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峭壁下的“關稅之傷”,美國利益首當其衝
近期,美國罔顧國際貿易規則,接二連三挑起貿易爭端,揮舞關稅大棒,對全球多國實施貿易制裁。一時間,貿易戰硝煙四起。美國的霸道做法,激起國際社會強烈不滿。國際輿論批評美國一意孤行實施單邊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不僅給全球經濟增長帶來嚴重損害,也對美國經濟造成不利影響。與此同時,受美國欺淩的國家紛紛以自己的方式對美國實施反擊。歐盟、加拿大、墨西哥、印度以及土耳其等國先後出臺反制措施。
在此背景下,隨著7月6日的臨近,中美作為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也將進入“貿易戰模式”。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6月15日公佈的對華加徵關稅最新産品清單,美方將從7月6日起,對來自中國34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25%的關稅。這將把世界前兩大貿易國拖入一場前所未有的貿易衝突,把本來互利、自由、公平的世界貿易推到峭壁邊緣,對世界貿易造成“關稅之傷”。美國可能沒有預料到的是,受美方關稅措施打擊最沉重的不是中國企業,而是美國企業和在華外資企業。
從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佈的關稅清單看,美方針對自中方進口約500億美元商品徵稅,將涉及約1100個八位稅則號,第一輪徵稅涵蓋818個稅則號,主要涉及機械電子、成套設備、資源化工等三大類73種商品。
美國帶著“貿易戰容易贏”的心態,把單邊貿易措施“武器化”(weaponize),對中國産品加徵懲罰關稅,將會産生什麼後果呢?以美國的邏輯,懲罰關稅將使中國的出口受到“制裁”。但事實表明,這只是美國的一廂情願。
受害者之一:美國消費者。美國“商業內幕”網站援引美銀美林經濟學家的分析指出,貿易保護主義將使美國消費者成為全球最大輸家。美國經濟學家測算,美國關稅措施將引發國內物價上漲,可能抵消大多數美國民眾從特朗普稅收改革中享受到的減稅紅利。美銀美林分析了上世紀80年代美國對日本採取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和此次對中國採取的徵稅措施,認為對華措施只是30年前一幕的重演,最終將由美國消費者買單。僅在1984年,由於進口限制,美國消費者就多支出了530億美元。
受害者之二:美國企業和全球供應鏈。關稅措施表面上是針對貿易,實際上牽動的是整個全球供應鏈。受到此前美國鋼鐵關稅措施的影響,一些美國本土企業或計劃“出走”,或面臨關閉危險。美國製造標誌性産品之一的哈雷 戴維森公司在6月25日宣佈,將把面向歐洲的摩托車生産轉移到美國之外,以避免受到歐盟對美國採取報復性關稅措施的影響。美國最大的鐵釘製造企業——中洲鐵釘公司也表示,因美國對進口鋼鐵加徵關稅,導致成本上升,公司不得不解雇了500名員工中的60名,並計劃在7月底再解雇200名員工。
美國經濟學家米歇爾 邁耶圖認為,“全面貿易戰的可能性正在增加,但如果全球供應鏈受到威脅,對於全球經濟的信心將發生動搖,那麼將引發貿易衝擊,進而將美國和全球經濟拖入新一輪的‘大蕭條’。”
受害者之三:在華外資企業。中美經貿關係是全球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特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説中美貿易戰將産生“打擊”效應,受打擊的絕不僅僅是中國企業,還有在華的外資企業,包括美資企業。
首先,對在華的外資企業來説,美國市場較其他市場更為重要。2017年中國對美出口4298億美元中,外資企業佔54.2%,高於其佔全球比重(43.2%)11個百分點。其次,根據對美方500億美元徵稅的商品構成分析,涉及外資企業的産品高達59.6%。此外,從貿易方式看,加工貿易在中國的對外貿易中佔比39.8%,其中涉及到的原料和元器件,不少就進口自美國。美國7月6日開始對中國價值340億美元産品徵稅,外資企業和加工貿易分別佔59%和38%。
結論是顯而易見的,美國貿易大棒所帶來的“關稅之傷”,沒有“貿易戰容易贏”那麼簡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指出,日益緊張的國際貿易關係已經給世界經濟構成了威脅,貿易戰沒有贏家。以規則為基礎的、開放的多邊秩序是維持當今世界經濟繁榮的基礎。美國對世界貿易體系造成的“關稅之傷”,要承擔後果,美國利益首當其衝。美方的錯誤作法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與美方衝動、反覆無常的言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自中美兩國貿易摩擦壓力增大以來,中國政府一直保持了理性而克制的態度,充分展現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氣度和擔當。中方多次重申,不願意主動發起貿易戰,但是,如果美方一意孤行挑起貿易戰,中方只能被迫予以堅決回擊。中美之間誰是好戰的一方已經昭然若揭。我們相信,中方有關部門並不希望看到美方的“炮彈”傷及在華的外資企業,希望他們一如既往務實服務企業,幫助受影響的企業應對挑戰,同時,繼續改善中國的營商環境,堅定推進改革開放,為在華企業不斷擴大出口、開拓更廣闊的國際市場創造有利條件。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李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