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農民,中央一號文件明確鄉村振興這麼幹
——農村基層幹部腐敗和作風問題怎麼查處?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行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加大基層小微權力腐敗懲處力度。嚴厲整治惠農補貼、集體資産管理、土地徵收等領域侵害農民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在專家看來,這是對農民群眾呼聲高的問題進行重點整治。2017年12月28日-29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嚴肅查處侵犯農民利益的“微腐敗”。
鄭風田向説,現在中央大批資金要進入村莊,如何加強對村幹部的腐敗管理成為重要的問題。因為錢要通過村幹部向下分配,村幹部有可能利用手中的權力,把資源不公平地分配。
“農村的有些工作看著很小,實際上可能侵害了農民的利益。”魏後凱説,推行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把“責權利”搞清楚,對保護農民合法利益有好處。
中央一號文件還強調集中力量解決突出的作風問題。科學確定脫貧摘帽時間,對弄虛作假、搞數字脫貧的嚴肅查處。除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外,各部門一律不準再組織其他檢查考評。同時,要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堅強堡壘,持續整頓軟弱渙散的黨組織,穩妥有序開展不合格黨員處置工作等。
【重要舉措】
——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幫助小農戶節本增效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是改革開放以來第20個、新世紀以來第15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推進農業生産全程社會化服務,幫助小農戶節本增效;發展多樣化的聯合與合作,提升小農戶組織化程度;開展農超對接、農社對接,幫助小農戶對接市場;扶持小農戶發展生態農業、設施農業、體驗農業、定制農業;改善小農戶生産設施條件,提升小農戶抗風險能力;研究制定扶持小農生産的政策意見。
“如果像以前一樣的農耕,面朝黃土背朝天,很多人就不願意幹了。”魏後凱説,“全面激活農村的資源、要素、主體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主體首先要把農民積極性要調動起來,還有新型經營主體、服務主體,都要調動起來。
魏後凱補充説,所以一定要結合現代高效農業的發展,結合農業農村的現代化,來推進農業的建設。培育一批懂現代農業科技知識、用現代發展手段進行生産、有比較穩定和較高的收入的新型職業農民,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成為一種體面的職業。
——首提“鄉村經濟多元化”,鼓勵工商資本下鄉
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鄉村經濟要多元化發展。培育一批家庭工廠、手工作坊、鄉村車間,鼓勵在現存地區興辦環境友好型企業,實現鄉村經濟多元化,提供更多就業崗位。
文件同時鼓勵工商資本下鄉,提出加快制定鼓勵引導工商資本參與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落實和完善融資貸款、配套設施建設補助、稅費減免、用地等扶持政策。
魏後凱表示,實現鄉村的全面振興,要破解人才短缺、資金短缺、農民增收難三大難題。鄉村振興要大量資金,但農村現在資金短缺,投融資的渠道比較單一,投資回報率相對較低,一般的資本不願意去,需建立多元化、低成本、廣覆蓋的投融資機制。
——拓展農業的生態功能,鼓勵各界投身鄉村建設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快發展森林草原旅遊、河湖濕地觀光、冰雪海上運動、野生動物馴養觀賞等産業;積極開發觀光農業、遊憩休閒、健康養生、生態教育等服務;創建一批特色生態旅遊示範村鎮和精品線路;打造綠色生態環保的鄉村生態旅遊産業鏈。
同時,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社會各界投身鄉村建設,吸引支援企業家、黨政幹部、專家學者、醫生教師、規劃師、建築師、律師、技能人才等,通過下鄉擔任志願者、投資興業、包村包項目、行醫辦學、捐資捐物、法律服務等方式服務鄉村振興事業。
“人才是鄉村振興最關鍵、最活躍的因素。現在農村的人才不能滿足鄉村振興的需要,一定要鼓勵城市各種各樣人才到農村去。”魏後凱説。
魏後凱指出,通過全面深化農村體制改革,尤其是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激活農村的資源、要素、主體,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增綠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