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戰線代表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經濟日報 中國經濟網記者 陳果靜
十九大新聞中心19日就“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主題舉行首場集體採訪,邀請江蘇省委政法委副書記、省綜治辦主任朱光遠,全國婦聯副主席、北京智慧財産權法院副院長宋魚水,上海市浦東新區檢察院命名檢察官施凈嵐,公安部法醫技術處副處長田雪梅,以及江蘇薛濟民律師事務所主任薛濟民等政法領域黨代表現場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過去5年來,江蘇的公眾安全感不斷提高。”朱光遠代表介紹,在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方面,江蘇的主要做法包括三方面:一是創新升級立體化、資訊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江蘇一共有73個110接警區,目前已經全部達到技防城建設的標準;二是既堅持破大案,也管小案。據統計,影響公眾安全感的主要因素,盜竊類案件佔了50%以上,近幾年江蘇採取了一系列專項行動打擊盜竊案件。今年1至9月,全省刑事案件下降了15%,盜竊案件下降了17.6%;三是大力推動群防群治,廣泛發動群眾參與。目前,江蘇平安志願者的隊伍已達295萬人。
過去,辦證難、年檢煩是人們“吐槽”的話題,現在這些情況得到了明顯改善。田雪梅代表介紹,公安機關主動適應廣大人民群眾的呼聲,通過深化改革,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更便捷了,異地辦理身份證不用來回奔波了,沒有戶口的人可以登記落戶了;再有,私家車6年免年檢,新車免年檢,都是公安部採取的便民惠民措施的具體體現。
薛濟民代表介紹,2013年至今,我國已經為500多萬群眾提供了法律援助,為2800多萬群眾提供了免費諮詢。2013年,全國還有174個縣沒有律師。“經過這幾年努力,174個縣都有律師提供服務,已覆蓋到所有縣級以上地區。”
糾正和防範冤假錯案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點之一。在談到如何防範冤假錯案時,田雪梅代表介紹,刑事技術是通過發現提取檢驗鑒定現場的犯罪物證,來為偵查破案和法庭訴訟提供線索和證據。因為它直接關乎著公平正義,所以我們的每個結論必須要做成鐵證,要經得起歷史、法律、實踐的考驗。具體來講,防止錯案,要有嚴肅科學的態度,要遵循刑事科學的規律。
公檢法在辦案過程中既是分工負責、相互配合,同時又是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關係。施凈嵐代表表示,在辦案過程當中,公安機關提請相關的審查逮捕和審查起訴,如果不符合條件或者證據不充分的話,我們要求他們必須補充偵查。只有在符合相關條件的情況下,才會作出逮捕的決定和起訴的決定。數據顯示,5年來,檢察機關經過審查對不構成犯罪的或證據不足的,不批准逮捕54.9萬人,免予起訴4.5萬人;人民法院對證據不足宣告無罪的,5年來一共有3800余人。
宋魚水代表也表示,現在建立了“以審判為中心”的審判制度,公檢法在證據的揭示階段應有個遞進的過程,任何一個階段發現問題,都會毫不留情地予以糾正,來確保當事人的權利,確保案件的公正,出現冤假錯案的時候要毫不動搖地依法糾正。關於智慧財産權保護的問題,宋魚水代表表示,下一步工作要建設創新型國家來保護創新,不僅保護國內的創新,而且在國際交往當中,保護世界各國在中國的創新,在世界的創新。
在回應記者關於反腐問題的關切時,朱光遠代表説,這幾年,很多腐敗分子被判刑,這充分説明瞭黨中央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的堅定決心。經過這幾年的不懈努力,腐敗現象蔓延勢頭已經得到了有效遏制,反腐敗鬥爭的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