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將“失控撞向”地球?專家:謠傳
本報特約記者 苑 薇 本報記者 劉 揚
針對所謂已“失控”的中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將於2018年“撞”向地球的炒作,西方媒體已炒過不知多少輪,而在2018剛開年,美國福克斯新聞網、《紐約郵報》網站等西方媒體再次炒這個讓中國人感覺很無聊的舊聞。中國航太專家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天宮一號失控是西方媒體的謠傳,它將受控墜落在南太平洋指定海域。
美媒的報道內容與前幾次如出一轍,甚至直接把去年10月的舊聞“復讀”一遍。例如強調,8.5噸重的天宮一號正加速下降,預計將於2018年墜入地球。儘管該飛行器的大部分結構將被再入大氣層過程中摩擦産生的高溫燃燒殆盡,但仍可能有部分殘骸砸向地面。這將給北緯43度到南緯43度之間墜落區域的國家和民眾帶來恐慌。文章無中生有地宣稱,“中國已失去對天宮一號的‘控制’”“最終落點仍‘無法預測’”,以此來渲染風險。
《紐約郵報》網站稱,天宮一號的大部分墜落區域都是海洋,但也有可能落在附近的人類居住區。只要萬分之一的殘骸落入人口稠密區,將會造成人員受傷或建築受損。更危險的是天宮一號攜帶的劇毒腐蝕性化學燃料等有害物質也可能會隨之墜落,將對墜毀點的環境造成極大破壞,嚴重危及落區人畜安全。
相比之下,一些亞洲國家比西方媒體更冷靜。《南洋商報》網站報道稱,馬來西亞國家航太署負責人發佈公告稱,天宮一號墜落在馬來西亞國境內的概率只有0.09%。他表示,“殘骸對包括飛行在內的地球活動帶來破壞的概率很低。”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航太專家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完成任務的航太器只要是在受控條件下返回大氣層,是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的,而中國官方從沒有發佈過天宮一號“失控”的消息,外媒的相關報道是謠傳。據該專家介紹,近地軌道大型航太器完成飛行任務後一般會在地面控制下墜入南太平洋指定海域。該專家強調,中國在這方面已有一定經驗:多年之前,嫦娥一號就曾在完成任務後受控撞向月球表面,中國首個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在飛行任務結束後經地面飛控工作人員決策,實施主動離軌,通過幾次降軌控制,受控墜落于南太平洋指定區域。而天宮一號也會採取這樣的模式,通過幾次太空制動,控制好它的速度以及相關軌道,而且天宮一號在重返大氣層過程中,大部分部件將會燒燬,燒不掉的部件才會受控墜落在南太相關海域,這個過程中並不會産生大型的殘骸以及劇毒物質,中國會最大程度降低對地面的影響。
《環球時報》記者查閱了中國載人航太工程官網後發現,該網站最新公佈的天宮一號軌道狀態每週公告顯示,2017年12月17日至24日,天宮一號運作在平均高度約286.5公里的軌道上(近地點高度約272.6公里、遠地點高度約300.4公里、傾角約42.85度),姿態穩定,形態未發生異常。記者還對比了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發佈的前一週的軌道狀態,當時天宮一號運作在平均高度約289.1公里的軌道上(近地點高度約278.7公里、遠地點高度約299.6公里、傾角約42.81度)。從這兩組數據中可以看出,天宮一號一直處於受控下落的狀態之下,中國相關機構也在密切關注該航太器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