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北京深化職稱制度改革:非遺傳承人 也能評職稱

2017-11-24 08:57: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本報北京11月23日電  (記者賀勇)記者從北京市政府常務會議獲悉:北京將進一步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用3年時間基本完成職稱各系列、專業、層級的佈局調整任務,建立符合不同人才特點的分類評價標準和評價機制,形成完備的職稱制度體系,暢通各類人才職稱晉陞通道。

  過去,非國有事業單位的人員職稱申報“看得見、摸不著”的“玻璃門”現象較為突出,普遍反映不知向誰申報、如何申報。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局長徐熙介紹,此次改革將著力解決晉陞“玻璃門”問題,進一步打破國籍、戶籍、地域、身份、檔案、人事關係等制約,吸引更多高層次人才在北京創新創業。

  評價方式也更加靈活:取得重大原始創新和國際前沿技術突破、具有重大發明創造、解決重大技術難題的高端領軍人才可通過“直通車”或破格取得高級職稱;在特殊領域和崗位取得突出業績、作出重大貢獻人才可認定職稱等級;高校科研機構的創新創業人才可享受職稱評聘的支援政策;對長期紮根基層一線,作出重要貢獻的基層人才實行單獨評審、優先評聘。

  此前,職稱評定論文 “一刀切”問題飽受詬病,此次改革將重新設置職稱評審中的論文和科研成果條件,不再將論文作為職稱評審答辯唯一要求,專業技術人才還可將最能體現能力水準的代表性成果,作為評審考核的主要內容,強化品質,弱化數量。對基礎研究、技術開發和應用推廣人才,代表作還可包括專利、項目報告、研究報告、技術報告、工程方案等。對哲學社會科學人才,代表作還可包括理論文章、決策諮詢、研究報告等。對教育教學、衛生技術人才,代表作還可包括精品課程、教學課例、疑難病案等。對文化藝術人才,代表作還可包括文學作品、影視作品、戲劇作品、工藝作品等。今後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等特殊特藝人才擁有相應的職稱不再是夢想。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