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記者手記:在波恩靜觀全球氣候談判23載風雲

2017-11-10 13:4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波恩11月9日電 (記者 彭大偉)已舉行至第23屆的聯合國氣候大會(COP),今年在德國波恩的這一屆佈局不同以往——會場被分為相隔約1.4公里的兩個部分,一邊是各國談判代表們折衝樽俎的競技場,另一邊則是供公眾參與對話互動的邊會場館。

  離開會場的喧囂,記者來到一棟安靜的白色樓房。這裡原本是波恩作為聯邦德國首都時期的聯邦議院議員辦公樓,後來由德方提供給聯合國使用。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故事”,樓內一處畫廊近日以此為題展出了大量照片和實物,其中不少是首次公諸於眾,將人們帶回波恩成為全球氣候治理“心臟”的緣起。

  1979年,首次“世界氣候會議”于日內瓦召開。這次會議主要是在科學層面探討氣候變化的若干基本問題。此後,氣候變化這一概念開始進入公眾視野。

  法國人讓裏佩爾坐在主席臺上落槌的一張歷史照片引人注目。這是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正式獲得通過,世界各國開始相繼加入到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進程中。

  自1994年《公約》生效以來,德國在氣候談判進程中扮演了濃墨重彩的角色。1995年,時任德國環境部長的默克爾在柏林宣佈《公約》首屆締約方大會(COP1)開幕。會上,波恩擊敗瑞士日內瓦、烏拉圭蒙得維的亞和加拿大多倫多,被票選為《公約》秘書處所在地。

  那年留下的影像中,三位代表響應德國政府“無車日”的號召,推著自行車在柏林地標勃蘭登堡門前合影。

  接下來,締約方大會總體按照每年一次的頻率舉行著。1997年,在日本京都舉行的第三次締約方大會上,各國達成了首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公約》補充條款,即京都議定書。照片上,該屆大會主席埃斯特拉達難抑制激動之情。

  然而樂觀情緒很快遭遇了現實的考驗,墻上一份2001年的《金融時報》用醒目的頭版標題提醒人們:“布希拒絕《京都議定書》”。當年的締約方大會首次在波恩舉行,但仍作為上一年在荷蘭海牙的第6次締約方大會的下半場,以完成未竟的談判目標。

  經歷長期艱苦的談判後,各國終於在2015年的巴黎大會上達成一份用於取代《京都議定書》,旨在將全球平均氣候升幅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的《巴黎協定》。

  如今,第23屆《公約》締約方大會又回到波恩,各國也正在嘗試以更大的智慧為繪就《巴黎協定》實施細則而達成一致。

  “這個展覽要獻給許許多多的人。無論男女老少,他們都將自己的人生奉獻給了應對當今世界所面臨的最緊迫的挑戰之一——氣候變化。”《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埃斯皮諾薩説。

  一旁的墻壁上印著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2014年紐約聯合國氣候峰會開幕時所説的一番話:“氣候變化是我們這個時代面臨的決定性問題……我們從未面對過如此艱巨的挑戰,也從未遇到過如此巨大的機遇。如果我們未來生活在一個低碳的、無懼氣候變化威脅的世界,那將會是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步出展廳所在的建築,一名參會者騎著首次出現在氣候大會上的共用單車正在趕路。還有不到一週,波恩氣候大會高級別會議就要拉開帷幕。萊茵河穿城而過的德國“舊都”,正等待見證全球氣候治理的新故事。(完)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