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良好的創新生態護航經濟發展(新知新覺)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以創新引領經濟發展,亟須形成創新驅動發展的實踐載體、制度安排和環境保障,打造各類創新主體協同互動、創新要素順暢流動、創新資源高效配置的良好創新生態。
用良好的創新生態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習近平同志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我國發展的迫切要求,必須擺在突出位置。構建良好創新生態,實現各類創新主體協同互動和創新要素順暢流動、高效配置,是有效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前提條件。當前,面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産業變革的重大機遇和挑戰,面對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外部經濟環境,面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新變化新趨勢,以往在引資留人中常用的稅收優惠、項目資助、廉價土地等手段逐漸失效,區域競爭正在由優惠政策的比拼轉變為創新生態環境的競爭。從實際發展看,一些創新示範區之所以顯現出強大創新能力、涌現出大批創新成果,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比較優良的創新生態。目前,我國部分地區特別是欠發達地區創新資源相對匱乏。要補齊創新短板、實現加速趕超,關鍵在於打造良好的創新生態,吸引各類創新資源聚集,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提高經濟的內生增長動力。
用良好的創新生態激發創業創新活力。良好的創新生態能充分挖掘創新潛力、釋放創新活力、激發創新動力,促進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組織創新、業態創新和文化創新更好結合;能推動發展方式向依靠持續的知識積累、技術進步和勞動者素質提升轉變,促進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複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因此,要樹立戰略眼光、戰略思維,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創新上,從創新載體、制度安排和環境保障等方面構建良好創新生態。既要重視看得見的硬體投入和建設,提高創新硬體設施利用效率;又要培育創新文化、創新環境、創新氛圍,努力把良好的創新生態打造成地方名片和核心競爭力。
打造良好的創新生態,重在以體制機制創新開路。應大力營造良好創新環境,讓各類創新主體的活力競相迸發、創新源泉充分涌流。當前,應從四個維度打造良好的創新生態。一是提高政策措施的落實度。把國家支援創新的各項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增強地方激勵政策的含金量、吸引力、可行性。二是提高科技人才的活躍度。推進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建設科技研發平臺和創業創新基地,加大科技研發投入、科研項目補助、科技成果獎勵力度,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比例,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切實讓科技人才創業有機會、創新有條件、幹事有舞臺、發展有空間、成果有回報。三是提高創新資源的開放度。發揮市場對各類創新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促進人才、資本、技術、知識順暢流動。突出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建立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産學研協同創新機制,構建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創新共同體,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産力。四是提高創新環境的包容度。完善人才評價、保障、激勵機制,激發和弘揚創新精神、企業家精神與工匠精神,建立創新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營造鼓勵探索、寬容失敗、尊重創造的文化氛圍,讓創新願望得到尊重、創新活動得到鼓勵、創新才能得到發揮、創新成果得到肯定。
(作者為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寧夏行政學院常務副院長)
《 人民日報 》( 2018年02月09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