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的發展階段”,新在哪,意義何在?

2017-10-18 10:17:00
來源:半月談
字號

  “新的發展階段”,新在哪,意義何在?

  7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中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這一重大戰略判斷是習近平總書記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國內和國際等的結合上進行思考,從我國社會發展的歷史方位上來思考,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出發進行思考的結果,對我們進一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影響重大、意義深遠。

  新的發展階段是一個什麼階段?

  深入分析世情、國情、黨情的變化,科學判斷我國社會所處的歷史方位和發展階段,認識和把握我國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是我們黨制定政策的基本依據,也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基本經驗。習近平總書記在“726”重要講話中明確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礎上,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歷史性變革”“新的歷史起點”“新的發展階段”,這些關鍵詞是對歷史方位和發展階段的最新概括。

  一是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依據。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指出,強調總依據,是因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當代中國的最大國情、最大實際,全黨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他指出,不僅在經濟建設中要始終立足初級階段,而且在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中也要始終牢記初級階段;不僅在經濟總量低時立足初級階段,而且在經濟總量提高後仍然要牢記初級階段;不僅在謀劃長遠發展時要立足初級階段,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牢記初級階段。因此,“新的發展階段”不是脫離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個標新立異的概念,而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長河中的一段,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到新的歷史時期的體現。

  二是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關鍵階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確定了“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到2020年,即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年時,國內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礎上翻一番,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小康社會。到本世紀中葉,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現在,我們站在了“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清晰地指明瞭實現中國夢的戰略步驟,展現出步步推進、行穩致遠的歷史發展脈絡。因此,現在提出“新的發展階段”,是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與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相統一的歷史時期。

  三是處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關鍵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鄧小平同志為它確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則,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這篇大文章上都寫下了精彩的篇章。現在,我們這一代共産黨人的任務,就是繼續把這篇大文章寫下去。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開啟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階段。5年來,黨中央科學把握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的發展大勢,順應實踐要求和人民願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同時,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黨同志要提高戰略思維能力,不斷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按照新要求制定黨和國家大政方針,完善發展戰略和各項政策,以新的精神狀態和奮鬥姿態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

  新的發展階段“新”在哪?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發展階段,隨著時代條件和社會環境的不斷變化,在不同時期必然會呈現出不同的階段性特徵。因此,深刻認識和把握新的發展階段新的特點,是我們制定方針、描繪藍圖的基本依據。

  從世情看,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沒有變,但中國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當前,人類社會正處在一個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代。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資訊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人類已經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新一輪科技和産業革命正在孕育,新的增長動能不斷積聚,各國利益深度融合。世界經濟仍將處在深度調整中,複雜性、脆弱性、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將更加凸顯。經濟不景氣導致政治、安全難題叢生,也會反過來抑制經濟復蘇進程。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分裂主義等非傳統安全威脅繼續突出。經濟全球化遇到波折,“逆全球化”思潮日益顯現,當今世界正面臨開放與保守、合作與封閉、變革與守舊的重要抉擇。但我們也應看到,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繫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密,世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強烈,人類戰勝困難的手段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豐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更加強勁。中國也正處在同世界深度融合、深度互動、向世界深度開放的新階段。

  從國情來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但基本國情的內涵在不斷發生新的變化。習近平總書記在“726”重要講話中指出:“經過改革開放近40年的發展,我國社會生産力水準明顯提高;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加強烈,人民群眾的需要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準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這段論述對國情的新特點做了清晰的闡述,主要有兩點:

  一是社會生産力有了很大發展。現在,我們面對的已經不再是傳統的、落後的生産力問題,而是要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新發展理念,如何實現科學發展、均衡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二是人民群眾生活明顯改善。過去,我們主要解決的是溫飽問題,是總量不足的問題,現在面對的主要是結構問題,是怎樣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問題。同時,習近平總書記在“726”重要講話中提出了“四個更好”,即更好解決我國社會出現的各種問題,更好實現各項事業全面發展,更好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這實際上指明瞭新的發展階段的歷史使命和根本任務。

  從黨情看,隨著世情、國情的變化,黨員隊伍、黨的自身建設以及承擔的歷史使命都呈現出一些新的變化。近些年來,黨員數量增長很快,結構在優化、素質在提高,但也面臨不少新挑戰。如有的黨組織對發展黨員把關不嚴,發展黨員品質需要提高;黨員隊伍結構不盡合理,黨員管理方式和手段比較單一,流動黨員管理機制還不健全,等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形成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黨內政治生活氣象更新。但同時,也應清醒認識到,我們黨面臨的執政環境是複雜的,黨員隊伍構成是複雜的,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因素也是複雜的,黨記憶體在的一些深層次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一些黨員、幹部對全面從嚴治黨認識上不到位、思想上不適應、行動上不自覺。因此,這些年,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要清醒認識黨面對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一再要求全黨做好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的準備,要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

  新的發展階段意義何在?

  習近平總書記在“726”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意味著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並不斷開闢發展新境界,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

  “三個意味著”的重要論述深刻闡明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的歷史意義、時代意義和世界意義。

  首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黨和人民曆盡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在96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28年浴血奮戰,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消滅一切剝削制度,推進了社會主義建設,實現了中華民族由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極大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極大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極大增強社會發展活力,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我們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臺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所未有地具有實現這個目標的能力和信心”,這是對“強起來”後的中國歷史地位的精闢總結。

  其次,中國道路的成功探索與推進表明,社會主義仍然具有旺盛生命力。與資本主義相比,社會主義是新生事物,探索中出現曲折和反覆並不奇怪。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就是社會主義探索過程中的巨大挫折,社會主義也在世界格局中陷入了低谷,但社會主義歷史並沒有終結。從當今世界形勢看,壟斷資本主義正陷於深刻的危機,呈衰落趨勢,證明資本主義並非就是天然合理、永世長存的好制度;另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偉大成就,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了社會主義制度對資本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再次,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已經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帶領中國實現現代化的正確道路。選擇一條什麼樣的發展道路實現現代化,是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發展中國家面臨的一道難題。冷戰結束後,一些發展中國家如拉美國家採納了西方模式,按照“華盛頓共識”所主張的現代化道路,搞以“自由化、私有化、市場化”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新自由主義,結果黨爭紛起、社會動蕩、人民流離失所,至今都難以穩定下來,教訓十分深刻,也由此使我們增加了對陷入“拉美陷阱”的高度警惕。與此相反,中國堅持從實際出發,立足基本國情,既學習和借鑒外國經驗,又不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走出了一條成長于資本主義體系之外,打破對西方路徑依賴的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獨特道路。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中國共産黨人和中國人民完全有信心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中央文獻研究室 林小波)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