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貢獻中國智慧(解碼十九大)
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中國成就惠及全球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全黨要更加自覺地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堅持實幹興邦,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不僅有力推進了中國國內的發展,同時惠及世界。
過去5年,在世界經濟復蘇整體乏力、收入差距拉大、逆全球化思潮蔓延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為世界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測算,2013年至2016年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平均為31.6%,超過美國、歐元區和日本貢獻率的總和,並預測2017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達到34.6%。同時,一個開放的中國持續為世界經濟帶來活力。今年前三季度,中國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6.6%,其中,出口增長12.4%,進口增長22.3%。據世界貿易組織統計,1-8月,中國貨物進口額佔世界的比重為10.9%。
“最近五年,我國經濟建設在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基礎上又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這些成就都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的。”十九大代表、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表示,中國探索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從中國國情出發的,為世界提供了一種中國方案,供世界其他國家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借鑒。
中國對世界的影響遠不止經濟發展,在民生領域,中國的扶貧成績也讓世界驚嘆。2016年底發佈的《中國扶貧開發報告2016》指出:1981—2016年,中國貧困人口減少了7億多,中國減少的貧困人口占全球減少全部貧困人口的71.82%。中國成為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近5年來,中國每年超過1000萬人脫貧,成為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最大貢獻者。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是中國帶給世界又一大貢獻。5年來,中共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美麗中國”成為中華民族追求的新目標。各級政府、企業主動採取節能減排、發展可再生能源、增加森林碳匯、建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推進氣候變化立法等一系列措施。這5年,中國也積極參與國際治理做出綠色貢獻。在《巴黎協定》框架下,中國提出了國家自主貢獻的四大目標之一:到203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60%至65%。
中國經驗提供借鑒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脫離特定社會政治條件和歷史文化傳統來抽象評判。國情不同,道路不同,道路探索本身就是艱辛的征程。而通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國如今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成功發展道路。這條道路所積累的成功經驗,也給世界帶來啟示。
在中國道路的指引下,中國有能力處理國家建設、經濟民生、生態環境等方面的重大問題。現實證明,沒有穩定、強有力的政府,很難有長期穩定的發展。在改革中重視並加強執政黨的政治領導力,將引領並保持國家的長期發展進程。
來自衣索比亞的記者葉勒長期關注貧困問題。在他看來,中國是衣索比亞減貧與發展的最好榜樣。“過去二十多年裏,衣索比亞一直在向中國‘取經’,正因為如此,我們的貧困人口也削減了一半。”葉勒説,自己正在研讀習近平主席的《擺脫貧困》,這本書在非洲廣受歡迎,很多思想值得認真學習領會。
事實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長期奮鬥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的必然結果,是堅持黨的本質屬性、踐行黨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在這條道路上,黨是居於領導地位的,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同時,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協商民主是實現黨的領導的重要方式,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
長期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所積累的成功經驗,給世界提供了全新選擇。
長期研究中國問題的美國學者阿裏夫 德里克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價值,不僅在於它目前在全球經濟中的重要性,而且在於它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發展提供一種“替代經驗”。
“中國模式在全球的吸引力越來越強,值得發展中國家借鑒。”印度尼西亞東盟南洋基金會主席班邦 蘇爾約諾説。
中國方案共創未來
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同時,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突出,人類面臨許多共同挑戰。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
在這一背景下,中國方案備受全球矚目。近年來,中國努力倡導並帶頭實踐“合作共贏”“共商共建共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理念,為國際治理貢獻了更多中國方案和發展動力。從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到構建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從提出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到積極參與解決各種重大國際問題,世界舞臺上,中國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將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堅定不移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
中國共産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合作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為世界提供的治理智慧正在持續發揮影響。2月10日,聯合國社會發展委員會第五十五屆會議協商一致通過“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的社會層面”決議,呼籲國際社會本著合作共贏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精神,加強對非洲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援。這是聯合國決議首次寫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中國正在為全球治理髮揮越來越重要的引領作用,國際社會應該歡迎中國提出的原則和倡議,中國夢與世界夢已日益聯繫在一起。”這是世界經濟論壇主席克勞斯 施瓦布的生動總結。
中共理念啟示世界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中國發展的“秘訣”,就是中國共産黨不斷自我建設、自我革新,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因此,中國的成功離不開中共的成功。有分析指出,中共的成功與有信念、有辦法、能落實分不開。
有信念。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共産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政黨。
有辦法。以貧困這個世界性難題為例,中國共産黨創造性地實施精準扶貧方略,為每一位貧困戶建檔立卡,找到“貧根”,對症下藥,靶向治療。
能落實。“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例如,在脫貧攻堅領域,自中共中央提出建立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落實、合力攻堅的脫貧攻堅責任制要求以來,有關地方迅速行動,自上而下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明確目標任務和工作責任,抓實各項工作任務。在強大的決策、組織、動員能力保障下,中國的脫貧攻堅取得積極成效。
“縱觀世界文明史,只有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才能取得如此偉大的卓越成就。”談到中國的扶貧成就,十九大代表、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何立峰説。
更可貴的是,面對已取得的成就,中國共産黨並沒有放鬆。比如,在全面從嚴治黨問題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黨的十九大貴州省代表團討論時就強調,在全面從嚴治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有差不多了,該鬆口氣、歇歇腳的想法,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勞永逸的想法,不能有初見成效就見好就收的想法。必須持之以恒、善作善成,把管黨治黨的螺絲擰得更緊,把全面從嚴治黨的思路舉措搞得更加科學、更加嚴密、更加有效。
道路決定命運。當今世界,因為不顧本國國情,照搬他國道路,而經濟疲軟、民生凋敝乃至國家動蕩的例子不在少數。中國道路的成功,恰恰揭示了人類文明發展的多樣性,中國也始終尊重和鼓勵各國根據自身國情選擇自己的道路。
世界命運握在各國人民手中,人類前途繫於各國人民的抉擇。而中國道路的成功,則為世界發展帶來新借鑒、新選擇,也將推動中國人民同各國人民一道,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