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從“三大變革”看實體經濟新態勢

2017-12-14 09:33: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12月13日電 題:從“三大變革”看實體經濟新態勢

  新華社記者 張辛欣、王攀

  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筋骨,是在全球經濟進入深度調整期,我國重構競爭力的有力抓手。以創新為驅動,踏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我國實體經濟正呈現出新態勢。

  回顧2017,新技術、新模式、新應用不斷涌現,産業結構更加“輕盈”與“智慧”;邁向2018,實體經濟正朝著品質更好、效率更高、動力更強勁的方向闊步發展。

  品質提升,夯實製造之基

  曾幾何時,一個電飯煲成了“中國製造”的“軟肋”。如今,通過創新補齊品質短板,國貨正努力成為精品的代名詞和全球海淘熱品。

  在家電低成本競爭中,美的用品質革命開闢了市場新空間。研發生産高附加值的智慧電飯煲,這家年産能超3000萬台的企業,銷售額大幅提升。“與過去以中低端産品為主相比,如今品質唱主角,市場供不應求,還把外溢的需求拉回來。”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説。

  品質是底氣,是生命力。從追求數量到注重品質,我國實體經濟發展理念實現蝶變。

  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推動高品質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三去一降一補”紮實推進,抓住新一輪産業變革機遇,我國正加快形成以品質品牌為標識的新優勢。不僅産品和服務品質在變,産業價值和區域發展的品質也穩步提升。

  引入物聯網等技術,工廠變製造商為平臺,孵化出更豐富和高品質的産品;去除低效産能,實施技術改造,多個行業實現更高附加值的發展;聚焦機器人、物聯網等優勢産業,傳統製造基地正“舊貌”換“新顏”……

  工信部數據顯示,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2.8%,區域工業經濟改善明顯,市場預期向好。

  “産業提質增效和區域協調發展産生出巨大正向溢出效應,帶動製造業轉型升級,增強了實現‘彎道超車’的信心。”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説。

  效率變革,重構産業邏輯

  如果説品質折射理念之變,效率則旨在向科技要生産力。當前,新一代資訊技術加速與實體經濟融合,不斷提升生産效率,重構産業邏輯。

  點點滑鼠,就能將用戶的喜好與汽車生産精準對接,登錄“雲端”,一台電腦便可管理各個環節……借力工業網際網路,北汽福田實現商用車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和精準化管理,生産效率提升約18%。

  “嘗試工業網際網路,起初為解決庫存,後來發現它顛覆了規模生産的傳統邏輯。”北汽福田總經理鞏月瓊説。

  抓住資訊技術變革風口,將創新思維引入各行各業,過去的産業邏輯正在被顛覆。

  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分享生産線空檔期,實現企業閒置資源利用,“共用工廠”模式正在各地興起。“以前七八月份是最難熬的。夏裝款式完工,秋冬裝的訂單還沒上。如今共用訂單,淡季開工率也在九成以上,還可同時加工多個品牌。”浙江桐鄉一家羊絨製品工廠負責人説。

  沒有一味增加産能,卻讓供需有效銜接。著眼于提升存量效率的共用製造打破了經濟學中的“供需悖論”。由消費者決定訂單量,企業不再把資金壓在某個環節,從規模生産到個性化滿足……工業製造呈現出柔性化、定制化、精準化特徵。

  更加共用、開放、更注重普惠……我國實體經濟領域進行著一場生産關係的顛覆性變革。工信部調查顯示,五年來,企業生産效率平均提升超30%,運營成本約降20%。前三季度工業産能利用率達五年來最高水準。企業“獲得感”“價值感”增強。

  辛國斌説,工信部將充分利用《中國製造2025》專項資金、技術改造專項等支援製造業效率提升,強化科技和經濟的融合,推動提質增效。

  動力變革,搶佔未來“話語權”

  要實現製造強國,不僅要學習先進技術,更要走前人沒走過的路,用創新實現動力變革,搶佔未來“話語權”。

  從可下海底採冰的“藍鯨一號”鑽井平臺到上九天攬月的“天宮一號”飛行器,再到商運速度不斷刷新的“復興號”高鐵……五年來,“中國製造”加快創新步伐,成果轉化能力不斷增強,為建設製造強國奠定基礎和條件。

  “我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研發經費投入國家,研發投入強度位居發展中國家前列。”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司長李東説,提早技術積累和産業佈局,使我國不僅瞄準“賽手”,更著眼“賽道”,在一些領域整體領先。

  也應看到,我國在核心晶片等高精尖領域仍存在差距,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有待夯實。“需以改革為題,鼓勵和釋放更多的活力。”李東説。

  面對挑戰,要進一步降成本、優服務,推動政策、資金、技術、人才等匯聚到發展實體經濟特別是先進製造業大潮中;還要創造更適宜、更寬容的制度環境,鋪設“快車道”,加速創新在各領域融合推進。

  “科技決定升級的‘段位’,改革決定跨越的速度。”中國電子資訊産業發展研究院院長盧山説,只有讓實體經濟有幹勁兒,有價值,才能有效推動中國經濟邁向高品質發展週期。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