上的講話中指出:“未來10年,將是國際格局和力量對比加速演變的10年。”“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勢不可當。”

  當然,我們必須清醒看到,美國依然是經濟強國、軍事強國、科技強國、金融強國,“世界老大”的地位依然無可替代。我國雖然處於上升趨勢,經濟總量直追美國,但經濟社會發展程度及綜合實力與美國仍然存在較大差距,“大而不強”使我國在不少方面受制于美國等西方國家。工信部對全國30多家大型企業130多種關鍵基礎材料調研結果顯示,32%的關鍵材料在中國仍為空白,52%依靠進口,絕大多數電腦和伺服器通用處理器95%的高端專用晶片、70%以上智慧終端處理器以及絕大多數存儲晶片依賴進口。在如此形勢下,我們必須認識到,中美貿易戰是一場前所未有的硬仗,其未來走勢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要爭取戰略主動和最終勝利,決非易事。我們不主動挑戰美國,當然也不會在貿易戰威脅下不戰而退,俯首稱臣。強者勝並非是天然的歷史邏輯,歷史上以弱勝強者不乏其例。

  “自勝者強”,“自強者勝”。對於實力相對弱的中國來説,要在貿易戰中爭取勝利,必須借勢謀勢,借力打力,揚長避短,發揮好自身優勢,練好內功,強筋健骨。

  其次,從實際結果看。在貿易戰衝擊下,我國經濟有可能進入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外部環境趨緊,經濟增長及股市、債市、匯市、房市等波動的壓力加大。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繼日本與歐盟達成自由貿易協議之後,美國和歐盟發佈聯合聲明宣稱,“要共同致力於零關稅、消除非關稅壁壘、消除對非汽車工業産品的補貼”。美歐日有可能達成三方自貿協議的動向,將對我國形成新的壓力,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嚴峻考驗。

  儘管如此,綜合各方面分析,今日之中國已非往日之中國,我們有條件有能力應對這一嚴重挑戰。這不僅在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還在於有學者分析到的獨特優勢:一是巨大的國內市場。在我國外貿依存度已大幅下降,消費持續擴張,內需型動力結構得到強化的情況下,貿易制裁對我國經濟的破壞性呈下降趨勢。我國工業出口交貨值佔工業總産值比重3年前超過20%,2017年下降到10%左右,工業對出口的依存度在大幅度降低。據工信部測算,無論是500億美元還是20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清單,如果把500億美元和2000億美元折成人民幣,佔我國工業總産值的比重不到1%。我國市場的差異化、梯度化特點,則可使我們在應對貿易戰過程中獲得很大的迴旋餘地。二是完整的工業體系。在聯合國確定的全部工業門類中,中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全部39個大類、525個小類的國家,而美國只擁有全部門類的95%左右。三是較強的學習能力。中國如今已成為創新熔爐,包括高鐵、衛星、導彈、航母、戰鬥機、人工智慧等領域都有長足發展。此外,大量的外匯儲備等也為我國應對貿易戰提供了條件。我國外匯儲備已連續12年全球第一,佔全球比重達27.5%。

  當然,與物質條件同樣重要的是精神力量。面對貿易戰,不能臨戰而怯,自亂陣腳,爭取勝利的重要前提是保持戰略定力,萬眾一心,群策群力。要認識到,打貿易戰不付出代價是不可能的,和世界頭號強國交手,要有付出代價的思想準備。我們固然不能“匹夫見辱,拔劍而起”,但也不能沒有血性。我國雖然還不是強國,但已具備相當的綜合實力,有條件在底線思維下爭取盡可能好的結果,打贏這場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保衛戰。

  凡事都是一分為二的。美國發動的貿易戰,已使我們深刻認識到我國的“短板”所在,深切體會到被人卡住脖子的滋味。核心關鍵技術缺失必然受制於人。知恥而後勇,我們應加大關鍵技術領域的投入和研發,匯聚更多資本和高端人才,在搶佔科學技術制高點上急起直追。

  貿易戰的另一個實際效果是倒逼中國進一步加快體制改革。在未來的現代化進程中,中國將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加長體制短板,通過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高效率配置資源,實現高品質發展。

  (作者:中央黨校原副校長)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