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國財政支出首次突破20萬億,錢都花哪了?
1月25日,財政部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2017年財政收支情況,去年財政運作總體平穩,財政收入增速加快。據統計,2017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2567億元,同比增長7.4%,其中稅收收入144360億元,同比增長10.7%;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首次突破20萬億元。
2017年財政收入運作呈現出哪些新的積極變化?減稅降費取得哪些成效?在大力減稅降費的同時,財政收入為何能增長較快?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就相關熱點問題作了解讀。
7.4%增幅
扭轉收入增速放緩態勢
“2017年,我國實施更加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降低企業稅費負擔,加大財政支出結構調整力度,提高財政資金效益,全年財政收支情況較好,有力促進了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財政部國庫司負責人婁洪表示。
在2017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1119億元,同比增長7.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91448億元,同比增長7.7%。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的稅收收入144360億元,同比增長10.7%;非稅收入28207億元,同比下降6.9%。
2017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持續穩中向好、穩中提質,主要經濟指標明顯向好,經濟效益和運作品質顯著提高,財政運作總體平穩,財政收入增速加快。“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7.4%,其中稅收收入同比增長10.7%,比上年分別加快2.9個和6.3個百分點,扭轉了近年來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稅收收入增速逐年放緩的態勢。”婁洪説。
財政收入增速較快,品質如何?“稅收收入和主要稅種收入佔比回升,財政收入品質提高。2017年以來,隨著宏觀經濟穩中向好,全國稅收收入特別是包括國內流轉稅、所得稅、進口環節稅收等在內的主要稅種收入,出現較快增長;非稅收入受全面清理涉企收費、取消或減免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等因素影響,同比下降較多。”婁洪介紹。
據悉,2017年全國財政收入中的稅收收入佔比和主要稅種收入佔比,分別達到83.7%、75.1%,較上年分別提高2個、1.9個百分點,財政收入品質進一步提高。
在實施減稅降費政策的情況下,財政收入為何能實現較快增長?婁洪表示,這是我國經濟持續穩中向好,發展品質和效益提升的綜合反映,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雙創”和“放管服”改革等政策效應持續顯現、國內外需求回暖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超1萬億元
減稅降費降低企業成本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我國大力實施減稅降費政策,2017年的具體成效如何?就經濟日報 中國經濟網記者提問,財政部稅政司副巡視員袁海堯表示,2017年,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全年減稅降費超過1萬億元。
據介紹,在減稅方面,繼續推進營改增,簡化增值稅稅率結構;進一步擴大享受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小型微利企業範圍,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提高至50萬元;將科技型中小企業開發新技術、新産品、新工藝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在企業所得稅稅前加計扣除的比例由50%提高至75%;延續實施到期的6項稅收優惠政策,等等。
在降費方面,取消、停徵或減免43項中央行政事業性收費,降低7項收費標準。取消和減免5項政府性基金,降低2項徵收標準。取消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出臺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清理規範經營服務性收費等政策。
袁海堯強調,減稅降費政策的實施,對於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優化企業營商環境等發揮了積極作用。
“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減稅措施。據統計,試點全面推開以來,實現了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的預期目標。其中,2017年1月份至11月份,累計減稅7162億元。”袁海堯表示。
據統計,分行業看,改徵增值稅行業受益於試點政策安排,與繳納營業稅相比累計減稅4711億元。製造業等原增值稅行業受益於可抵扣進項稅增加,與試點全面推開前相比,累計減稅2451億元。
“這裡需要説明的是,由於增值稅特殊的抵扣機制,受收入成本結構、投資週期等因素影響,納稅人的稅負水準在不同時點存在一定波動,並非每一個納稅人在每一個時點均實現稅負下降。在營改增整體減稅的同時,也有部分納稅人出現了稅負不同程度上升的情況。”袁海堯解釋。
據悉,對於上述問題,財稅部門高度重視,將密切跟蹤試點運作情況,適時完善試點政策。繼續加大政策宣傳和輔導力度,幫助企業將政策用好用足。“同時,企業也要創新完善自身經營管理模式,主動適應稅制轉換的新要求。”袁海堯説。
20萬億元
重點支出得到有效保障
“2017年,各級財政部門按照有保有壓、突出重點的原則,積極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重點支援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兜牢基本民生底線,保障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改革,財政資金投向更加精準高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首次突破20萬億元,各項重點支出得到較好保障。”財政部預算司副司長王克冰説。
王克冰介紹,2017年增加對地方轉移支付規模,促進區域均衡協調發展。據統計,2017年,中央財政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65218億元,佔中央財政支出的68.6%,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一般性轉移支付35168億元,佔全部轉移支付的61.6%,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
“同時,中央轉移支付資金重點向經濟發展落後和財政困難地區傾斜,增強了落後和困難地區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的能力。其中,老少邊窮地區轉移支付1843億元,增長19.7%;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2239億元,增長9.5%;資源能源型和東北地區階段性財力補助300億元,增長50%。”王克冰説。
此外,加大重點領域投入力度,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全國一般公共預算中,科學技術支出7286億元,增長11%,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222億元,支援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産能。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全國節能環保支出5672億元,增長19.8%,主要是支援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
同時,強化民生領域經費保障,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準。全國一般性公共預算支出中,扶貧支出3171億元,增長38.7%。全國教育支出30259億元,增長7.8%。全國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4812億元,增長16%,支援按5.5%左右的幅度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以及提高低保補助標準,解決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問題。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各級政府要堅持過緊日子,擠出更多資金用於減稅降費,堅守節用裕民的正道。在過去一年中,這項要求落實得怎麼樣?
王克冰介紹,2017年大力推動預算績效管理,在做好重點支出保障的同時,中央財政帶頭大力調整和壓減一般性支出,繼續實行“三公”經費只減不增,壓減會議費、公務接待費、涉企補助等支出,改變項目支出只增不減的固化格局,確保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
“同時,督促指導地方財政做好壓減一般性支出等工作,避免鋪張浪費和大手大腳花錢,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王克冰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