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導彈安個家” 航太手藝人王保森要把這項工作做到極致
編前語:“中國夢 大國工匠篇”大型主題宣傳活動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和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開展,中央新聞網站、地方重點新聞網站及主要商業網站共同參與。活動旨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通過採訪報道基層工匠典型,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網全社會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王保森熟練地操作起了自己剛入行時的那臺車床。
東方網記者李歡4月10日報道:“給導彈安個家”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中國航太科工集團公司二院699廠的技師們或許最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
導彈的裝卸發射如果“失之毫釐”,結果必將“謬以千里”。這是一項精益求精的活兒。昨天,東方網記者跟隨國家“工匠榜樣”、航太科工“首席技師”王保森走進699廠的一線生産車間,看他團隊裏的這些航太工匠們,如何施展最精湛的技術,為一代代導彈的成功裝卸、發射提供保障。
我的工作是給導彈“安個家”
航太科工二院創建於1957年11月16日,是中國最大的空天防禦導彈研製生産單位。
“我們的工作就是給導彈安個家。”王保森這樣形象地比喻。他所在的699廠承擔導彈地面設備從材料處理到車削加工再到總裝噴漆的製作任務,保障著導彈運輸、起降等重要操作需求。
王保森和工作室成員們在一起交流。
1985年,王保森部隊轉業後被分配到699廠從事車工工作。半路出家,他用了整整6個月的時間才入門。這6個月裏,他整天呆在砂輪間,跟車刀和砂輪打交道,慢慢地將技術的地基夯實打牢。此後,隨著設備不斷更新迭代,王保森主動自學數控知識,啃下了許多專業書籍,成了車間裏的生産骨幹。
“只要是市面上有的車床,我都能用它加工出合格的産品。”在屬於自己的領域中,王保森有著絕對的自信。跟隨王保森走在他熟悉的生産車間裏,大大小小27台車床他都瞭如指掌,只需看上一眼,就能將這臺車床的用法、難點説上一二。
王保森和徒弟劉朝輝討論技術難題。
精益求精的初心不能變
在一排排“高大上”的先進車床旁,一台頗有些老舊的小車床特別引人注意。
“你瞧,這就是那臺30年前我入行時的機床。”説著,王保森戴上眼鏡,一手比著刻度調整參數,一手搖著搖把,熟練地操作起來。只見廢料打著旋兒從原材上落下來,不一會兒,一個小小的螺絲釘似的物件就“脫骨”而出。
就是在這樣半手工式的設備上,王保森用自己那股精益求精的“手藝人”精神,攻克了一個個技術難題。早些年,某型號發射車起豎油缸要求凹凸球之間達到精密配合,而當時的機床精度有限,團隊試了幾次都無法克服誤差缺陷。為此,王保森專門改進了數控車床的程式編制,並摸索出了一套專用的刀具修磨技術,最終完成了凹凸球尺寸和精度的雙重“苛刻”要求。經測量,他加工的成品精度甚至高於設計精度30%。
幾十年過去了,設備更新迭代,這種特殊的球面工藝通過電腦上的幾個數據就可以做到,已經用不著親手去“雕琢”。但王保森卻始終認為,扎紮實實、精益求精的初心不能變。
磨刀數月鍛造出最真實的肌肉記憶
在帶徒弟上,王保森最想教他們的就是這份初心。從2006年至今,他前後帶出了12個徒弟,每位徒弟進車間的頭幾個月都是在砂輪間裏度過的。劉朝輝是他最得意的徒弟。作為當時車間裏分配來的唯一大學生,他也沒有例外,被安排在砂輪間裏磨刀,一根長長的刀條磨到手裏拿不住,再換下一根刀條繼續磨。一磨就是兩三個月。
一開始,劉朝輝還有些失落:我學了那麼多理論,什麼時候才能上機床一展所學?可後來,在對幾百根車刀做無數次的修整中,劉朝輝漸漸磨練出了紮實的基本功。用他的話説,已經形成了肌肉感覺。他這才明白師父讓他練習磨刀的本意。
軍工行業有著特殊的工藝要求,熟練的車工通過選擇和控制刀具的切面、弧度,一下子就能找到加工點,做出漂亮的作品。這種熟練建立在對刀具非常了解的基礎上,而工匠所有的記憶和感覺,都在手上。“沒有捷徑,就是一遍遍地練,基本功紮實了,解決問題才能更加得心應手。”王保森説。
有了紮實的基礎,王保森就“散養”著徒弟。他不按照自己固有的操作模式教,更多的是提供一種思路,最大限度地激發年輕人的創造力。按他的話説,所謂的絕技絕活兒,都只是一時的,真正有意義的是自己找到最合適快捷的方法去處理實際問題。
紮實的基礎加上靈活多變的創造力,王保森帶出來的徒弟們個個都是業務能手。
攻堅克難一件産品在班組間流轉“雕琢”
在699廠,“傳、幫、帶”的特殊情誼不僅僅存在於導師帶徒弟之間,也存在於每個車間的工人之間。
跟著王保森走在一線,耳邊聽著儀器設備運轉的響聲,鼻子呼吸的是切割中特有的味道。而眼前,是幾位技術工圍著一件作品仔細研究。
這是一件宇航員隨身攜帶的污水處理器半成品,因設計結構複雜、要求精密,數次難以做出完美的産品。攤開的圖紙鋪滿了整個工作臺,車工、銑工和工藝師們對著圖紙,圍著剛做出的半成品討論著下一步的調整方案。
與一般工廠中流水線作業不同,699廠技術工的操作涵蓋從工序設計、選擇道具、編排佈置一直到最終完成的所有環節,必須對整個部件的生産有構思、有策劃,有的部件需要在車工、銑工不同工作中來回“雕琢”,策劃環節就需要大家合力。
每當這個時候,分散在各個班組的技術工們都會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流,分享經驗,根據産品特性,出主意,想辦法。這時候,年紀大的談自己的經驗判斷,年紀輕的則發揮靈活的創造力,很多技術難點,就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思維碰撞中解決了。
航太手藝人的工匠精神:“做到極致”
2013年後,以王保森命名並擔任負責人的航太科工集團技能大師工作室、北京市首席技師工作室和科工二院勞模創新工作室相繼成立,他的擔子更重了,也更忙碌了。他將工作室打造成創新發展孵化器,取得國家專利2項;將自己的絕技與經驗總結成《橡膠密封圈加工方法的改進》《雙向快速定位芯軸》《多刀位刀體》等論文,通過工作室與更多的技能人員分享。在這個人才培養基地上,王保森培育出8名“全國技術能手”“航太技術能手”等核心技能人才。
王保森和工作室成員們在一起交流。
王保森工作室的外墻上,一張閱兵式上導彈運輸車接受檢閱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
“你看,這個彈道、保護殼、起豎架,都是我們生産的。”談起自己的工作,王保森和他的同事們都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懷和自豪,這種情懷也督促著他們在生産的每一個環節都追求精益求精。
國家“工匠榜樣”、全國技術能手、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航太科工“首席技師”……多重盛名之下,王保森只是淡淡地説:“其實我就是個‘航太手藝人’。”
怎麼理解“工匠精神”?採訪的最後,699廠車間的航太手藝人們面對這個問題時,都不約而同地以四個字作答:“做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