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報告渲染中國成“全球風險” 專家:美國不負責才是最大風險
【環球時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李勇 青木環球時報記者 范淩志 張鑫 魏輝】日益強大的中國正成為國際社會越來越重要的穩定性力量,但有些對中國崛起抱有疑慮態度的西方人卻不願扔掉他們的有色眼鏡。
當地時間2日,美國智庫歐亞集團發表報告,預測2018年全球十大風險,排名首位的便是中國崛起。它的邏輯是,美國領導力衰退,中國試圖填補真空,甚至要建立對抗性的體系。報告列出的第三大“風險”也與中國有關:全球科技冷戰,主要是美國和中國的科技競賽。不得不説,這份報告對中國倒是蠻“看重”的,但它的立足點顯然站歪了,為了維護一己私利,將其他國家的正常發展、競爭渲染成“全球風險”。“在國際事務中,我們無意領導誰,也無意取代誰。”針對報告中的炒作,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3日在發佈會上回答《環球時報》記者提問時表示。
對於歐亞集團報告的説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3日在發佈會上回答《環球時報》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共十九大為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外交確立了總目標,那就是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秉持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觀,在國際事務中,我們無意領導誰,也無意取代誰。
在中國分析人士看來,這種炒作反映了一些美國人的焦慮,擔心中國影響力不斷上升,美國無法像以前那樣隨心所欲地稱霸世界。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3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説,把“中國填補權力真空”視為頭號風險毫無道理。儘管中國目前在地緣政治、經濟、戰略、外交方面越來越主動,中國的影響基於中國的實力和抱負也越來越大,但總體來説,中國是有分寸的。過去一年,中國著力改善周邊關係。“你只能説中國在不斷開拓周邊外交影響,但不能説中國是在填補權力真空,這扯得太遠了。”時殷弘表示,中國的發展和強大是長期歷史趨勢,而不是今年一年的趨勢。這份報告的邏輯站不住腳。“目前普遍的共識是,朝鮮半島緊張形勢才是今年最大的風險。同時,伊朗問題風險也很大”。
報告倒是也提到朝鮮和伊朗,但朝鮮僅被列為第二大風險“誤判”中的一個。報告稱,在許多地方,誤判可能引發嚴重的國際衝突。網路攻擊、朝鮮、敘利亞、俄羅斯和恐怖主義等問題上的誤判可能引發對抗。
排在第三位的風險又主要與中國有關——“全球科技冷戰”。報告稱,美國和中國正在進行一場突破性技術競賽。兩國科技巨頭都在加速發展人工智慧和超級計算技術以及其他投資密集的新一代技術。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地緣政治上,勝出者都有望主導未來幾十年。分界線日益明顯:美國仍然擁有最好的人才,但北京正在培養更多的技術人員。中國繼續將資金投入國內研發和硬體領域。競爭很激烈。
“這不能説是風險,而是變數。”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義桅對《環球時報》記者説,如果非要説是風險,也完全是出於維護美國利益而言,他們認為中國崛起對他們來説是不確定的力量。“我認為美國的不負責任才是當今世界的最大風險,美國有一定能力,但沒有意願為世界提供公共産品。這一年來,世界上問題越來越多,很大原因就是因為美國一直在退,問題是它製造的,卻撒手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