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去年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為7.3% 城鄉居民收入倍差進一步縮小

2018-01-31 10:22: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經濟日報北京1月30日訊(記者 喬金亮)農業部30日公佈2017年我國農業農村經濟數據。數據顯示,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432元,增速為7.3%,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至2.71:1。各地推進結構調整、綠色發展,穩定糧食生産,實現了穩中向好,圓滿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為推動農業高品質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農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供給品質顯著提升。産品結構調優,糧食産量達到12358億斤,優質強筋弱筋小麥佔比提高到27.5%,籽粒玉米調減1984萬畝,大豆面積增加871萬畝;牛肉和羊肉産量分別增長1.3%和1.8%,快於豬肉産量增速0.5個和1個百分點;果菜茶等“菜籃子”農産品供應充足,綠色優質農産品供給顯著增加。同時,産業結構調順,農産品加工業提質增效,全年農産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1萬億元;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進入“快車道”,農産品網路零售交易額保持兩位數增長;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業蓬勃發展,營業收入近6200億元,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等成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增長極。

  農民收入增速保持“兩個高於”,增收新動力更加強勁。2017年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432元,增速為7.3%,分別高於GDP增速和城鎮居民收入增速0.4個和0.8個百分點,城鄉收入倍差縮小至2.71:1。從構成來看,受農民工總量和工資水準雙增長影響,工資性收入保持較快增長,達到5498元,比重超過四成,增收貢獻率達到44.5%;在糧棉油糖等農産品價格弱勢運作的背景下,農村産業融合發展、創業創新拓展了農民增收空間,帶動經營凈收入增速達到6%;民生持續改善、扶貧力度持續加大,轉移凈收入增速達到11.8%,領跑其他收入增速;土地流轉收租金、要素入股分紅等模式不斷推廣,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紅利不斷釋放,財産凈收入增加到303元,增收貢獻率提高0.8個百分點。

  第一産業投資結構持續優化並將不斷增強。據統計,全年第一産業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2.09萬億元,同比增長11.8%,高於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增速4.6個百分點,並呈現三大特點:民間投資主導地位持續鞏固。第一産業民間投資增長13.3%,總量達到1.7萬億元,佔第一産業投資的81.3%,增長貢獻率超過90%;結構調整推動種植業投資加快。種植業投資增速達到16.4,高於第一産業投資增速4.6個百分點,總量近1.2萬億元,佔比提高2.3個百分點;新産業新業態成為投資熱點。採摘園、農家樂、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特色村等保持較高關注度,農業主題公園、産業園等投資大幅升溫。據統計,41家産業園帶動投資近600億元。

  農業部預計,2018年,鄉村振興戰略啟動實施,將為農業投資提供重大戰略機遇;推動農業高品質發展,將開闢農業投資新空間,第一産業投資總量將持續擴大,投資領域將向優質農産品生産、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農村電商等傾斜。伴隨糧食生産功能區和重要農産品生産保護區加快劃定,畜禽養殖方式和産能佈局進一步優化,農業生産基礎將更加堅實;發展型、享受型消費需求持續釋放,農産品市場化改革的政策導向和優質優價的市場導向更加明顯,産需匹配度將繼續提高。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