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亞洲媒體合作新時代
4月9日,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亞洲媒體高峰會議在海南省三亞市舉行。 經濟日報記者 潘笑天攝
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亞洲媒體高峰會議現場。 經濟日報記者 潘笑天攝
與會嘉賓在現場進行交流。 經濟日報記者 潘笑天攝
海南小記者採訪亞洲媒體論壇。 經濟日報記者 潘笑天攝
與會嘉賓認真聆聽發言。 經濟日報記者 潘笑天攝
4月9日,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亞洲媒體高峰會議在海南省三亞市舉行。本次亞洲媒體高峰會議的主題為“亞洲媒體合作新時代——互聯互通與創新發展”,由博鰲亞洲論壇秘書處、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共同主辦,來自亞洲40個國家的140余位主流媒體負責人,以及亞洲文化學者和有關方面代表共300多人共聚一堂,為開創亞洲媒體合作與發展的新時代獻計獻策。
構建命運共同體
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的主題是“開放創新的亞洲,繁榮發展的世界”。作為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亞洲媒體高峰會議圍繞亞洲與世界的相關議題展開討論。多位嘉賓表示,亞洲國家唇齒相依、命運與共,促進亞洲命運共同體建設有助於謀求亞洲更大發展、更好推動本地區和世界其他地區共同發展。
開幕式上,博鰲亞洲論壇諮詢委員會委員、前秘書長龍永圖表示,在博鰲亞洲論壇成立之初,我們一直在尋找博鰲亞洲論壇的發展目標,曾多次提出把“亞洲尋求共贏”作為論壇的永恒主題。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提出亞洲“應該牢固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2015年更提出了通過邁向亞洲共同體,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系列主張。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使博鰲亞洲論壇站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具有了更廣闊的全球化視野。
發言嘉賓表示,新聞媒體是推動社會發展、引領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應通過提升媒體間合作共同體水準,促進各國人民的命運共同體意識,最大限度匯聚合作發展的智慧和力量。
講好亞洲故事
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區,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亞洲孕育出了絢麗悠久的文明。在21世紀的今天,亞洲正逐步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亞洲各國社會經濟發展、文化交流成果豐碩,這是值得亞洲媒體廣泛挖掘的新聞“富礦”,更是值得講述的動人故事。與會嘉賓表示,亞洲各國媒體應挖掘好、講述好、傳播好亞洲人民創造歷史和未來的生動故事,把亞洲文明的多樣性轉化為推動共同發展的強大動力。
與會嘉賓認為,亞洲媒體應成為促進不同文明、不同發展模式交流對話的溝通使者,向世界展現共建和諧、共生繁榮的新時代亞洲風貌。
巴基斯坦國家廣播電臺臺長沙夫格特 賈利勒在發言中談到,亞洲有著巨大的市場基礎,為基礎設施、通信技術、旅遊和文化交流等多個方面的合作發展提供了充分的機會。近年來,亞洲國家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東亞各經濟體快速騰飛,各國的改革舉措、脫貧減貧成就、創新成果等都是巴基斯坦媒體報道的重點。
沙夫格特 賈利勒表示,中國開創性的“一帶一路”倡議將對參與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和進步産生深遠影響,一系列陸上道路和海上航道將密織成網,連接亞歐兩洲,從而縮短空間距離,加強互聯互通。中巴經濟走廊(CPEC)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旗艦項目,將使巴基斯坦和中國之間久已存在的親密關係更加牢不可破。媒體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充當宣傳“一帶一路”倡議的使者。巴基斯坦的電子和平面媒體以真實視角,在實施中巴經濟走廊(CPEC)和“一帶一路”倡議中開展了大規模報道,發揮了輿論引導作用。
共譜合作新篇章
長期以來,亞洲在全球話語格局中處於明顯弱勢地位。改變“亞洲音量”和“亞洲體量”的失衡現實,讓世界了解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亞洲,應當成為亞洲媒體共同的行動。與會嘉賓倡議,亞洲媒體應深化合作、增進共識,在互聯互通和創新發展中邁向未來。
沙夫格特 賈利勒提到,巴基斯坦有著多元的文化和風景,以及戰略性的地理位置;人口超過2億,中産階級迅速崛起。這些有利條件為中巴兩國基礎設施發展、交通運輸、文化交流、跨區域貿易、農業與媒體等領域的合作提供了廣闊的機會。雙方有必要加強輿論合作和整合,併為“一帶一路”倡議提供智力支援。
寮國國家電視臺臺長本昭 皮吉在發言中表示,在全球化時代,各國文化和資訊交流日益頻繁,媒體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寮國和中國是山水相連的友好國家,寮國的報紙、網際網路、廣播電視等各類媒體都與中國相關領域開展了合作,這些合作在“一帶一路”倡議等機制下得到了更全面深入的發展。希望大會能夠就傳播客觀、真實資訊方面達成更廣泛共識,助力文化繁榮、和平發展的願景。
中方發言嘉賓強調,亞洲媒體要加強創新驅動,打造競爭發展新優勢。在網際網路顛覆人類傳播方式、新媒體技術不斷改寫人類傳播歷史的當下,世界新媒體發展中心向亞洲轉移的趨勢日益明顯。亞洲是社交媒體增長最快的市場和資訊發佈量最大的地區。亞洲媒體應在新時代加強交流,構建全媒體時代的合作新平臺,在講好亞洲故事的同時,更加自信地提升亞洲媒體的國際影響力,為亞洲發展營造更好的國際輿論環境。(經濟日報 中國經濟網記者 周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