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外國留學生:到中國留學,我們才有希望和未來!

2018-07-23 09:40: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埃及、英國特派特約記者 黃培昭 紀雙城 環球時報記者 范淩志】在不少外國人眼中,日益富強的中國是一個值得學習的地方。赴中國的外國學生,也有越來越多人從傳統的中文、歷史、中國文化等專業,慢慢轉變為經濟、金融等社會學科。許多學生在學習的同時,也對中國社會文化有更深刻的體驗了解,在日後做與中國相關的工作時感到更加學以致用。

  “到中國留學,我們才有希望和未來”

  在非洲,不少國家的媒體都對中國成功的經驗多有報道,呼籲學生積極到中國留學取真經,將來國家建設服務。在這種大環境下,非洲學生對赴中國留學有著強烈和興趣,在埃及和蘇丹,學生們甚至以到中國留學為時尚。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研究報告顯示,在過去的15年間,到中國留學的非洲學生人數激增,從2003年的不到2000人增加到2015年的近5萬人。埃及開羅大學中文系二年級學生哈立德直言不諱地對《環球時報》記者説,“中國是希望,中國代表著未來,到中國留學,我們才有希望和未來”。

  中國駐埃及使館教育處官員韓忡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介紹説,埃及學生到中國留學的積極性很高。從中國政府獎學金來看,中方更鼓勵埃及學生到中國讀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埃及學生可以登錄中國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網站進行報名,然後把申請相關材料遞交埃及高教部,由高教部負責面試和篩選後,向中國進行推薦。今年,中國給埃及的政府獎學金名額為139個,埃及學生的報名非常踴躍。

  至於選拔標準,埃及高教部優先照顧埃及各高校教師,鼓勵他們去中國深造,讀更高的學位。熱門專業主要包括農學、獸醫學、中國傳統中醫、工程技術等,也有不少學生希望在中國繼續深造漢語。前年中國政府獎學金是109名,去年107人,今年的名額更多。2017年,埃及赴華留學的學生總數為1700多人。除享受包括中國政府獎學金的學生以外,還有一些學生的留學是通過中國與埃及之間的校際合作進行的,如華中農業大學向埃及本哈大學研究生提供碩士與博士獎學金。

  通過日常了解中國文化和社會

  中國早已成為英國最大的海外生源國,近年赴英留學的中國學生人數,保持在每年約10萬的水準。反觀在中國留學的英國人人數,年均只有5000左右。這種落差是否説明,對於英國人來説,去中國留學沒什麼價值?有過留學中國經歷的英國人聽到這樣的疑問,都會搖頭説,事實恰恰相反。

  英國留學生在中國能學到什麼?首先自然是中文。曾經在北京一所大學作交換生、學習兩年中文的倫敦學生帕洛特,如今中文已經流利到可以主持英中商務會議。“學到最後,我已經完全忘記自己是一個老外,身邊的同學每天都在盡力説中文,我每天身處的環境就是沉浸式的中文學習環境。”

  英國廣播公司(BBC)早前引述當地一項獨立調查數據顯示,多數英國人除母語外基本不會外語,因此缺乏包括懂中文的人才。這種語言技能的缺乏使英國年經濟損失達到480億英鎊。帕洛特説,在中國學中文,通過生活中的點滴小事,能了解到中國文化在現實社會中的具體體現。比如,在中國他通過對中國青年志願者社會參與現狀的研究,了解到和自己同齡的中國人如何看待社會實踐經驗,以及個人的理想抱負。帕洛特説,他將這些都記錄在自己的論文裏,認為這樣的深入了解,是在英國永遠無法體驗到的。

  英國政府早在2014年就制定計劃,到2020年,每年將安排多達8萬名英國學生參加一項去中國學習或取得工作經驗的項目。家住英格蘭伯明翰的彼特十分同意這項倡導,因為他自己就是踐行者。本科金融專業的彼特如今在英國一家大型銀行供職,去西安留學對彼特來説,已經是快10年前的事了。他在西安學習的專業是中國金融市場研究,除此之外,這個來自普通工薪家庭的英國人還在當地當英語家教賺生活費。兩年的生活和學習經歷, 令彼特對於中國老百姓的家庭觀和社會關係處理更加了解。他在返回英國後不久就被銀行錄取,獲得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且日常從事的工作還時常與中國市場有關,這令彼特感到學以致用。

  吸引更多優質人才來華

  據介紹,目前中國有400多所高校具有接受外國留學生的資格。清華大學在最近10年招收了約150名英國學生來進修,其中多數人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不少學生來自牛津、康橋等英國名校。在學習期間,這些英國學生涉及的攻讀領域包括法律、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和傳媒等專業。這些畢業生之後從事的行業,主要集中于經濟、管理、金融和法律。英國是中國第一大教育項目合作夥伴,迄今有超過200個合作辦學項目。除清華大學為海外留學生開設了各種學位和非學位進修課程外,北京大學也與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合作開設了暑期課程,面向全球招收對中國經濟政治文化感興趣的學生。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從來華留學的學科上來説,根據目前的統計數據,並沒有看到明顯的從傳統中文、歷史專業到其他自然和社會科學的轉變,但在中國的一些大學,某些專業已有更好的發展,在國際上獲得更多認可。

  儲朝暉介紹稱,目前很多外國留學生是通過“登記入學”的方式來中國入學的,並沒有經過考試,這會影響來華留學生的品質,對真正優秀的學生吸引力有限;另一方面,有些院校會對外國留學生的教學要求放得更松,以至於影響院校專業的發展。這是因為一些外國留學生受政府資助,同時學校也想多招收學費更高的外國留學生。他認為,中國高校要慢慢改變這種方式,轉為採用入學考試方式招收外國留學生,而想要達到這個目的,首先就是要提升學校自身的吸引力。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