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向世界鋪展“資訊長廊” 百年大黨展現開放自信
中新社北京10月17日電 題:十九大向世界鋪展“資訊長廊” 百年大黨展現開放自信
中新社記者 梁曉輝
十九大即將啟幕,再次站在聚光燈下的中共,將以更加開放透明的姿態,展示“百年大黨”的自信。
一直以來,黨代會是外界觀察中國、了解中共的重要窗口。在“十九大時間”,一條條“資訊長廊”將面向世界鋪展開來。
如中共將首次在人民大會堂設立“黨代表通道”,在大會期間組織3次現場採訪活動,讓十九大代表面對面接受中外媒體採訪。
如大會期間,官方將組織由中組部、中紀委、發改委等部門參加的6場新聞發佈會,和由黨代表參與的8場集體採訪。這些主動發佈數量比往屆都有增加,相關人士將就反腐、黨建等熱點話題現場答問。
“外界目光集聚,中共主動發聲,這將為世界看中國、看中共提供更多透明視角,展現開放姿態。”中央黨校教授張希賢説。
在11日開放的十九大新聞中心裏,中外記者已經感受到中共更趨開放透明的細節。
大會首次開通微信公眾號,記者可隨時接收新聞中心發佈的大會議程、動態、公告、通知和相關資訊資料。首次開發使用記者報名註冊系統,接受外國和港澳臺媒體記者採訪報名申請。首次開發使用境外記者採訪申請系統,記者可以通過系統提交採訪申請並可以線上查詢受理情況。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周慶安認為,這一方面體現出中共越來越自信地面對世界,另一方面也説明在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方面,中共開始做各種更加深入具體、更有當代媒體特點的服務。
回顧過往黨代會,中共開放的腳步更加明晰:十二大首設新聞發言人;十三大首次在閉幕會後設置政治局常委與記者見面環節;十六大首次開放中央國家機關代表團;十七大允許記者在開放團(組)中提問……
“中共更加開放的背後是一種政治自信。”張希賢説,這種自信首先來自於全面從嚴治黨取得的成果。“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共換屆選舉是中國政治文明最核心的部分,黨代會的風清氣正、開放透明,反映著中國政治文明的實質進步,是自信的根本。
另一方面,自信來源於中共現代化建設取得的成就。張希賢認為,中國在中共領導下走向成功,這讓中共有底氣去向世界開放,在加強治國理政經驗交流的同時,深度融入世界。
如其所言,作為負責中共對外交往的主要部門,中聯部一直在做大中國的“朋友圈”。僅在過去一年,中聯部共組織各級黨際出訪團組120余個,接待來訪團組300余個,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寬領域、深層次的政黨外交格局”。
作為中共人才儲備基地,中央黨校和世界30多個國家的政府部門、研究機構、大學等都有交流合作關係。“讓更多的外國朋友走進中央黨校”,成為中央黨校的公開承諾。
就在十九大召開前夕,官方還組織境外記者在北京及周邊城市參訪,讓他們近距離了解中國、了解中共。
張希賢認為,作為確立“開放”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的“百年大黨”,中共正以實際行動實踐這樣的信條,十九大亦不例外。“在更加透明開放的黨代會中,人們將見證中共的更加自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