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節儉年飯香噴噴(新風撲面過大年)

2018-02-20 13:00: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遠在大山之中的遼寧省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毛甸子鎮寶石村小東溝,以往過年家家戶戶都大包小裹、大車小馬地備足了年貨,“鄉村大廚”煎炒烹炸出滿滿一大桌子“滿漢全席”。今年卻不一樣了。

  “家裏前幾天剛殺了一口300多斤的年豬,其他的啥也沒準備,就怕浪費。”趙金娥是小東溝的種煙大戶,家裏還養柞蠶,去年光養蠶就掙了6萬多元。她説,這幾年中央的好政策甜到了農民的心中。

  “這兩年不是提倡‘光碟行動’嘛,咱們得照著做啊!”今年年夜飯,趙金娥就是算著家裏人口來做的,“一個人説一道自己喜歡吃的菜,就按照這個備餐,也不會有的菜爭著吃,有的菜沒人動筷了。俺們農民最知道種地不易,是土裏刨金的活兒。從前講排場講面兒,是因為太窮。現在誰家都吃穿不愁,剩飯剩菜沒人願意吃,反而更會過日子了!”趙金娥説。

  春節期間,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光碟行動”中來。

  大年三十,家住瀋陽的徐長純的年夜飯準備了龍蝦仔等海鮮,“都按照人頭來做,每人平均一隻,其他菜品也儘量做到分量適宜、做法精緻。”

  此外,白肉血腸酸菜、小雞燉蘑菇、豬肉燉粉條、亂燉等過年時的“標配”菜品也沒落下。“燉菜當然少不了,但都以‘微縮版’出現。”徐長純説,“大量剩菜變成了泔水,實在令人痛心。勤儉不是吃苦,而是對有限資源的珍視。”

  “其實,‘光碟行動’的觀念在傳統文化中就有體現。從小我們就學‘鋤禾日當午’這樣的詩句,家中老人也常常教誨不許剩飯剩菜。”徐長純回憶。

  中國年講的是團圓熱鬧、紅紅火火,從年根到正月十五,少不了朋友聚餐、同學聚會等。年前,顧客董杪在瀋陽市達令灣餐廳舉辦了一場17人的聚會,並提前同餐廳和廚師進行策劃,根據就餐人數和男女比例對菜品進行了細化調整。

  “宴會先上濃湯,冬天吃些湯暖暖胃特別舒服。然後,青菜、魚、牛排、鹽烤鱸魚可以分成半份上菜。這樣菜品一點不浪費。雖然也是一大桌子菜,但是搭配合理,所有菜都吃光了。”董杪略帶得意地説。

  過年吃得好,不浪費、更環保。無論是在家用餐還是外出就餐,適量點餐、餐餐光碟、剩菜打包,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實現“源頭減量”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

  達令灣餐廳經營者王雪霏説:“美味的背後是健康,健康的背後是新風。新年聚餐的客人不少,以往這種聚餐最為浪費,點了滿滿一大桌子菜,剩下的也是滿滿一桌子。”

  抵制鋪張浪費陋習,引領文明、綠色、健康、節儉新風尚,達令灣餐廳由此推出了分餐制的精緻菜品,每道菜的分量不大,每道菜品中又能找到葷素搭配的元素,滿足了現代人對環境、健康的飲食理念。

  同樣,許多中餐館和火鍋餐廳也都推出了“半份菜”的活動,讓餐桌更加豐富,也讓顧客“點餐沒壓力,餐後無殘留”。餐廳經營者大都認為,“光碟行動”不能光靠顧客自覺,從前廳到後廚,從採購到烹飪,精細化管理或許是條出路。

  “沒到餐廳前,不知道該吃啥。到了餐廳後,每樣都想點。”顧客李先生説,每當看到飯店內張貼的“光碟行動”公益廣告,剩菜時不免會有罪惡感,“半份菜挺好,想點啥就點啥,不會再有選擇糾結症了。”

  農村不再講排場大擺宴席,城裏人過年餐飲也更加精緻低碳,“光碟行動”提倡的新風尚,讓節儉年飯“香噴噴”。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