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街折射一個國:"神州第一街"蘊藏怎樣的"強國密碼"?
“長安街的發展變化是古都北京歷史變遷的縮影,更是觀察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歷史成就的一個窗口。”——北京市城市建設檔案館聲像室主任王煒
“如果説中軸線是歷史軸、文化軸,長安街及其延長線就是政治軸,是中華民族不斷發展、走向復興的見證。”——北京市通州區委書記曾讚榮
“長安街不僅是北京人的驕傲,也是全國人民的驕傲。我每次從國外回國,走到長安街都會油然而生一種中國人的自豪。”——中國入世談判首席代表龍永圖
“長安街貫穿了北京的整個城區。隨著它在長度與寬度上的不斷擴展,它所展現出的寬闊、通暢、筆直的形象,成了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美好前景與光明未來的絕好象徵。”——《長安街與中國建築的現代化》作者于水山
十里變百里,“神州第一街”見證歷史昭示未來
很多國家的首都,都有一條著名的街道,比如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華盛頓的賓夕法尼亞大道、莫斯科的阿爾巴特大街……這些名街大道,不僅地標建築集中,更以其強烈的政治、歷史、文化符號意義,成為聞名世界的“國家窗口”。
在中國,首都北京的長安街,無疑是世界上所有著名街道中歷史最悠久、文化底蘊最深厚、功能最多樣、被國人寄予情感最深的大街。當然,與我們國家的博大相呼應,長安街之長之寬,在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
西起門頭溝三石路,東至通州宋梁路……2018年,北京城市副中心有望啟動搬遷,長安街更長了——與共和國“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歷史進程同步,從65年前的“十里長街”延伸為55公里的“百里長街”。
首鋼、五棵松、京西賓館、天安門、國貿……“七一”黨的生日來臨之際,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沿著長安街一路採訪,一路探尋……
原本以為這是一條最最熟悉的街衢,探訪之後,仍有一種“重新發現”的興奮。興奮,不僅在於中華先人通過這條街名寄託的“長治久安”美好願望,600年後終於成為現實;更因為,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坐標上觀照這條長街,分明是一個國家砥礪奮進、自信自強、改革開放的最好表徵。
在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神州第一街”和一棟棟沿街建築,釋放的歷史與現實資訊,昭示著一個國家如何邁入新時代。
一、這是一條不息奮進的長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實踐中得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近70年的持續探索中得來的,是在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97年的實踐中得來的,是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得來的,是對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傳承發展中得來的
40年、近70年、97年、170多年、5000多年,可以説,這些串聯起中華民族昨天與今天的時間軸線,與長安街的歷史軸線神奇交匯
長安街南側,羊坊店路1號,佇立著樸素低調的京西賓館。
由此往前追溯40年,在曲折中尋路的中國,再次從這裡出發——1978年12月18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京西賓館召開。
“全會召開的時候已經是寒冬時節,但代表們的臉上卻充滿暖意。”回憶起40年前的場景,當時只有24歲、負責大會主席臺服務工作的京西賓館會議處原工作人員張麗華記憶猶新。
會議樓三層第一會議室,原地翻建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會場莊嚴而古樸;館史室內,一份手寫著出席代表名字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報到表,頓時把人們帶回40年前那些激動人心的日子。
全面小康越來越近、世界第二大經濟體……40年,彈指一揮間。在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下,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這個東方古國成功開闢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僅改變了當代中國的命運,更深深影響了世界。
1964年拔地而起的京西賓館,只是長安街及其延長線上眾多代表性的建築之一。
“長安街沿線的都市與建築空間不僅為重要的文化與政治事件提供了舞臺,其本身也成為折射現代中國歷史的一面鏡子。”美國東北大學建築學院學者于水山在《長安街與中國建築的現代化》一書中這樣描述。
的確,長安街及沿線的歷史建築,成為歷史的最好見證——見證著中國如何找到邁向現代化、實現民富國強的道路。
“中國人民的成功實踐昭示世人,通向現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條,只要找準正確方向、馳而不息,條條大路通羅馬。”2018年4月10日,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面對中外貴賓宣示。
這條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實踐中得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近70年的持續探索中得來的,是在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97年的實踐中得來的,是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得來的,是對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傳承發展中得來的。
40年、近70年、97年、170多年、5000多年,可以説,這些串聯起中華民族昨天與今天的時間軸線,與長安街的歷史軸線神奇交匯。
“一枝塔影認通州”。長安街東延長線北側,大運河畔,經過一年大修,巍巍聳立的千年燃燈塔于去年年底再次對外開放,見證了北京這塊土地的古老、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
由此往前追溯到史前,東方廣場地下三層,2001年對外開放的北京王府井古人類文化遺址博物館默默“告訴”人們:距今約2.4萬至2.5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現在的長安街王府井段就是古人類生活、狩獵的地方。
由此往前追溯到“強漢”,西長安街沿線北側,老山漢墓靜靜地臥在老山山腰,這裡曾出土漆器、玉器等文物,見證了中華史上第一個盛世,引起世界矚目。長安,最早源自西漢都名,在今日長安街一側發現漢墓的意味多麼別具一格!
遺址、漢墓的發現,也許偶然,卻昭示著歷史的必然——長安街上,兩座博物館引人注目:常年展出“古代中國”“復興之路”等基本陳列的國家博物館,常年展出《古都北京 歷史文化篇》等基本陳列的首都博物館新館,以豐富的館藏文物,“述説”著一個國家、一座城市的歷史、現實與未來……
由此往前追溯600年,據史料記載,明朝永樂年間,將元大都城南墻南移,拆文明門與順城門之間的城墻辟為路,成最初長約3.8公里的長街,以漢唐皇都“長安”名之,期待長治久安。民國時期,拆除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的紅墻,長安街始得貫通;1939年,在長安街東、西兩端開闢了啟明(今建國門)和長安(今復興門)兩個城門,並形成延長線。
時光流轉,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多次拓寬、改造,長安街成為從東到西的通衢大道,分別延伸至通州和首鋼東門,成為城市軸線。
“長安街及其延長線,形成了一條東西走向、古今人文薈萃的文化長廊,體現出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璀璨的文明。”北京史研究會會長李建平説,“在全世界,很難再能找到一條這樣的大街。”
長安街仍在不斷延伸。2017年9月13日,黨中央、國務院批復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這樣描述“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北京城市空間結構中的“一軸”:“長安街及其延長線以天安門廣場為中心東西向延伸,其中復興門到建國門之間長約7公里,向西延伸至首鋼地區、永定河水系、西山山脈,向東延伸至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北運河、潮白河水系。”
“長安街是北京歷史的象徵,是共和國成長、發展的象徵。作為神州第一街,它有一種恢宏的氣勢,體現了中華民族追求發展、追求幸福的努力。長安街不僅是北京人的驕傲,也是全國人民的驕傲。我每次從國外回國,走到長安街都會油然而生一種中國人的自豪。”走過不少國家的中國入世談判首席代表龍永圖頗有感觸地説。
由此往前追溯170多年,英帝國輸入鴉片引發的戰爭,在東南沿海打響,戰敗後中國被迫簽訂屈辱的不平等條約,令長安街紫禁城裏的道光皇帝自感愧對祖宗而痛苦。
然而,屈辱還只是開始。長安街北側,與故宮一墻之隔的中山公園南門,有一座高大的石牌坊,上書“保衛和平”4個大字。它的前身叫克林德碑。克林德是德國駐華公使,在八國聯軍侵華時多次屠殺和綁架中國平民,清政府卻要為他的死謝罪道歉,建立牌坊。八國聯軍在天安門前舉辦佔領皇宮的儀式,令多少仁人志士悲憤!
“這是積貧積弱的中國恥辱的寫照。”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陸兵説。
由此往前追溯97年,不甘中華“陸沉”的優秀兒女,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與道路,長安街是最重要的出發地之一。
北京市西城區文華衚同24號,與西長安街咫尺之遙的四合院,是中國共産黨主要創始人之一李大釗先生的故居。90多年前,李大釗在這裡住了約4年。李大釗用筆名在《曙光》月刊刊文,第一次公開呼籲“成立一個強固精密的組織”,堅信“中國徹底的大改革,或者有所依託!”
這個強固精密的組織,就是後來誕生的中國共産黨——這一開天闢地的大事件,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後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
中國共産黨的另一位主要創始人陳獨秀在1918年《新青年》雜誌上發表的《克林德碑》結尾中這樣問道:“現在世上是有兩條道路:一條是向共和的科學的無神的光明道路;一條是向專制的迷信的神權的黑暗道路。我國民若是希望義和拳不再發生,討厭象克林德碑這樣可恥紀念物不再豎立,到底是向哪條道路而行才好呢?”
長安街,見證了中華民族最優秀兒女的尋路歷程。天安門前的五四怒吼,昭示著中華民族的奮起抗爭掀開了新的一頁。
由此往前追溯近70年,天安門城樓上的開國大典,是一個民族重新站立的光輝起點。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在克林德碑樹立近50年後,1949年,與克林德碑隔街相望,天安門廣場上,雄偉的紀念碑開始奠基。
1958年5月1日,上書“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個金箔大字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正式揭幕。
從克林德碑到人民英雄紀念碑,是中華民族站起來的標誌寫照。
在天安門地區管委會工作了10多年的軍轉幹部程世群説,現在他們每年都會給人民英雄紀念碑“洗澡”,原來是用清水沖洗,黨的十八大以來甚至是用毛刷和牙刷清潔,“我們用‘精細’的實際行動,傳遞對英烈的敬重與緬懷。”
就這樣,長安街,不僅銘刻了封建王朝的興衰更替,記錄了中華民族悲壯不屈的歷史,更用百年風雲驗證了一個最大的道理:一個民族,必須有堅強有力的領導力量,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道路,才有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銅鎏金弩機、鎮遠艦鐵錨、葉挺指揮刀……長安街西延長線上,作為為國慶10週年獻禮的首都十大建築之一,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裏,一系列歷史文物“詮釋”著這樣一個真理:有了中國共産黨,有了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人民軍隊前進就有方向、有力量。正是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人民軍隊歷經硝煙戰火,付出巨大犧牲,取得一個又一個輝煌勝利,鋼鐵長城般捍衛著中華民族的安全和尊嚴。
這是一條穿越時空、穿越世界的軸線,彰顯著道路自信。
200年前,德國西南部的邊陲小城特裏爾,全世界無産階級革命導師、共産主義理論創始人——卡爾 馬克思在這裡誕生。
200年後,長安街旁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內,《真理的力量——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主題展覽》在這裡展出。展廳中,一面“頂天立地”的巨大書墻格外引人注目,上面擺滿了各種語言、各個時期的《共産黨宣言》。
“不同的語言,代表了在很多國家和時期不同的嘗試。看了這個展覽,我隱約明白了,那麼多選擇馬克思主義的政黨中,為什麼中國能取得成功!”中央民族大學學生臺珊説。
在政治學者李世默看來,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中國經歷的政治、經濟變革,幅度和深度在近現代史罕見。中國走出了一條世界矚目的道路。“把這些年中國的成功放在幾千年的文明史、170多年的近現代史和近70年的建國史下觀察,背後的密碼就是中國共産黨不斷發展、糾錯、進步。這些年中國的成功,核心原因就是擁有了中國共産黨。”他説。
天安門廣場西、長安街南,是世界矚目的人民大會堂。
2018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隆重召開的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揭示了“道路自信”的“密碼”:“回顧黨的奮鬥歷程可以發現,中國共産黨之所以能夠歷經艱難困苦而不斷發展壯大,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黨始終重視思想建黨、理論強黨,使全黨始終保持統一的思想、堅定的意志、協調的行動、強大的戰鬥力。”
同樣在人民大會堂,2017年10月勝利召開的黨的十九大進一步為中國指明瞭方向: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大釗先生説過,黃金時代,不在我們背後,乃在我們面前;不在過去,乃在將來。”李大釗故居紀念館副主任劉洋説,“90多年過去了,我們仍然要不忘初心,始終以在路上的態度,不斷前進。”
這是一條體現人民當家作主的軸線,昭示共産黨人“人民至上”的情懷。
長安街正中北側,天安門城樓巍然屹立。
“我是1954年從上海來北京的,30多年來,每次到天安門,仰望天安門城樓,總夢想有一天能登上這‘祖國心臟的心臟’……”在這裡講解了19年的劉陽,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1984年9月,一封署名“華興”、敘説夢想登上天安門城樓的來信引起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經過反覆研究,1988年1月1日,天安門城樓正式向群眾開放,古老而莊嚴的天安門終於掀開神秘的面紗。
從封建皇權的禁地,到來京旅遊必去的景點,30年來,天安門城樓已經累計接待了5644萬人次中外遊客。
“過去遊客登城樓,最喜歡的是站在城樓中央,像領袖一樣揮手,拍照留念,現在遊客更願意駐足沙盤、展板聆聽歷史。”劉陽説,“這些年,我真切感受到中國人的文化素質在不斷提升。”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
就在天安門城樓西側,紅墻內的中南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挂帥”領導全面深化改革。戶籍制度改革、公立醫院改革、增加鄉村教師補助……數年裏,1500多項改革措施聚焦百姓期待,緊鑼密鼓出臺,進一步釋放了生産力,推動經濟社會不斷發展。
從背街小巷整治到老樓加裝電梯,再到棚戶區改造,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也體現在長安街沿線居民的一個個生活細節當中。
“沒想到,原來都是自己到府辦,現在成了政府送到府。”殘疾老人王岩家住西交民巷社區,現在不用跑一步路,不用送任何證明材料,就能領到街道幹部每月登門送來的100元護理補助。對這種便民服務,老人感動不已。
老人所在的西長安街街道辦主任桑硼飛説,送證到府是小事,反映的是從“執政為民”到“執政為您”、更加注重人民群眾滿意度的理念之變。
一條街,折射一座城:過去5年,北京累計建設籌集各類保障性住房49萬套;增加學位17萬個;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比例不斷提高;建成街鄉鎮養老照料中心208個、社區養老服務驛站380家……
“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創造出來的福利。”馬克思、恩格斯當年對未來社會的設想,如今作為中國共産黨的執政理念——“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京華大地、神州大地不斷踐行。
二、這是一條改革築夢的長街
“長安街的發展變化是古都北京歷史變遷的縮影,更是觀察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歷史成就的一個窗口。”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不斷為中國發展提供強大動力,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玲瓏塔北側一間建築內,“時光如煙,古都巨變”輝煌四十年影像記憶展正在展出。
走進展廳大門,4幅長約25米、反映新中國成立以來長安街變遷的照片長卷格外引人注目。
“西單勸業場變成了西單文化廣場,東單菜市場變成了東方廣場……”在北京出生、生活了75年的徐崇祎專程來到這裡,在長卷前仔細端詳,尋找童時的記憶,“我從小在崇文門一帶長大,那時就常常去長安街。現在看看照片,變化真是太大了,尤其是改革開放40週年,不僅長安街,北京更是大變樣了!”
“長安街的發展變化是古都北京歷史變遷的縮影,更是觀察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歷史成就的一個窗口。”負責布展的北京市城市建設檔案館聲像室主任王煒説。
從“窗口”看變化,一切均源於40年前的“關鍵一招”——
從中南海出發,經長安街至西郊機場,再飛抵深圳,2012年12月7日,黨的十八大閉幕不久,剛剛當選總書記的習近平第一次離京就直飛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深圳,次日登蓮花山,向鄧小平銅像敬獻花籃,向全世界釋放“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的強國之路”“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強烈信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100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時光如煙,往事並不如煙。
“今天,我主要講一個問題,就是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40年前,剛擺脫十年浩劫的中國,徘徊在“向何處去”的十字路口。還是在京西賓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上,鄧小平發表了擲地有聲的講話。
35年後——2013年11月,同樣在京西賓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向全黨全國發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動員令。
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十八屆三中全會,京西賓館見證了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歷程。
“在京西賓館誕生了很多影響中國和世界的重要決策,在這裡召開的一次次會議,都與黨和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京西賓館負責人伍衛國説,“作為這些重大會議的服務人員,我們見證了一個個歷史瞬間,這是至高無上的榮譽。”
40年間,從農村到城市,從企業到學校,改革為中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不斷注入強大動力。
長安街的變化,悄然發生。
1979年7月15日,人民大會堂的萬人大禮堂及部分大廳正式對外開放。大會堂的解禁,被海外各界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重大信號。”
上世紀80年代,以建國飯店出現在東延長線上、中央電視臺出現在西延長線上為標誌,長安街東西延長線兩側陸續出現多個大體量辦公、商業、金融類建築;90年代,北京貴賓樓飯店、中糧廣場、交通運輸部辦公樓等建築先後落成,長安街進入高速發展時期,長安街及其延長線兩側的建築格局大體形成;進入21世紀,長安街東西兩側的北京商務中心區和金融街分別完成了規劃建設任務,長安街的規劃建設進入提速期。
“長安街兩側的建築立面形成的圖像,對外成為海外認識中國的一個窗口,對內則是全國各族人民感知祖國建設的一面鏡子。”于水山説。
主持過多次長安街規劃編制的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院原副院長董光器説,隨著北京城市建設範圍逐步擴大,長安街也不斷向東西兩端延伸。這條街孕育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國夢想。一次次規劃的編制、藍圖的實施,就像改革每一步艱辛的探索和實踐。
在長安街兩側的現代建築中,有一半以上的建築出自北京建工集團之手。作為北京建工集團前身北京建工局原局長的楊嗣信已過耄耋之年,仍活躍在建築工地。他主持建設的405米高的中央廣播電視發射塔,當時曾創下全國最高純混凝土建築物的紀錄。
“這個項目的技術難度比較大。項目團隊用自己的智慧和實力破除了美國塔機公司的技術壟斷,安全完成施工塔吊高空拆解。”楊嗣信説,技術上攻堅克難的經歷,有些像改革開放的進程: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就是靠著頑強意志和努力鑽研奮力前行。
曾主持西單、王府井、金融街等高端商業及産業街區規劃建設的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院規劃師楊振華説,每天走在長安街上,總是感到充滿夢想、充滿希望:“從行政辦公到文化傳媒,再到金融地産,長安街就像首都發展的一面鏡子,形象展現了改革開放釋放的巨大活力。”
這活力,在黨的十八大以後進一步得到釋放——5年來,北京從聚集資源求增長到疏解功能謀發展,減量發展,創新發展,城市發生深刻轉型。
減量發展,是為了更好發展。過去5年,北京累計不予辦理登記業務1.86萬件,關停退出一般製造業企業1992家,調整疏解各類區域性專業市場594家,年燃煤總量從2270萬噸減至600萬噸以內,淘汰老舊機動車216.7萬輛,清理整治“散亂污”企業1.1萬家,全市常住人口增量和增速持續下降,城六區常住人口出現拐點……
有舍,才有得。令人鼓舞的變化就在身邊發生:發展品質提高了,生態環境改善了,城鄉面貌亮麗了,群眾獲得感增強了。
這是北京這座千年古都的發展新起點——2017年9月13日,《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獲黨中央、國務院批復。
注重減量集約;嚴控城市規模;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倒逼發展方式轉變……在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院副院長石曉冬看來,新版總規處處體現著改革思維。
石曉冬説,緊緊圍繞“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這一重大歷史課題,在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中,北京將著力構建“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結構。
以天安門廣場、中南海地區為重點,優化中央政務環境,高水準服務保障中央黨政軍領導機關工作和重大國事外交活動舉辦;以金融街、三里河、軍事博物館地區為重點,完善金融管理、國家行政和軍事管理功能……
作為兩軸之一,長安街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和更崇高的使命——北京新總規就“完善長安街及其延長線”做出了規劃,要求“長安街及其延長線以國家行政、軍事管理、文化、國際交往功能為主,體現莊嚴、沉穩、厚重、大氣的形象氣質”。
歷史上的通州被譽為北京的東大門。如今,長安街東延長線上,一座現代化的千年之城正在這裡崛起。
近日,《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草案公示:未來,北京城市副中心將容納130萬人口,建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落戶”通州區潞城鎮,這讓地處長安街東延長線南側不遠的郝家府村黨支部書記郝輝章感受到十足的獲得感: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一條條馬路向遠方延伸,104戶村民已經率先搬遷上樓。
“如果説中軸線是歷史軸、文化軸,長安街及其延長線就是發展軸、政治軸,是中華民族不斷發展、走向復興的見證。”通州區委書記曾讚榮説,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規劃建設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最重要的改革成果之一,更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動體現。
長安街東延長線最東頭,通州這塊古老土地一片勃勃生機:2018年一季度,通州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7.9%;在行政辦公區建設步伐不斷加快的背景下,建安投資同比增長16.8%,總量居北京市第一……
“作為北京‘一體兩翼’中的‘一翼’,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一座千年之城、未來之城。”曾讚榮説,“其規劃建設事關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推動和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推進,我們要肩負使命擔當,以最先進的理念、最高的標準、最好的品質做好每一件工作。”
長安街西延長線上,首鋼老廠區內,一塊“鐵色記憶”匾靜靜地陳列在展覽館中。2010年12月底,首鋼完成了在石景山廠區的最後一爐鐵水的冶煉,正式宣佈停産。曾經的十里鋼城再無機器轟鳴。
如今,面積8平方公里多的首鋼老廠區有了一個新名字——新首鋼高端産業綜合服務區,被寄予打造“城市復興新地標”的希望。
一座長300米、跨度67.5米的老精煤車間被改造成了短道、花滑及冰壺三個訓練場館,成為國家體育總局冬季訓練中心。
劉博強1996年就成了首鋼的一名技術工人,先後在軋鋼、連鑄、維檢等崗位工作。伴隨車間“變身”冬訓場館,冰場成了“劉博強”們新的工作場地,他們也完成了從“軋鋼人”到“制冰人”的轉變……
2016年,北京冬奧組委入駐由西十筒倉區域10萬平方米工業遺存改造的辦公地;2022年,北京冬奧會單板滑雪大跳臺比賽項目落戶園區。
“十年前,首鋼率先實施鋼鐵業搬遷,為成功舉辦2008年北京夏奧會作出突出貢獻,如今又直接為籌辦2022年北京冬奧會提供服務保障,與奧運結下不解之緣。”首鋼集團黨委宣傳部部長郭慶説,“國際奧會主席巴赫盛讚首鋼是一個讓人驚艷的城市規劃和更新的範例。”
從改革開放之初年産179萬噸鋼,到去年鋼産量達2784萬噸、如今鋼鐵産業和城市綜合服務業協同並重發展,首鋼的發展和轉型不啻是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
全面推進公司制改革,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力爭在環保、房地産、礦産資源等重點培育業務板塊打造3-5家上市平臺……6月11日,《首鋼集團有限公司深化改革綜合試點工作方案》正式印發。
“解放和發展企業生産力,解放和增強企業活力”,作為以承包制為標誌的改革開放之初的國企改革典型,新時代,首鋼集團拉開了進一步深化改革的大幕。
站在長安街上,能直觀感受到“惟改革創新者勝”。只有繼續高舉改革旗幟,把改革進行到底,不斷取得新突破、開創新局面,才能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穿過首鋼石景山廠區,一座橫跨永定河的大橋“和力之門”正在淩空建造。大橋通車後,百里長安街將一直通到門頭溝,通到西山腳下……
三、這是一條開放融通的長街
“我家大門常打開,開懷容納天地……”長安街上的故宮、國貿、秀水街……見證著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走開放融通、互利共贏之路,中國必然迎來一個更加光明的未來
長安街北側,建外大街5號。一座亭園水榭、綠樹成蔭的花園式建築,佇立在一排排高聳的建築物中間。
這就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酒店——建立於1982年的北京建國飯店。
“上世紀70年代,全北京能接待外賓的酒店只有11家,房間非常緊張。”今年89歲的建國飯店首任董事長侯錫九老人,回憶起歷史仍激動不已。
“這是我與外資合作建造和經營的第一個旅遊飯店,可以作為試點,創造點經驗,請各有關部門積極給予支援配合。”在向國務院呈送的相關報告的批復中,批示內容振奮人心。這份報告在送上短短5天時間就得到批復,時任黨中央副主席兼國務院第一副總理鄧小平等16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審核批准了這筆投資。
“過去我們的觀念認為欠債是不光彩的。這可是1000萬美金,借了錢還不上怎麼辦?當時我做好了如果出了問題,自己去坐牢的心理準備。”代表中方簽署向外國銀行貸款的協議時,侯錫九內心有些忐忑。他形容,自己當時是用“顫抖的手”在協議上簽了字。
開放,帶來人流,帶來交往——隨著經濟的發展,來京的海外旅遊者與日俱增:1976年接待不足兩萬人;1980年接待28萬人;2017年,北京市接待入境遊客392.6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51.3億美元……
“真是不敢想像的變化!”侯錫九説,“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我深有體會!”
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陽的光輝。建國飯店,是長安街、北京乃至中國40年改革開放的重要歷史見證。
“中國人民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打開國門搞建設,成功實現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轉折。”2018年4月10日,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面對中外貴賓鄭重表示。
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到共建“一帶一路”,40年來,中國在對外開放中展現大國擔當,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和國際金融危機作出重大貢獻,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
距建國飯店不遠處,一個自發形成的充滿生機的民間市場也在對外開放的步伐中吸收巨大能量,迸發出名震四海的力量。它,就是秀水街。
從一些有生意頭腦的北京人沿著繁華的建國門外大街兩側擺地攤,到1985年8月15日開業的秀水集貿市場,再到後來原址興建的新秀水大廈,秀水街的“三變”,折射出巨大的時代變遷。
如今秀水街沒有摩肩接踵的擁擠感了,一些商戶走向定制、特色等小眾化品牌,産品走向中高端。
“我現在賣得最好的是時裝類、有設計感的産品,已經不是倣大牌。”商戶張燕來説,“經歷過板兒綠、大片鞋的時代,改革開放為人們打開了一扇窗。我自己註冊了商標,自己設計一些東西。”
“我從小在這裡長大,秀水街見證了我國市場經濟、特別是私營個體經濟從誕生到規範發展的艱辛歷程,是中國人敢想敢為、不斷創新的‘活化石’。”年逾五旬的秀水街集團董事長張永平自豪地展示一個個原創品牌,“與過去‘貼牌’‘倣冒’大牌不同,現在秀水街非常注重智慧財産權保護,不允許假冒國外大牌的情況。高品質,合理價格,我們的許多産品和國外大牌的品質不相上下,但是沒有過高的品牌溢價,購買非常划算。”
開放,帶來物流,帶來貿易——1978年到2017年,我國進出口總額從206.4億美元提高到4.1萬億美元,年均增長14.5%,佔全球進出口比重從0.77%提升到10%左右,在全球貨物貿易中的排名由第30位躍升至第1位。
今年11月,作為中國新一輪高水準對外開放的舉措,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舉辦,中國將進一步向世界敞開胸懷。
中國擁抱世界,世界擁抱中國、擁抱北京——上世紀90年代,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北京不再是旅遊、購物,而是尋找商機。
長安街與東三環交匯處,就是赫赫有名的“國貿”,也是長安街上的一張名片。
當時,這裡是長安街東端的終點。很少有人知道,這裡曾經叫豫王墳,附近主要是倉庫、工棚和車場。
“小時候每週都坐在父母的自行車後面路過大北窯橋,那時候橋下還是公交車停車場,停滿了車身白紅相間的大鐵皮公交車……”一位北京80後這樣描述童年時“國貿”一帶的印象。
1984年11月,合資建設與經營中國國際貿易中心的合同和章程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署,奠定了改革開放之後中國首都中央商務區的核心區域。
1990年,由寫字樓、酒店、公寓、展廳和商城等多業態組成的國貿一期工程項目正式對外運營,總建築面積42萬平方米。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這一年,北京CBD規劃方案正式出臺,並隨之進入大規模的建設期。
2017年5月,國貿三期B階段工程投入使用,使“國貿”總建築面積達110萬平方米,國貿建築群成為全球最大、功能最齊全、設備最先進的國際貿易中心之一。
“國貿建築群,是改革開放的見證者。”中國國際貿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唐煒説。
隔三環相望,同樣位於商務中心區核心區,樓高528米的“中國尊”已于2017年8月18日封頂,成為北京最高的地標性建築,刷新“北京高度”。附近的多個高層建築仍在建設,一派繁忙景象……
東長安街2號,是商務部即原外經貿部辦公所在地——一棟辦公大樓矗立長安街南側,沉穩大氣、厚重質樸。
“中美談判、中歐談判,以及最後簽字協議,都是在這個大樓裏進行的。很多中外記者從早到晚等在大門口,等待最新消息。”作為中國入世談判首席代表,75歲的龍永圖感慨不已。
中國入世後,經濟總量在10年間躍升到世界第二。
“這在國際經濟發展的歷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國通過入世,大大推進了國內改革和發展,也使人們進一步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開放才能發展。因為開放不但引進先進技術、資金和人才,同時也推動了國內的改革。以開放促改革,這一條今天仍具有重要意義。”撫今追昔,龍永圖脫口而出。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
放眼當今世界,雖然出現“逆全球化”現象,開放融通的潮流仍然滾滾向前……
開放,帶來新高度,實現新跨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準確把握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和國際大勢,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佈局的戰略高度,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維度,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譜寫了中國與世界互利共贏的新篇章。
長安街正中北側,佇立著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由9000余間房屋組成的紫禁城古建築群。93年前即1925年,這座紫禁城“變身”故宮博物院對外打開大門。
配合製作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走紅;推出《故宮日曆》等系列文化創意新産品;不斷開闢新展廳,增加展示文物的數量和品質……黨的十八大以來,故宮博物院的一系列舉措,將這個世界上收藏中國文物藏品最多博物館的對外開放推向一個嶄新高度。
“如果説北京作為世界著名古都是一張中華文明的‘金名片’,故宮就是其中最耀眼的標簽和代表。”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説,只有傳承、保護和利用好故宮博物院的文化遺産資源,將更多精彩的文化成果奉獻給廣大社會公眾,讓這些珍貴的文化資源“活起來”,才能無愧為“金名片”的美譽。
“故宮博物院將不斷增強文化創意産品研發水準,推陳出新,將優秀傳統文化與公眾需求、時尚趣味相結合,讓更多觀眾‘把故宮文化帶回家’。”這位故宮“掌門人”的話,折射的是世界上最大執政黨的文化自信,更折射出一個民族的開放心態。
長安街南側,一汪碧波中,坐落著國家大劇院。
一年多前——2017年5月14日晚,“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文藝晚會《千年之約》在這裡上演,為世界各國友人送上一場東西方交融的文化盛宴。
2000多年前,懷著友好交往願望的先輩們開闢了古絲綢之路,開啟了人類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時代。
2000多年後,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數十位國家首腦政要匯聚北京,共商“一帶一路”建設的大計。
“十八大後中國對外開放進入全新階段,從‘一帶一路’倡議,到提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其核心是通過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的構建來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全人類的夢想。”龍永圖説,
“因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構想,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和世界夢前所未有的相融相通。”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教授常修澤説,改革開放蘊含的經驗和教訓,不只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
“我要明確告訴大家,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鄭重向世界宣示。
擴大滬港通、深港通相關交易額度,允許外資控股合資券商,放寬汽車等行業外資股比限制……話音剛落,一項項決策從長安街北側的中南海“飛”出,中國以實際行動彰顯新時代擴大開放的決心和力度。
“我家大門常打開,開懷容納天地……”10年前,伴隨《北京歡迎你》的歌聲,2008夏季奧運會在北京召開,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
長安街延長線,復興路69號,佇立著北京奧運會標誌性場館之一的五棵松籃球館,這裡迎來過科比、詹姆斯、姚明等籃壇巨星,如今已成為一個以體育為中心的綜合體——華熙LIVE,青年人喜歡的“熱鬧地兒”,也是備戰2022年冬奧會冰上項目的主要場館。
“2009年,奧運籃球館經過了一次大規模改造,成為適合舉辦大型娛樂體育活動的綜合場館。”華熙集團副總經理靳飛説,從職業冰球賽到職業籃球賽,只需5至6個小時就可以完成轉場。
到2022年冬奧會舉辦前後,這裡將再次吸引世界的目光。北京,也將成為奧運史上第一個既舉辦過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又舉辦過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城市。
而這座超大城市、千年古都,已經確定了“三步走”目標:2020年,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取得重大進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35年,初步建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大城市病”治理取得顯著成效;2050年,全面建成更高水準的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
“繼承發展傳統城市中軸線和長安街形成的兩軸格局,優化完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功能,展現大國首都形象和中華文化魅力。”北京新總規為長安街及其延長線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長治久安,一直是千百年來執政者和人民的共同期盼。浩浩長街,悠悠歲月……
黨的生日過後,長安街,將再次見證一個國家在新時代長征路上的又一次偉大出發。
“站立在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五千多年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十三億多中國人民聚合的磅薄之力,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無比廣闊的時代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説的堅定有力的話語,仍然在人們耳邊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