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揭影視招聘連環騙局:求職者屢遭轉手 終被騙財騙色

2017-12-15 09:00: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低門檻面試之後,求職者遭層層轉手,終被騙財或騙色

  記者臥底揭影視招聘連環騙局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見習記者 楊威 記者 盧義傑 實習生 房立俊

  陳偉抓緊手中的槍,扣動扳機,隨後從戰壕裏躍身而出,和30多名戰友一起衝向敵陣。

  在山東的這家影視基地,陳偉工作了一個多月,卻沒有收到一分錢工資。而來山東當群眾演員之前,他已經給北京一家影視公司交了1萬多元。在33名群眾演員中,有31人是北京來的求職者,背後是一些影視公司的“安排”。

  無論他們在北京應聘的是攝影助理、導演助理、跟組演員,還是劇組司機、焊工,這些影視公司均先收取成千上萬元費用,之後層層轉手,讓求職者到山東、浙江等地當群眾演員,稱是鍛鍊或體驗生活。收費的名義五花八門,證件費、保密費、取暖費、車費、伙食費,等等,並許諾工作一個月後隨工資一起返還。

  然而,一些當了一個月群眾演員的求職者發現,他們沒拿到約定的數千元工資,費用返還也成泡影,更不用説兌現原先應聘的崗位了。更多的人在察覺異樣之後,沒幹滿一個月就離開了。

  類似騙局在北京持續了至少10年。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新年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近年來他接到過這方面的大量求助,寒暑假期間為最。這些求職者心懷影視夢,以在校大學生、應屆畢業生為主,有的只是高中生,甚至不惜以輟學為代價來到北京,卻最終落入陷阱。

  假身份證號也通過“公安”核驗

  一個多月前,陳偉來到了這個位於山東省沂南縣常山莊村的農家院。這裡距縣城約25公里,很少有計程車經過,進城公交車每小時一班,末班車是下午5點。雖然並不豪華,但附近的沂南縣某影視基地,讓這裡宛如一個影視夢的神秘入口。

  今年11月,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來到這個農家院時,院裏住著14人,陳偉所在的8人寢室,最高學歷是專科,年紀最大的40多歲。每天,他們私下討論著自己是否上當,閒暇時則繼續看動畫片,打鬧嬉戲。

  “不管我們應聘的是什麼,到了這兒,都得幹群眾演員。”43歲的趙備感到無奈,他當了10多年司機,這次來應聘劇組司機。在網上看到北京中辰世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辰公司”)的招聘啟事,他便前往面試,結果公司一名女總監提出要先交1500元伙食費,一個月後退還。此後他陸續又交了1萬多元。

  這家公司也是記者來此的起點。11月,毫無影視行業經驗的記者參加了包括該公司在內的3家公司的3場面試,無一例外全部通過了。

  這些公司面試門檻極低,並且交錢始終是主題。11月17日下午,在中辰公司,負責面試的一名女總監同樣讓記者先交1500元伙食費,記者表示沒帶夠錢,她稱可以用網貸借款交錢。

  “你飯錢都不交,劇組怎麼可能要你呢?”該總監讓記者拿出手機,“來,我幫你弄。很多之前沒錢交的‘同事’也是這樣交的錢,你放心。”

  這家公司與記者簽訂了《員工試用合同》,並稱是根據《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簽訂的。

  但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在北京笑傲東方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面試地點是一間寫有“導演辦公室”字樣的辦公室。應聘“導演助理”的記者直言,自己不知這個崗位是做什麼的,之前也沒做過,而自稱“周主任”的面試官稱,“沒有任何關係,會有專門的老師一對一帶你,有啥不懂的你直接問就行。”

  周主任説,如果錄取,需要交納1500元辦理檔案及工作證、出入證等,一個月後返還。她讓記者填寫身份證號,稱會通過公安機關進行核查,“有違法記錄的,咱都不要,要確保劇組的安全”,同時,她還要請公司財務部門對面談內容做筆錄。

  記者填了一個編造的身份證號碼,意外的是,10分鐘後,周主任告知該號已通過公安系統的核驗,要求儘快補齊1500元。

  這兩家公司只是北京這類影視公司的一小部分,來自上海、浙江、重慶等地的多名求職者表示,他們在這些公司被薅了第一道羊毛。公司通過智聯招聘、58同城等網站發佈崗位資訊,包括化粧助理、導演助理、服裝助理等,不僅不限學歷和工作經驗,還稱包吃包住、有五險一金、月薪6000元或者更高,甚至許諾來京面試者能報銷一定比例的交通費。

  在邀請面試的電話裏,公司一些工作人員更加關注的往往不是工作經驗或特長,而是“你家是哪兒的、第一次來北京嗎、來北京多久了”。面試結束,讓求職者交錢便成為公司頗為在意的事情。

  要麼花錢,要麼花“人”

  在中辰公司交納1500元伙食費之後,工作人員交給記者一張載明公交路線、聯繫人為“金主任”的“報到單”,讓記者立即自行去“劇組”。

  對於誤入騙局的求職者來説,這是他們進入劇組的關鍵一站,也是被盤剝金錢的第二站。

  報到地點位於北京市懷柔區彩各莊。撥通金主任電話之後,過了半個小時,一輛車把記者送進了附近一家快捷酒店。話題很快提到了錢,金主任説,為了保密,必須再交500元保密金,幹滿一個月再隨工資返還,“(你)一看就還是新人,放心吧,慢慢就熟悉了,這個行業都是這樣的”。

  交完錢,金主任以“要辦理手續、7天后返還”為由收走了記者的合同,隨即安排記者前往住處。

  5分鐘後,記者又被要求交錢。一名司機開車把記者送進了懷柔區楊宋鎮中心小學附近的一個小院,並索要100元車費,稱是“劇組接送費”,今後要一個月交一次。

  這個小院是求職者離京前的最後一站。院子裏的寢室擺著3張上下鋪,負責人是一個叫“小傑”的23歲男子。小傑自稱做過房産仲介、群眾演員,經人介紹進了“娛樂圈”,負責管理金主任安排到此的每個人,至於金主任還聯繫著多少像他這樣的管理者,他稱不知情。

  院子裏一名工作人員對記者説,要想進劇組工作,都得給導演“表示表示”,一般是買4條中華香煙,有人會幫忙轉交給“劇組”。

  為了進劇組,女生王雪的經歷更糟一些。她在某影視公司應聘“跟組演員”之後,被安排到北京市房山區的一處小院。王雪説,負責聯繫她的“李主任”多次與她談話,讓她交“簽約金”,“對方説,簽約越久,公司才會給你機會,你簽約時間短,公司看都不看的”。

  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的轉賬記錄顯示,9月初,王雪給“影視城財務室”“製片主任海濤”的賬戶轉賬2.2萬元。此外,還有被要求給所謂影視界人士的數千元紅包。她稱,自己10天內總計交了4萬多元。

  王雪的朋友蔣玉,則在交了數千元之後,又與小院一名工作人員發生了關係,“後來我才知道被騙了”。

  “不花錢就花‘人’。”王雪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與她對接的工作人員這樣説,意思就是這個行業水很深,不花錢就沒有機會,“其實很多人被騙那麼多錢,就是因為他們利用一些‘潛規則’,讓大家以為這是理所應當的”。

  “我還以為他是真心對我的,然後,他又把我弄到了象山影視城去。”蔣玉出具的微信聊天記錄顯示,該工作人員稱,蔣玉是他的女人,並讓其去買計生用品。

  浙江象山、山東臨沂等影視基地,是連環騙局的第三站。

  被轉入京外影視基地做群眾演員

  多名受害求職者表示,在京郊小院交了不少錢之後,他們被“分配”到京外的影視基地做群眾演員。在那裏,多數受訪者稱並未拿到報酬,少數運氣好的只拿到了幾百元。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被分配到了山東沂蒙紅色影視基地,京郊小院的小傑發來了報到路線以及一個名為“劉導”的聯繫人。

  該影視基地距縣城20多公里,一輛改裝的農用麵包車接到了記者,車內擺著4個小馬扎,一個農村婦女模樣的女子説:“無論應聘的是什麼崗位,都得先做群眾演員,否則屬於違約,之前的一切押金都不會退給你。”

  該女子就是“劉導”。她把記者領到了一個農家院,院內10平方米左右空地,所有人的洗漱都在不足5平方米的廁所內完成。邊上的小樓有兩層,白外墻,灰屋頂,每層3~5間房,男生住在二層。

  附近居住多年的老人説,他們並不認識劉導,這個院子是她租來的。在外人看來,劉導其實是負責找群眾演員的人。

  根據此前的約定,求職者幹滿一個月,即可領到數千元工資。但事實上,有群眾演員任務的時候,有時一天要從早上6點工作到晚上8點,多名幹了一個月以上的求職者告訴記者,他們並沒有被兌現工資承諾,更沒能去當初應聘的崗位工作。

  李泉是記者所在小院的“管理者”,此前,他也是被騙的求職者,如今依然參加群眾演員工作。他來自河南,退伍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這個。身邊一起來的甚至更早來的求職者都離開了,他卻堅持了下來,在待了兩個多月後被劉導選為宿舍“管理員”,現今在這已待了快半年。

  李泉對記者説,這期間,除了偶爾沒錢維持生活,找劉導零零散散要到過一兩千元之外,他沒有得到一分錢工資,“劉姐都説了,幹這行就是先吃苦,熬著吧,等劇組殺青了結錢了就會給我錢”。

  王盼則幹了一個多月,距合同上約定的退還押金、發工資的期限已過10多天。此前他被北京某影視公司安排到嘉峪關附近做群眾演員,剛到這個小院8天。

  王盼每天要打四五個電話,催促自己在前兩站遇到的工作人員,但大部分上家的答覆是:你現在已經不歸我們管理,該找其他人要。或者答覆他,幫忙問問,再等等。

  “11月18日就應該發工資的,每天都説讓我再等一天,25號了也沒發。”王盼説,他後來又問了劉導,劉導稱那是在嘉峪關幹的活兒,工資要找上家,“她説,我在她這裡沒有幹滿一個月,她不管”。

  在同村另一個小院的求職者劉新也告訴記者,他所在的院子有兩人幹滿了一個月,但沒拿到工資,負責接他們到這的工作人員起初説過兩天,他們又繼續做了3天群眾演員,可工資依舊不見蹤影。兩人也聯繫北京的工作人員,但對方電話不接,短信不回。

  劉新説,最後兩人領了300元,直接回老家了。

  這比當地群眾演員的待遇差了許多。在當地村委會公告欄上,一張群眾演員招聘公告顯示,某某劇組的群眾演員,每天工資是40~100元,而且還是日結。

  知道這些後,剛來的求職者陷入兩難:走,肯定違背了工作一個月再發工資的約定;不走,不發工資怎麼辦?

  事實上,不少求職者沒有待滿一個月。在李泉的登記人員冊上,近3個月內大約有七八十人離開,這還不包括那些看到院子情況就直接離開的人。

  部分求職者為騙子當起管理者

  記者接觸的大部分人都認為自己被騙了,不過,對於是走是留,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

  李泉是想留下來的典型代表。作為從求職者中挑選的“管理者”,他嚴格按照要求,讓大家少互相交流、宿舍成員之間不準添加微信、出去拍戲少和別人説話,甚至,每個人出院子都要向他説明理由。

  記者曾以“出門買東西”為由私自走出院子,但10多分鐘後,李泉就在村裏尋找,並打電話叫記者“回家”,理由是怕臨時有拍戲任務。

  曾在北京房山區一處小院待過的蔣雨説,他們那裏管理更嚴,出門會有人一直跟著,理由是為了安全考慮,怕求職者找不到回來的路。

  在這個影視基地邊上,沒能實現影視夢的李泉的夢想是,自己有一天也能像“劉導”那樣,不用再做群眾演員,只要負責簽單,和劇組工作人員核對群眾演員數量、酬勞。這些錢的數額、付款方式、分配方案,李泉至今沒有了解的資格。

  影視基地門口的小賣部員工告訴記者,她見過不少通過北京影視公司安排到這裡的求職者。“很多人來看一眼就走了,知道被騙了”。

  她記得,曾有一名女海歸碩士,交了一萬多元應聘劇組翻譯,到這裡一看情況就泣不成聲。她讓女碩士住在了自己家,第二天,女碩士就離開了。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這種説走就走的勇氣。勉強留下拍戲的陳偉想看到轉機。他沒上過大學。今年21歲的他做過木工,送過外賣,當過服務員,因覺得老家收入太低,想來京闖蕩。他本想努力幹半年,過年能給家人買新衣服、好年貨,並把見到的“世面”分享給弟弟,但如今,搭進去七八千元的陳偉覺得,過年的日子越來越近,而美麗的設想越來越遠。

  一名被安排在臨沂的求職者説,曾有警察接警到了小院裏,要求在場的求職者分別説明被收了多少錢。當場,小院管理員把錢退回了一部分。“警察對我説,有人向我們報案,這裡是騙人的,你走吧”。

  然而,他還沒走,被警察帶走的管理者就被放回來了。原來,有個男孩應聘副導演,買了8條中華煙托他“走關係”,結果男孩最終還是被派去當群眾演員,因此舉報了他。管理員退了煙錢,就恢復了自由。

  律師建議有關部門聯手開展專項打擊

  事實上,這個騙局存在已久,據媒體報道,早在2006年就存在以招聘劇組人員為名,向求職者收取萬元押金最後卻讓他們當了群眾演員的騙局。

  曾在一家影業公司擔任製片人的人士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劇組招聘一般依賴熟悉的資源,如熟悉的製作公司、攝影團隊等,很少在網上發佈招聘資訊,“因為時間成本比較高,又涉及項目的保密問題,如果人員不靠譜,再換人很麻煩”。

  他表示,導演助理、化粧師助理、攝影助理,相對都是比較專業的、細分的工種,非常看重跟組經驗,且一般是“跟師傅”,搭配相對固定,更不太可能臨時招聘。

  在沂蒙紅色影視基地拍戲的一名跟組演員也表示,劇組在開拍前通常早就確定了主要工作人員和演員,到影視基地時一般都已經有了成型的團隊,只有群眾演員才會到了當地再招。像“劉導”這樣的一般只負責提供群眾演員,影響不了劇組對重要崗位的招聘。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新年發現,在影視招聘連環騙局中,一些公司往往不按照正常的招聘流程:求職者明明是去找工作的,希望建立的應該是勞動關係,應該簽訂勞動合同,但一些公司卻與求職者簽訂經紀人合同、勞務合同甚至合作合同,“好像是一塊和他投資做生意的”。

  這些公司的做法,被認為是試圖規避《勞動合同法》關於不得對勞動者收取財物的規定。而在求職者報警後,警方會以涉及勞動糾紛、勞務糾紛、合同糾紛為由,不進行處理。

  記者發現,一些合同還出現了不少低級錯誤,例如,在求職者提供的一份合同裏,出現了根本就不存在的“最高仲裁委員會”。

  有些合同的落款單位與招聘網站、收據載明的單位不一致。例如,記者應聘的中辰公司,其合同印章是北京葉尚曼沙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對此,一名工作人員稱,中辰公司是葉尚曼沙公司的投資方。但記者查詢到的工商登記資料沒有顯示這一關係。

  一些影視公司背後的關係盤根錯節。多名求職者的微信聊天記錄顯示,儘管他們分別應聘了不同的公司,但在被層層轉手的過程中,有時會遇見同一個工作人員。

  12月7日,記者亮明身份致電笑傲東方公司,詢問是否存在向求職者收錢的現象。在聽明來意後,該公司員工改稱電話撥錯了。中辰公司電話則無人接聽。

  張新年建議,求職者應該牢記,公司招聘中以任何名義收費都是違法的;在網路宣傳、開票據、簽訂合同等環節,還要注意核對公司名稱是否與票據、合同的印章一致。最重要的是,一旦發現被騙,為避免遭受人身傷害和經濟損失,應想辦法先行離開,再尋求其他維權幫助。

  張新年説,求職者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招聘平臺應該加強對招聘資訊的審核。同時,這一行業亂象已持續多年,希望勞動、工商、公安等相關部門成立專案組,予以專項清理打擊。

  “這些年輕人很可憐的,我有時候一天能接到10多個求助電話。”張新年痛心地説,騙局延續了10多年,“教訓慘痛”。

  (文中求職者為化名,實習生朱彩雲、邱曉芬對本文亦有貢獻)

  本報北京12月14日電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