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媒體走轉改】小平故里,追憶小平足跡,看40年巨變之一——小平您好 四川廣安小平故里行
鄧小平故居。廣安宣傳部供圖
中國青年網廣安1月26日電(隆敏 記者 李建軍)“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你展開了一副百年的新畫卷……”這一首耳熟能詳的《春天的故事》,以生動質樸的語言,親切平和的音樂,歌唱了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總設計師鄧小平,給深圳特區乃至整個中國帶來的巨大變化,唱出了中國人民對鄧小平的懷念和感激之情。
為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1月26日,2018網路媒體新春走基層活動(四川站)媒體團來到了廣安市,走進了鄧小平故里。
漫步在鄧小平故里主遊道,四週綠樹環抱,青石板鋪成的小路整潔美觀,耐磨防滑,滲水極強。雖然天空下著小雨,但路上無積水,不用擔心會打濕腳或摔倒。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們首先來到了鄧小平銅像廣場,以三鞠躬深深地緬懷鄧小平同志,表達對一代偉人的敬仰與懷念之情。
記者們矗立在小平銅像前,眼前的這位老人嘴角帶笑端坐在椅子上,睿智而慈祥地看向前方,誰也不知道他在思考什麼。記者佇立在原地,久久凝視著這位老人,一聲“小平您好”脫口而出。
隨後,記者們跟隨著鄧小平故里第一代講解員、鄧小平故里管理局接待科科長邱麗琴的腳步分別前往了鄧小平故居陳列館、鄧小平緬懷館等地進行參觀學習。
邱麗琴告訴記者,她在這裡已經工作20多年了,從一個青春少女到如今的孩子的母親,她見證了廣安的巨大變化。問及她心目中的鄧小平,她笑著説道,我理解的小平同志是一個具有世界眼光,放眼未來的人,而我也一直被他的故事激勵著前進著,認真對每一位來這裡的遊客講好小平故事。
陳列館內,已經發黃了的黑白照片講述著不朽的故事,展出的170件文物、200余件檔案文獻資料、408幅圖片,4個復原場景,運用多媒體展示系統以及最具震撼力的電影,共同組成鮮活的立體空間,生動、全面、形象地展示了鄧小平偉大輝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生歷程,帶領著記者們穿越時空與“小平”再次相遇。
跟著講解員繼續往前,映入眼簾的這座普通的川東農家三合院便是鄧小平故居,當地老百姓親切地稱之為“鄧家老院子”。1904年8月22日,鄧小平誕生在這裡,在此度過了15載難忘的童年和少年時光。
據記者現場觀察,鄧小平故居坐東向西,房屋為懸山式木結構小青瓦屋面建築,穿逗式承重體系,共17間,分正房、左廂房、右廂房,係鄧小平祖上三代陸續建成,2001年7月,鄧小平故居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再往裏走,便是鄧小平讀書的私塾。看著一張張桌子陳列其中,記者不禁感嘆原來一代偉人便是在這間小小的教室裏茁壯成長。一瞬間,記者仿佛看到了像那座銅像般端坐在凳子上的小平手拿書本的稚嫩模樣。
“當年,就是鄧小平爺爺在這裡長大讀書學習,長大後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你要好好的和鄧爺爺打個招呼”,一位來自深圳的許先生語重心長對自己的孩子説道。他説,那會兒我還是個孩子,我的父母帶我來到鄧小平故居,給我講屬於他們那一代的記憶。現在我也有孩子了,我也會將記憶傳承下去,希望他們能了解過去的艱苦奮鬥,體會到美好的事物都是奮鬥出來的道理,從而學會珍惜。
鄧小平故里位於廣安市協興鎮牌坊村,景區內有鄧小平故居、北山小學堂、蠶房院子、翰林院子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鄧紹昌墓、淡氏墓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恢復了神道碑、德政坊等鄧小平青少年時期活動場所20余處。
景區開放以來,習近平、李克強、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等50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後視察了鄧小平故里,累計超過2800萬遊客參觀景區,其中接待青少年近500萬人次,2016年接待遊客達291.65萬人次。
鄧小平故居先後獲得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先進單位、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等榮譽和稱號,已成為人們追尋小平足跡、緬懷偉人功績、接受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
國防線上客戶端記者趙松岩説:“此次行程對鄧小平故里印象最深刻,用四個字形容我的心情——‘紅色觸動’,我們當代年輕人更要學習偉人精神,開拓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