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雙子星”閃耀“世界技能奧林匹克”
點開張志斌的微信相冊,他身披五星紅旗站上領獎臺的照片顯得格外醒目。10月20日,21歲的張志斌在阿聯酋阿布扎比舉行的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中擊敗來自日本、韓國、巴西等國的高手,勇奪塑膠模具工程項目冠軍。這份成績續寫了他的哥哥張志坤兩年前第43屆比賽時的冠軍輝煌,也讓兩人成為閃耀“世界技能奧林匹克”的中國“雙子星”。
從農家子弟成長為“新藍領”,以張志坤、張志斌為代表的青年高技能人才正在成為推動中國製造邁上中高端水準的生力軍。他們揚威象徵國際先進水準的世界技能大賽,勢必將激勵更多年輕人學習職業技能,成為中國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
【“95後”也有工匠精神】
張志坤和張志斌來自廣東省普寧市雲落鎮,是地道的農家子弟。兄弟倆性格內向靦腆,都不是人們想像中“別人家的孩子”,但和大多數在世界技能大賽上奪冠的中國選手一樣,他們踏實、肯幹、能吃苦,專注自己的業務,一旦得到機會,就能全身心投入。
“我16歲初中畢業,學習不好嘛,所以就抱著‘混日子’的心態上了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張志斌自嘲地説,“我都沒想到,一開始單純是憑好奇心,但慢慢就鑽進去了,一發不可收拾。”
説起擊敗外國選手的秘訣,張志斌坦言,或許是總抱著樂於嘗試、勇於創新的念頭,他最終脫穎而出。“我平時學習和訓練中總比別人多想一步,老琢磨‘這樣行不行,那樣行不行’,尋找最簡、最優的方案。這讓我從比賽第一個環節就用時最短,一直把優勢保持到了最後。”
和多數同齡人一樣,玩心未泯的張志斌也喜歡玩電子遊戲,但一説到工匠精神,他的語氣認真起來:“工匠在我眼裏很神聖,做工匠要堅持,要耐心,更要創新。”
【超越父輩的“新藍領”】
哥哥張志坤這幾天正為自己繼續深造、攻讀本科的事忙前忙後。雖然只有22歲,但憑藉過硬的技術能力,他如今已留校任教,享受副教授待遇。
張志坤告訴記者,自己以前是被老師“放棄了”的學生,但讀技工學校讓他的人生有了目標。兄弟倆感慨,作為傳統藍領,他們的父母同在一家羊毛衫廠打工,只能做些最基本的上色染色的活兒,收入微薄。
“但我們不一樣,”張志斌説,“我們有技術,體力和腦力相結合,即便進入企業後從最底層的技工幹起,但靠努力和技術也能成長為更高層次的藍領,收入和發展前景肯定要比爸爸媽媽強。”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傳統製造業眼下正面臨迫切的轉型升級需求。當“中國製造”邁向新時代的“中國智造”,“高智、高技”且獨具匠心的“新藍領”,將成為創新發展的重要人才保障。
“人工智慧目前成本高,比如説3D列印,材料費很貴,批量速度慢,而且還達不到表面品質要求,即便達到,昂貴的費用也不是一般人接受得了的,”張志斌説,“所以高級技工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裏需求還是很大。”
説起夢想,張志斌坦言還“迷茫著”。但有一點很清晰,求知求進的奮鬥狀態,將成為他這個“新藍領”最亮眼的一個標簽。(閆潔 蘇小坡)(新華社專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