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殘疾脫貧戶當上村支書 誓將“付樓”變“富樓”
人民網鄭州7月2日電(王佩)兩個多月前,河南省桐柏縣埠江鎮付樓村黨支部換屆。誰來當支書?村民心中都沒底兒。一些老黨員找到村裏的脫貧戶李健,希望他能“出山”。有群眾一聽不願意:“這人只有一條胳膊,腿腳也不方便,家裏六口人,三個人都身有殘疾,曾經還窮得叮噹響。叫他當支書,那咱村還有啥盼頭?”
選舉結果出來了,李健高票當選。
鄰村的人好奇,私下打聽這個名叫李健的殘疾人有何能耐。
李健今年48歲,人黑瘦,面相比實際年齡顯老,大家就都叫他“老李”。
6年前,剛過不惑之年的李健很精神,是村裏的電工,家底兒厚實。在一次檢查變壓器的時候,梯子一滑,他的右手不小心觸碰到了高壓電,整個人瞬間失去了知覺。前後做了11次手術,右胳膊截肢,雙腿也差點截了。醫生説,他的命夠大了,同是這種情況的患者,很多人早就沒命了。整整三個年頭,他不能走路,只能躺在床上。禍不單行,妻子腦出血偏癱,花去6萬多元,命雖保住了,卻落下了後遺症,精神有點障礙。李健的胞弟李成來,從小患病,也有智障。李健的老父親84歲了,2011年因車禍造成大腿嚴重骨折,現在走路還拄著柺棍。
就這樣,一個本來家境不錯的農戶,變成了貧困戶。
李健不想當貧困戶。但他幾乎成了廢人,怎麼辦?
“一家子全靠我,我必須得站起來,説什麼也要幹點事業!”定下決心,他咬牙堅持每日鍛鍊。隨著體力的恢復,李健便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第一年種大蔥,賠了26萬元。垂頭喪氣之時,鎮黨委書記與他結為幫扶“對子”,村裏的黨員幹部們也都鼓勵他。兒子李珂的一句話更是讓他熱淚盈眶,至今記憶猶新:“爸,賠了沒事兒,這説明你又重新站起來了,能幹事了,咱振作精神,繼續苦幹就是了!”
承受著巨大壓力,李健琢磨著,得靠科技發家致富,不能蠻幹。於是,他自費到駐馬店泌陽縣、南陽西峽縣及湖北省一些地方學習食用菌、蔬菜種植技術,取到了增收的“真經”,並積極付諸實踐,獲得成功。
2015年7月,李健加入了中國共産黨,身上的勁頭更足了,暗下決心,要做個人致富能力強、帶富村民能力強的“雙強”黨員,進而成為一名村幹部,帶領更多的村民脫貧致富。
在縣、鎮、村三級“志智雙扶”和他本人的不懈努力下,2016年,李健一家獲得大豐收:承租100多畝土地,種植60畝大蔥,每畝凈收入1400元,合計8.4萬元;種植20畝花生,每畝純收入1000元,計2萬元;種植16畝玉米,每畝收入500元,計8000元;種植5畝批把樹,銷售樹苗收入1萬餘元;種植4.3畝水稻,收入7000余元。加上貧困戶入股分紅、種糧補貼等收入,當年家庭純收入達到13萬多元,一舉摘掉了貧困帽子。
“要想真正脫貧,必須自己有動力,政府的幫扶只是一種鼓勵和輔助,持久致富還是要靠自己!”談起個人脫貧的感受,李健如是説,“一定要讓貧困戶樹立信心,長本事,增才幹,各級黨員幹部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不但要讓貧困村民‘騎開工’,還要扶著‘送一程’,貧困戶才能走得遠、走得好。”
從去年開始,李健在幹好自己的致富項目同時,拿出更多的精力幫助村裏的貧困戶。他牽頭成立了付樓村聚力農牧合作社,帶頭種了5.1萬袋香菇,預計今年秋天可收入15萬元以上。他計劃明年再種10萬袋,帶動100至120戶村民種香菇,每戶種植5000至1萬袋,凈收入1至3萬元。李健還要憑自己種植蔬菜的經驗,引導幫助20至30戶村民帶頭建設50畝左右的蔬菜示範基地。村頭有個生産玩具的扶貧車間,他籌劃著把它經營好,至少帶動40戶缺少增收項目的村民就業增收,使之真正成為扶貧就業基地。“全村共有430戶1853人,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33戶827人。其中已脫貧戶191戶765人,未脫貧戶42戶62人。”李健説起村情如數家珍,“我要讓村民戶戶有活幹,家家能致富,讓‘付樓’變‘富樓’。”
“脫貧致富只是開始,鄉村振興建小康咱也當仁不讓!我要帶領村裏黨員幹部把‘兩委’班子建設好,社會治安管理好,各個方面都要有新的起色,決不辜負父老鄉親對我的信任與支援!”説起付樓村的未來,這位身殘志堅的新支書打開了話匣子,自信與激情漲紅臉頰,“三年之後你再來看看,那時的付樓將更富、更美、更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