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大家談】經濟增長開啟春運快捷模式

2018-02-12 15:24:00
來源:觀點中國
字號

  莫開偉 中國不良資産行業聯盟研究員

  2018年2月,中國春運開啟,這場“人類最大規模的週期性人口遷徙”又一次受到了全球矚目。春運這短短的40天時間裏,見證了數億人乃至數十億人次行走的身影,這不僅是對交通運輸行業提出的更高要求,更是對國家經濟發展出具的一道“測試題”。

  自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總量在全球佔比從1.8%上升至14.8%,每人平均GDP從384美元提高至9280美元。中國經濟的發展改善了社會的基礎設施,推進了我國的科技進步,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觀念。自1979年春運成為社會關注焦點的40年間,全國旅客發送量從1億增加至30億,時速從40公里加快到350公里,購票方式從站點“小窗口”到網際網路“大數據”,回家路徑從頻繁轉車“繞來繞去”到一站到底“四通八達”,出行方式從“綠皮火車”到“滴滴拼車”。

  交通運輸是反映國家經濟發展狀況及勢力的“一面鏡子”,中國經濟調整增長強有力支撐成了春運條條回家路的最堅實的“鋪路石”;十二五期間,國家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完成投資12.5萬億元,極大的改善了鐵路、公路和民航等面貌,提高了客運能力;十三五前兩年即2016至2017年,國家投入交通運輸基礎設施資金市高達8.6萬多億元,大批高鐵、公路和民航等“鐵公雞”項目建設開通,它讓人們春節回家耗費的時間更短、舒適度更高、可選擇性更多。

  因運輸能力的不斷增強,春運回家的道路不再艱難。2017年中國鐵路投産3000多公里鐵路新線,中國鐵路營業里程已達到了12.7萬公里,其中高鐵2.5萬公里,佔世界高鐵總量的66.3%,高鐵“四縱四橫”網路已經形成。在西部,蘭渝鐵路、西成高鐵、渝貴鐵路陸續開通,從西安出發不到4小時即可到成都,困擾人們多年的“蜀道難”成為歷史;在中部,貫通東西、承接南北的“米”字型高鐵網基本成型;在北方,石家莊到濟南高鐵開通後,列車運作時間比以前少了一半。同時,列車數量也已增加至3819對,且高鐵、城際等快速列車佔比高達60%,鐵路整體運力大幅提升。且根據官方計劃,到2020年,中國鐵路網規模和品質將達到世界領先。屆時,佈局合理、覆蓋廣泛、高效便捷、功能完善、世界上最現代化的鐵路網和高鐵網將基本建成,高鐵將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里程將達到3萬公里左右。

  因科技進步的有力保障,春運回家的時間大大縮短。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和新一代鐵路客票系統的研發使用,人們通過網路“動動指尖”即可購票。隨著雲計算、人臉識別等技術成熟,各大火車站“刷臉”進站設備從571台增加到1000台,旅客只需將身份證放在閘機的掃描區,閘機上方的螢幕同時識別出旅客的面貌,兩者核對時間只需3秒鐘,旅客進站效率大大提高。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網際網路+”上了列車,“網路訂餐”、機器人指路等“暖科技”的出現大大提升了人們返鄉之旅中的出行體驗。隨著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復興號”動車組列車大力投入運作,北京至太原、西安、成都、瀋陽,上海至昆明、廈門、合肥,南京至南寧,深圳至重慶,廣州至蘭州等方向,都將逐步增加開行“復興號”,人們回家的時空距離大大壓縮。從購票、進站到途中,各個環節的效率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使得春運出行正變得更快、更“貼心”。

  因出行觀念的更新轉變,春運回家的方式更加靈活。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和“共用經濟”的崛起,拼車回家過年的乘客越來越多。據360瀏覽器《2018春運預測報告》顯示,不同於2017的搶票春運形勢整體較為樂觀,除了鐵路客運能力大幅提升,人們回家的方式變得更為多元,打車拼車、自駕、甚至騎行等多樣化返鄉方式的出現,也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春運高峰壓力。網際網路拼車這一回家方式近年來“異軍突起”,又因為司機們可以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選擇合適的出行時間和路線,儘量避開擁堵、事故高發路段,因此,春節拼車回家已成為除火車票外很受乘客喜愛的出行方式。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表示,鼓勵並規範順風車、營運車輛城際拼車等新業態新模式參與春運,要充分利用社會運力資源,提高運輸能力。

  “世界變化不停,人潮川流不息”。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中國經濟正步入轉型發展的穩固期,基礎設施逐漸完備,科創能力飛速提高,越來越多閉塞的地方有了出路,越來越多的人有了追逐夢想的機會。今天的中國人出行越來越放心,越來越開心,原來“一票難求”的春運也正朝著“舒心回家”轉變。一句話,中國經濟發展的基礎不斷夯實,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將不斷開啟春運快捷模式!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