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新聞眼 | 盧安達:情比山高
離開塞內加爾,習近平主席的專機經過七個半小時飛行,來到被稱為“千丘之國”的盧安達。這是中國國家主席首次踏上這片土地。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旗下的央視時政報道團隊為您多角度記錄,繼續帶來“時政新聞眼”。
盧安達的“中國風”
7月22日晚8點50分許,習主席的專機抵達盧安達首都基加利國際機場。
專機抵達後,盧方工作人員迅速將紅地毯延伸到飛機舷梯下方。(央視拍攝)
就在抵達前一天,習主席在盧安達惟一的日報《新時代報》發表了一篇署名文章。
賣報人正在沿街兜售當天的報紙。(央視麻艷鵬拍攝)
在這篇題為《中盧友誼情比山高》的文章中,習主席為中盧友誼點讚。他在文章中提到了中國援建的阿馬霍羅國家體育場。習主席到訪當天上午,央視來到這裡探訪時,盧安達全國特奧會閉幕式和頒獎活動正在舉行。
看臺上的運動員和觀眾。(央視劉愛民拍攝)
走進盧安達,你會發現這個國家既有著濃郁的東非特色,又經常可以看到中國元素。
基加利街頭最常見的是“摩的”,當地稱“波達波達”。
駕駛者的紅色馬甲後背標明瞭自己編號和來自的區域。(央視麻艷鵬拍攝)
在基加利街頭,還能看到這裡的一大特色——自行車“的士”。起步價約100盧郎(人民幣0.78元)。不過,這個行業正逐步被“摩的”取代。
載客中的“自行車的士”。(央視拍攝)
這個場景很熟悉吧,這是中國産的公交車正在停靠上客。
盧安達曾經被評為非洲最佳旅遊目的地,城市非常乾淨漂亮。這是怎麼做到的呢?盧安達全國實行禁塑令,外國遊客也不許拎著塑膠袋入境。
基加利街頭的垃圾分類箱。(央視麻艷鵬拍攝)
盧安達還有一個傳統,習主席在署名文章裏也提到了——悠久的“烏姆幹達”文化。“烏姆幹達”在盧安達語中意為義務勞動。每月最後一個星期六,是當地的全民義務勞動日。
今年是中盧建交47年。習主席此次到訪盧安達,標誌著兩國元首在一年多時間成功實現互訪。“中盧友誼情比山高”,這是最恰當不過的比喻。
習主席到訪當天上午,基加利一些主要街道開始懸挂中國國旗。(央視拍攝)
總統府的中國貴賓
7月23日上午,卡加梅總統在總統府前廣場為習主席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
歡迎儀式現場全景。(央視舒貝拍攝)
此前一天,工作人員還在裝飾檢閱台。(央視楊立峰拍攝)
工作人員正在整理紅地毯。(央視李錚拍攝)
兩國元首在會談時一致同意共同續寫中盧友好合作關係新篇章。會談後,兩國元首共同見證了關於“一帶一路”建設等多項雙邊合作文件的簽署。
盧方工作人員攜帶兩國元首剛剛見證簽署的文件離開會場。(央視拍攝)
我們是命運共同體
“中盧在歷史上都曾遭受深重災難,因此都倍加珍惜當前國家穩定、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的局面,都為自己取得的發展成就感到自豪。”這是習主席署名文章中意味深長的一句話。
基加利市中心的米勒 科林斯飯店(央視拍攝)
這家位於基加利市中心的飯店,是電影《盧安達飯店》中的故事原型。電影講述的是1994年盧安達種族大屠殺時期的真實故事,一位胡圖族飯店經理在種族仇殺中設法挽救了1200多位圖西族難民。
米勒 科林斯飯店
7月23日下午,習近平主席夫婦參觀了基加利大屠殺遇難者紀念館。
活動現場一角(央視拍攝)
基加利大屠殺遇難者紀念館,超過25萬遇難者魂歸此處。(央視拍攝)
紀念館中的遇難者照片墻。(央視拍攝)
續寫友好合作關係新篇章
7月23日下午,卡加梅總統夫婦親自到機場為習近平主席夫婦送行。卡加梅總統久久站立在貴賓室門口,目送專機滑行起飛。
機場歡送儀式開始前,軍樂團成員跳過紅地毯。在盧安達,除了元首以外,其他人不可以踩上儀式專用紅地毯。(央視王哈男拍攝)
在此訪的會談中,兩國元首一致同意共同推動雙方互利合作結出更加豐碩成果,為中盧人民、中非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盧安達是今年的非盟輪值主席國。習主席此訪既是面向盧安達,也是面向非洲。他拿奔跑的雄獅比喻今天的非洲,表示願意看到一個強大的、日益走向一體化的非洲。卡加梅表示,非洲高度重視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作用,堅定致力於深化非中友好和互利合作。
中國國家主席的首訪,飛越了山丘,也飛越了歷史。
習主席專機即將起飛,下一站前往南非。(央視馬亞陽拍攝)
下一站,南非。“時政新聞眼”將繼續為您帶來新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