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 踐行者】"皮匠"唐劍:要幫千名殘友養活自己
大洋網訊 今年28歲的唐劍出生在四川廣安的農村,是家中的老二。3歲時的一場高燒,讓他患上嚴重的小兒麻痹症,他的左手左腳嚴重萎縮,半邊身體失去知覺。8歲之前,他都沒有下地走過路。周圍的人都説,他這輩子可能就是“廢人”。
但倔強的唐劍不願向命運屈服,他不僅克服病痛,靠著頑強的毅力考上了大學,還每天堅持鍛鍊數小時,讓自己在28歲時還能行走。過去3年間,他通過搭便車和開三輪車,走過了全國60多座城市,行走了超過2萬公里,尋訪了超過100位漆畫、泥塑、皮影戲等手工匠人,並拍攝學習視頻,為了讓更多殘友能學會這些匠人的技藝,自力更生。
他自己也花了4年時間學習,成為了一個手工皮具匠人,如今他每月都能接到數百件訂單。唐劍的想法是,不僅要養活自己,還要幫助1000名殘友實現自力更生。
唐劍的皮具工作室位於番禺鐘村的錦繡生態園,有幾百平方米,一樓的小院裏一隻大黑狗在玩皮球。工作間裏,皮料和工具擺得滿噹噹的。唐劍正俯下身子割皮料,因為左手用不上勁,他用左肘撐著皮料,右手緩慢地割開皮料,不過數分鐘,一條皮帶的雛形就成形了。
別人都説他是“廢人”
9歲時,唐劍才上小學。不止一次,他聽到村民議論説:“這孩子這輩子怕是站不起來了。”聽完這話,年幼的唐劍直流眼淚。他曾絕望地把自己關在屋裏好多天,不吃不喝,覺得自己被這殘廢的軀體判了無期徒刑。小小年紀的唐劍已體會到了生活的苦澀。
唐劍的祖父是木匠,當地很多村民家的房子都是他幫忙建的。從小到大,唐劍看爺爺帶學徒、幹木匠活。家裏堆滿了木工工具,其他親戚家孩子只要來家裏,爺爺都會耐心地教他們使用。而他卻不同,“因為手不方便,一次玩斧頭把自己砍傷了。爺爺勒令我不許再碰。他對我説你只有一條路,就是讀書。”
上小學起,他就從來不上體育課,班上的值日他也從來不參加。有一次,他硬著頭皮主動要求參加,但剛掃了幾下地就把自己弄傷了,從那以後,老師再也不敢讓他當值日生。
但唐劍不服輸。他的左邊身體基本上沒有知覺,要讀書寫字,只能靠右邊身體。單手寫字,要把字寫工整很難,為了省錢,他就拿著樹枝蘸水在地上一遍遍地練習。三年級之後,他要走山路到離家5公里遠的另一所小學去上學。因為左邊身體沒有知覺,平衡能力較弱,唐劍經常在山路上摔倒。因為翻書、寫字都不方便,別人一個小時就能做完的習題,他通常要花三個小時。
靠著一股不服輸的勁,2011年,唐劍考上了四川的一所本科院校的電腦專業。讀了一年多,因為身體狀況變差,學校建議他休學。在休學的這一年,他決定到北京當“北漂”。
當“北漂”四處創業
到了北京一個多月,唐劍前後面試了幾十家公司,都被拒絕了。“沒學歷、又是殘疾人。連到餐館洗盤子都被人家拒絕,人家怕你把盤子摔了。”最終一個銷售公司接納了他,零底薪,靠銷售企業管理課程提成賺錢。起初半年,唐劍每天要打幾百個電話。每天晚上回到住處,耳朵都嗡嗡響。那段時間,他每天只花3元錢,每頓飯吃一個燒餅。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年後,唐劍從銷售員做到了講師,前半年積累下來的意向客戶開始陸續下單。“其中有一個課程,價格差不多50萬元,我提成30%,差不多夠我好幾年的開銷了。”
在北京的這段時間,他開始大量接觸身邊的肢殘者,唐劍意識到,肢殘者要走向社會,不能把自己當成“廢人”,必須克服自卑心理。唐劍決定做一些事情來幫助殘疾人。“我的想法是先養活自己,然後通過努力幫助更多殘疾人”。雖然肢殘,但唐劍的“野心”不小。從2013年開始,他先在陜西開了一家賣當地農産品的淘寶店,隨後又去東北開了一家只招募殘友的社區便利店。
但他很快發現,淘寶店沒有特色,東西賣不出去。社區便利店,招募1個普通人就可以照看店面,但招募殘疾人卻起碼要四五個人。最終,唐劍在北京打工時攢下的十多萬元在不停的虧損中花光了,還欠下十多萬元債。
走兩萬公里訪上百位匠人
直到2015年,他認識了合肥的林艷茹。她在初中時因一場矯正脊柱側彎的手術失敗,導致她腰部以下都不能動彈。“她比我更糟,要坐輪椅。但她卻活得好好的。她花10年學了紫砂壺技術,這輩子都可以靠這門手藝吃飯。”
唐劍覺得自己也需要去學一門可以傍身的技術活,他馬上開始拜訪北京周邊的手工藝人。體力型手藝,他無法勝任;精細型手藝,往往需要雙手配合。走訪了幾十個手藝人後,唐劍發現沒有一門適合自己的手藝。“我雖然肢殘,但我從來不怕跟陌生人接觸。這麼大個中國,我不信找不到適合我的手藝!”
從2015年7月開始,唐劍開始了他的“尋匠之旅”。第一季,他沿著絲綢之路出發,後又南下沿長江沿岸尋訪,靠途搭400多個司機的車,遊歷了60多個城市,行程超過2萬公里。他拜訪了上百位手藝人:陜西馬勺臉譜、鳳翔木版年畫、西府皮影、甘肅天水皮影戲、敦煌漆畫、西藏唐卡、藏刀。因為手頭緊,他經常露宿街頭,在山野間烤地瓜、吃野果。
走至西寧,唐劍遇見皮雕唐卡手藝人“老虎哥”。他發現做皮具不像做雕刻、油漆等細活對雙手配合有嚴格要求。在“老虎哥”的幫助下,他花了12個小時用邊角料做了一個皮夾。他在微信群裏講述了自己尋找匠人的故事,並以200元的底價拍賣。最後,皮夾以遠超他想像的4600元成交。
這極大地激勵了唐劍的自信心。他決定,這輩子自己要當一名皮藝匠人。他回到北京,專攻做皮帶。做一條皮帶需30多道工序,最癡迷的時候,他可以連續40個小時不睡覺一直做。經過長達半年的練習,即使不使用左手,他也能在4個小時內製成一條皮帶。不過,他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艱辛。“比如,要在皮帶上劃線打孔,我左手按不住,經常劃歪,我就用秤砣壓住皮帶,別人10秒鐘就劃好了,我卻要2分鐘。”一條皮帶做下來,唐劍大汗淋漓。
此後,他又陸續開啟“尋匠之旅”第二季、第三季,前後行程超過2萬公里。並且,在他的“尋匠之旅”上,他還收穫了自己的愛情。
教殘友打皮帶做新媒體
2016年下半年,唐劍決定來到廣州創業。“因為廣州是世界皮都,並且廣州有全中國最好的創業環境。”説起這些,唐劍的眼圈有些發紅。到廣州後的十多天,他每天拜訪一個皮具工作室,大家對他也格外照顧,毫無保留地把技法都教給他。“比如封邊、磨花,都是跟廣州的師傅們學的。”
憑藉皮藝手藝,如今,唐劍靠接單完全可以養活自己。有時一個月他可以接到500個訂單,他的手工定制皮帶每條300~500元不等,這讓他有不錯的收入。但他始終沒有忘記,學手藝的最終目的是幫助更多殘友自力更生。
去年2月,唐劍在廣州成立了手工皮具工作室。他的工作室不僅教殘友皮具手藝,還教他們製作新媒體、拍攝視頻、直播、市場行銷。“靠手藝實現自力更生,之後的關鍵問題是要賣出去。很多殘友都有嚴重的心理障礙,不敢與人接觸。我這麼做,就是要他們走出這個魔障。”
見偉、洪闖,一個22歲,一個24歲,從去年11月開始成為唐劍的學徒,大家吃住都在一起,唐劍提供食宿。工作室有著嚴格的作息安排:早上6點半起床,白天工作7小時,晚間學習視頻拍攝等新媒體技巧。大家輪流分工做飯、打掃衛生。晚上10點半必須睡覺。
“我父母以前總擔心我能不能養活自己,現在,他們以我為驕傲。”唐劍自豪地説,如今他養活自己沒有問題,還能幫助更多的人。
從今年4月1日開始,唐劍的皮具工作室又開始招收學員。唐劍説,未來,他希望能幫助1000名殘友掌握這門手藝,實現自力更生。唐劍特別強調説,他是想給殘友提供一個學習手藝的機會,讓他們掌握一門謀生的技能,並非免費為他工作。“殘友超額完成的工作量,提成會分給他們,或者把賣皮具得到的錢用來招募更多的殘友來學習皮藝。”
文、圖/廣報全媒體記者肖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