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綠色巨龍 舞動世界東方——黨的十八大以來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述評

2017年09月20日 09:19:2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北京9月19日電  題:綠色巨龍 舞動世界東方——黨的十八大以來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述評 

  新華社記者韓潔、安蓓、雷敏、陳煒偉

  長江口外,東海之中。紅色塔林密布的上海洋山港,來自長江沿線腹地的貨物從這裡被運往世界各地……

  從青藏高原到太平洋,浩浩向東的長江宛如一條巨龍舞動在世界東方,見證著中國與世界的交融激蕩。

  同飲一江水,共圓復興夢。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全局,科學謀劃中國經濟新棋局,部署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新理念新發展讓中華民族母親河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勇立潮頭——順應時代潮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新理念確保一江清水綿延後世 

  長江居西,大海在東。上海崇明,從一粒沙到一座綠島,經歷千百年滄桑巨變後,如今正在演繹新的時代傳奇。

  常住人口控制在70萬左右、建築高度不超18米、東灘保護區禁止一切開發活動、發展海洋智慧製造等産業……《崇明世界級生態島發展“十三五”規劃》的發佈,描繪了崇明發展的新藍圖。

  “崇明是上海最為珍貴、不可替代、面向未來的生態戰略空間,將開啟長江口時代的新上海。”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與管理研究所所長諸大建説。

  崇明的探索,正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長江經濟帶開啟發展新篇章的註腳。

  千百年來,長江以水為紐帶,連接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帶給沿岸人們灌溉之利、舟楫之便、魚米之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江流域經濟社會迅猛發展,成為貨運量居全球內河第一的黃金水道。

  然而,猶如水位的落差,長江也是一條東中西發展不均衡的經濟帶。流域系統性保護不足,生態功能退化嚴重,污染物排放量大,産業升級任務艱巨等一系列新問題出現,昔日大幹快上、追求規模與速度的發展模式已然走到盡頭。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順應時代潮流,圍繞長江經濟帶建設作出重大部署。

  “中西部加快追趕的進程中,必須超越傳統發展模式,走出一條不一樣的發展路徑,推動長江經濟帶成為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動力轉換的‘壓艙石’。”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説。

  激流勇進——規劃先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開啟古老母親河新發展 

  金秋時節,湖北黃石市西塞山區的長江邊上,一處非法碼頭已被拆除,曾經堆得像小山一樣的煤炭和大量裝卸船舶設備早已不見蹤影。

  “長江大保護,我們對環境違法行為‘零容忍’。”湖北省環境監察總隊總隊長蔣茂芳説,去年以來,全省已清理長江幹線各類非法碼頭657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成為重塑長江的重要指南。

  “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範帶、創新驅動帶、協調發展帶。”2016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提出了新常態下推動長江保護髮展的更高要求。

  一年前印發的《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成為我國首個把生態文明、綠色發展作為首要原則的區域發展戰略,新時期的長江之歌正在神州大地上唱響。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今年7月,環境保護部等多部門印發《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勾畫了到2020年前建設和諧、健康、清潔、優美和安全長江的美麗畫卷;年底前沿江各省市將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一條綠色生態廊道呼之欲出。

  黃金水道帶來黃金效益——

  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等工程進展順利、上海洋山港四期基本建成、滬昆高鐵貴昆段等一批重大工程建成運營、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等加快建設,一條綜合立體交通走廊正在形成。

  創新發展促進區域協調——

  東部創新發展、先行帶動,中西部後發啟動、彎道超車,長江經濟帶“一軸、兩翼、三極、多點”的發展大格局正在形成。

  今年上半年,長江經濟帶11省市地區生産總值平均增速超過8%。如同一條巨龍,長江經濟帶初現龍首牽引、龍腰支撐、龍尾擺動的良性格局。

  “長江經濟帶沿線省市聯動,將帶動整條長江巨龍起舞。”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范恒山説。

  奔騰向前——聯動東中西、輻射南北方,呼應“一帶一路”和“京津冀”,撐起中國經濟發展大格局 

  翻開中國地圖,漫長的東部海岸線宛如一張蓄力已久的長弓,長江經濟帶就是那根蓄勢待發的銳箭。箭的能量和長度,決定著中國經濟所能到達的方位。

  承東啟西、接南濟北、通江達海,長江流域如今正以開放創新的新姿態,支撐起中國經濟新的增長極。

  這是中國對未來經濟發展的謀篇佈局——

  作為滬浙首個緊密合作的開發區項目,位於浙江省的上海漕河涇開發區海寧分區已累計引進各類項目42個,成為浙江接軌上海和長三角協調發展的一個樣本。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吳曉華説,挖掘中上游廣闊腹地的內需潛力,促進經濟增長空間從沿海向沿江內陸拓展,將為中國經濟探索一條超越以往的發展道路。

  這是中國對全球經濟大格局的深度融入——

  溯江而上,從位於入海口的上海洋山深水港到太倉南京,從中游的九江武漢到上游的重慶宜賓,一張完整的綜合物流網路已然成型。

  “僅去年一年,長江支線給上海港貢獻的集裝箱貨源在1000萬標箱以上,這一數量還在不斷增長。”上港集團副總裁方懷瑾説。2016年上海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3713萬標箱,連續七年居世界第一。

  “向西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向東對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長江經濟帶聯動‘一帶一路’,輻射京津冀,勾連起廣袤內陸和寬廣海洋,區域協同聯動效應初步顯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説。

  萬里長江奔流不息,巨龍騰飛正當其時。

  展望未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一個生態環境更加美好、經濟發展更具活力、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長江經濟帶,必將引領中華民族走上一條綠色的永續發展之路。(參與采寫何欣榮、趙文君、何宗渝、王賢、張紫赟)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