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熱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並表示—— 在黨的領導下將改革進行到底
3月1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聽取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監察法草案的説明、國務院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説明。
不久前閉幕的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和《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同意把《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的部分內容按照法定程式提交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正是根據上述精神形成的。
代表委員一致認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場深刻變革。在變革中,要明確“加強黨對各領域各方面工作領導”這一首要任務,要“落實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這一重要要求。
確保黨的領導全覆蓋
“這次的機構改革與以往不太一樣,過去主要是針對政府部門的改革,這次是黨和國家的機構改革,覆蓋面很廣。改革的重要特點是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黨校教育長羅宗毅説:“中國共産黨在我們國家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中,發揮著領導核心作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既然如此,就要把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黔南州州長吳勝華表示,國務院機構改革貫穿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以人民為中心、優化協同高效、全面依法治國”四個原則。
吳勝華代表説:“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産黨的領導。離開黨的領導,中國的一切現代化目標都不可能實現。”
全國人大代表、長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趙彪表示,通過改革,國務院機構設置更加符合實際、科學合理、更有效率,必將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部署的各項任務提供有力組織保障。趙彪代表認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證明了黨在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上的能力和定力,在機構改革中,一定要確保黨的領導全覆蓋。
聚焦發展所需民心所向
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的代表委員一致認為,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適應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聚焦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
趙彪代表對此深有感觸。他表示,由於工作關係,他經歷過多個黨政崗位,對黨政機構重疊、職責交叉、權責脫節問題,以及由此帶來的職責缺位和效能不高問題體會很深,常常被此困擾。“政府機構間職能交叉,增加機構,增編增人,導致多龍治水,幹事人缺位,行政效能低。因此,確定機構統籌改革,我完全贊同。”趙彪代表説。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聶衛國非常贊成此次機構改革。他舉例説,從2010年開始三峽辦負責工程後續規劃,解決庫區地質災害問題、移民問題及三峽庫區的水庫管理等。但在實際工作中,存在和有關部門工作交叉和互相扯皮情況。如今,機構改革方案將三峽辦併入水利部,相關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吳勝華代表也認為,此次機構改革“切中時弊、正當其時,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他表示,當前機構設置、職能配置、履職能力與有效治理國家和社會的要求相比,還存在不少問題,與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只要堅持“問題是改革的源起,解決問題是改革的根本目的”,國家機構的職能體系定將更加健全、完善。
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
羅宗毅委員表示,在新時代,我們黨要統攬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就必須加快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形成一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是擺在我們黨面前的一個重大的任務。
趙彪代表也表示,要完成這一重大任務,需要我們在實踐中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來,統一到黨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策部署上來,強化“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在改革中不怕觸碰部門權力和個人利益,敢於碰硬,將改革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不能有任何含糊和猶豫。
羅宗毅委員認為,要從戰略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高度來認識推動這場深刻變革的必要性,自覺加以貫徹落實。
代表委員們紛紛表示,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機構改革一定能取得成功。隨著我國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定能從機構職能和制度層面保證黨的長期執政和國家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