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慶祝改革開放40年】廈門: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的經濟特區

2018-06-23 20:57: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在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上指出,“廈門的發展就是中國改革開放所走過歷程的一個縮影”。改革開放40年來,位於東南沿海前沿的廈門經濟特區,始終秉持“先行先試、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在經濟、社會、生態等多個領域攻堅突破,實現了從海防前線到開放前沿的精彩轉身。

  這是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新經濟、新産業快速發展,海運、陸運、空運通達五洲。

  這是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這是歷經近40載春風化雨,脫胎換骨、鳳凰涅槃的廈門。

  1981年10月,隨著湖里加工區第一期工程破土動工,廈門經濟特區建設拉開序幕,開啟了先行先試的征程。率先實施國有企業稅利分流改革,率先建設臺商投資區、試點兩岸直航。

  在一系列率先改革探索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廈門編制的全國最早的一部經濟社會發展中長期戰略規劃,主持編制的正是時任廈門市委常委、副市長習近平。

  改革不只是在經濟建設領域推進,一系列保護生態環境的新機制新舉措也在廈門探索實踐。

  筼筜湖被譽為廈門的“城市會客廳”,是廈門高顏值的標誌,但40多年前,卻是“臭名遠揚”的“龍須溝”。

  1988年,時任廈門市委常委、副市長的習近平牽頭打響了廈門治污的第一號硬仗——筼筜湖綜合治理。此後,經歷4期大規模綜合整治,有了如今的一湖碧水。

  多年來,廈門在生態保護、生態治理中形成的眾多成功經驗在全國推廣。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曾高度評價廈門的海域生態修復工作,並將其作為東亞海域污染防治管理示範區的示範工程,在全球推廣示範。

  掛牌僅3年的廈門自貿片區累計推出343項創新舉措,其中49項屬於全國首創,推動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廈門劃定981平方公里的陸域生態控制線,佔國土面積的57.6%,為保障城市生態安全明確了底線。

  圍繞經濟發展高素質、生態環境高顏值的改革探索,廈門經濟社會發展駛入了快車道。

  如今的廈門,全市生産總值比1978年增長280倍,財政收入增長817倍,城市人口增加300萬。面向未來,廈門經濟特區將在更高起點上,建設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和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