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峰會前夕探訪板門店:在入境處看模擬流程
【環球網綜合報道】朝鮮半島中西部、北緯38度線以南5公里,位於此處的小山村曾名不見經傳。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在這裡簽署,這個小山村從此揚名世界,它就是板門店。數十年以來,朝鮮和韓國軍人在板門店相視而立,瀰漫的“危險”氣息可能隨時成為半島危機的“引爆點”。然而,這裡不只是半島分裂的標誌,也是朝韓溝通的重要窗口。截至今年4月17日,朝韓共舉行過655次會談,其中有360次在板門店舉行。4月27日,朝韓將在板門店韓方一側舉行第三次首腦會談。隨著朝鮮最高領導人將“歷史性”踏上韓國土地,板門店再次站在國際舞臺的中心。連日來,《環球時報》記者探訪了這一“世界焦點”,以及其他承載著朝韓共同記憶的重要地點。
板門店——忙碌準備反覆綵排
4月18日,距離朝韓領導人會晤還有10天,板門店在此之前最後一次向媒體開放。當天,《環球時報》記者探訪了這裡。從首爾一路向北,乘車通往板門店的路上經過了多處崗哨、檢查點。記者一行人被多次提醒,拍攝採訪僅可在規定的時間與範圍內。
汽車在板門店韓方一側“自由之家”門口停下,記者一行人步行穿過建築,正面是朝方的“板門閣”。三棟藍色建築物位於“自由之家”和“板門閣”之間、軍事分界線之上,分別是中立國監察委員會會議室(T1)、軍事停戰委員會主會議室(T2)和軍事停戰委員會小會議室(T3)。《環球時報》記者看到,3名頭戴鋼盔、身穿深綠色軍裝的朝方士兵從對面“板門閣”的臺階上走下,似是換崗或巡邏。在韓方一側,身著迷彩軍裝的美韓士兵面向朝方,注視整個過程。擔任此次探訪執行嚮導的“聯合國軍司令部”公報官告訴記者,這些會議室被命名為“臨時”會議室,是因為當時修建時誰也沒想到會使用這麼久。
這次朝韓領導人會晤地點“和平之家”位於“自由之家”的西南側。《環球時報》記者在“和平之家”外看到一幅忙碌的景象。這棟三層建築的正門被臨時裝上藍色遮擋簾,門前放著梯子、鐵锨等工具。建築物前,一名工作人員用工具測量尺寸,另一名人員在工程車上忙碌著。
自1989年建成以來,“和平之家”舉行過多次朝韓高級別接觸,包括離散家屬團聚、開城工業園區運營等。這一段時間,韓方緊鑼密鼓地推進“和平之家”修繕工作,包括更換老舊設施、佈置傢具等。修繕工作在20日結束。
據了解,朝韓領導人此次舉行會談的地點是“和平之家”二樓,三樓作為用餐處。24日,韓方在“和平之家”進行會晤流程的首次排練,檢查雙方領導人移動路徑、會談順序、會場佈置等所有細節。25日,朝鮮國務委員會部長金昌善率團訪問板門店,與韓方一同進行閉門演練。26日,韓國將再次排練,陪同韓國總統文在寅前往會談地點的6名隨行人員參加。
出入境事務所——“從南邊到北邊,是出境不是出國”
從板門店乘車大約10分鐘,《環球時報》記者來到韓國京畿道坡州都羅山南北出入境事務所。“2018韓朝領導人會晤”“和平,新的開始”,這樣的語句在出境關口的電子螢幕上不停滾動。這是韓國政府為此次領導人會晤擬的題、定的調。青瓦臺發言人金宜謙日前表示,韓朝時隔11年再次舉行領導人會晤,同時兼具為朝美領導人會談鋪路的性質,堪稱世界和平旅程的起點,“和平,新的開始”這一主題融入了所有國民的心願。
南北出入境事務所正為領導人會晤精心準備著。三五成群的臨時工人正在對空蕩蕩的停車場和出入境設施進行檢修。建築一層大廳內部整理得乾乾淨淨。一名工人説:“這麼好的天氣,希望南北之間也迎來真正的‘春天’”。
都羅山南北出入境事務所是韓朝經濟合作的窗口和“最前線”。據介紹,開城工業園區的韓方人員經由這裡出入境。事務所主要負責韓朝人員往來、物資交流批准、對朝協商及聯絡等工作。
2016年初開城工業園區運營全面中斷,自此緊閉的右側出境門和左側入境門18日為前來採訪的記者開啟了。“從南邊到北邊,是出境不是出國”“從北邊到南邊,是入境也不是回國”……工作人員向記者一邊模擬實際情況介紹出入境流程,一邊再三這樣強調,並要求英文翻譯準確區別這些表述。
工作人員介紹説,當年開城工業園區運轉正常時,從南北出入境事務所往返于韓朝之間的大巴車一天有20班之多,好不熱鬧。“開城工業園區關閉前,每天有超過200人探訪該地。”他回憶説,“那時候停車場上,停滿了滿載在朝鮮製造的産品的大型卡車”。
2018年平昌冬奧會讓南北出入境事務所重新找回了生機。朝鮮體育代表團相關人士、拉拉隊、跆拳道示範團、記者團等都從此處經陸路前往平昌。
“為迎接韓朝領導人會晤,南北出入境事務所內外將設置採訪設施。希望到時能實現韓朝經濟合作與交流正常化,真正為這裡帶來活力。”一名事務所工作人員對記者説。在出入境窗口前,海關申報單、電腦設備等整齊地擺放著,好像隨時做好了準備。
軍事對壘夾縫中的小山村——“我們有個小小心願”
在朝韓軍事對壘的夾縫中,有兩個寧靜的小村莊默默地守望一切——韓國臺城洞自由村和朝鮮機井洞和平村,它們之間最近的距離是1.9公里。《朝鮮停戰協定》附則規定,朝韓雙方可在非軍事區內保留一個平民居住區。這便成為兩個村莊存在的歷史淵源和“法律依據”。
《環球時報》記者24日探訪自由村這一韓國全境最北的村莊。從這裡往北400米是將朝鮮半島一分為二的軍事分界線,往東北方向1公里是板門店。軍人的身影在這裡隨處可見。據了解,該村受韓國法律約束,但受“聯合國軍司令部”管制。
這裡雖然名為“自由村”,但卻有些“名不副實”。據介紹,想要進入自由村,必須經朝韓非軍事區附近統一大橋和共同警備區警備隊哨所重重確認身份。村子不對遊客開放,村民出入也要受管制。每天晚7時,軍人挨家挨戶數人頭。零時至5時實行宵禁,村民不得外出走動。如果村民的親戚朋友或外人想進出這個村子,要提前申請,並保證只在上午9時至下午5時30分間停留。來了也會渾身緊張,因為離開前,必須有軍人在相隔不超過10米的範圍內隨行。韓國軍方在村口部署了一個中隊的兵力,並且配備了重型武器,24小時守護村子,堪稱地球上警衛最森嚴的村子,連車載導航到此也不靈。
自由村目前登記在冊的住戶共47家,居民近200人。雖然村民的生活受到種種限制,但他們享受其他國民擁有的各種參政權和教育權的同時,還被免除了課稅和服兵役的義務。
這裡的村民代代以務農為生,種植水稻、大豆和辣椒,村子裏連個對外營業的小飯店也沒有。村民們雖然不擁有土地所有權,只有耕作權,但每戶可耕農田面積大,人少地多收入十分可觀,每戶每年大約8萬美元。
臺城洞自由村里長金東九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要成為村裏的一員並不容易,只有在朝鮮戰爭前就生活在此處的人及其後裔才可以,抑或是作為媳婦嫁進來,出嫁的女兒必須離開。村民一年中須在村子裏居住8個月以上,否則會失去居住資格。在外地就讀的大中學生是例外,因為村中唯一的教育機構是臺城洞小學。
這座規模有些迷你的學校在村民會館不遠處,擁有先進的教學設備、優質的教學水準,學生數量少帶來了充裕的教學時間。駐紮在共同警備區的美國大兵也常來“客串”教英語,臺城洞小學據稱是韓國英語教學最棒的小學之一。
由於老齡化等問題,這所小學曾因缺少生源面臨撤校危機。考慮到歷史價值,該校從2006年開始可招收外村學生。臺城洞小學校長陳永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目前在這裡就讀的小學生有30人,學校附屬幼兒園有5人。這些學生當中8人來自本村,其他都是通過抽籤才能獲取資格的外村學生。陳永軫説,很多人對於非軍事區內有學校感到驚訝。自由村的成立與存在關乎“統一”,賦予小學的意義也相當大。
學校走廊上,除了貼有“活動計劃”“課時安排”“男女平等戒律”,還擺放孩子的各式手工作品。此外,給記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主題為“我們的願望是統一”的展板。在一間教室裏,螢幕上正在播放2000年朝韓兩國前領導人簽署《南北共同宣言》的影像資料,5名孩子正看得認真。
臺城洞村婦女會長趙英淑對《環球時報》記者説:“昨天(23日)晚上朝鮮對韓擴音喊話停止了,村子變得格外寧靜。在這裡生活的確有諸多不便,希望韓朝領導人會晤能建立真正的和平機制,讓我們的日子過得更舒適、更幸福。這是我們小小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