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副部長李萌在21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科技部等相關部門將按照《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的要求,以提升新一代人工智慧科技創新能力為主攻方向,以加快人工智慧與經濟社會國防深度融合為主線,加快建設世界人工智慧創新中心。
李萌介紹,《規劃》是我國第一個國家層面人工智慧發展的中長期規劃。《規劃》按照“構建一個體系、把握雙重屬性、堅持三位一體、強化四大支撐”進行總體佈局,突出構建開放協同的人工智慧科技創新體系,把握人工智慧技術屬性和社會屬性高度融合的特徵,堅持人工智慧研發攻關、産品應用和産業培育“三位一體”推進,全面支撐科技、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
《規劃》確立了我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三步走”目標:到2020年人工智慧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準同步;到2025年人工智慧基礎理論實現重大突破、技術與應用部分達到世界領先水準;到2030年人工智慧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準,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慧創新中心。
《規劃》確定了六方面的重點任務:建立開放協同的人工智慧科技創新體系,從前沿基礎理論、關鍵共性技術、平臺、人才隊伍四方面部署;培育高端高效的智慧經濟,發展人工智慧新興産業,推進産業智慧化升級,打造創新高地;建設安全便捷的智慧社會,提高社會治理智慧化水準,促進社會交往的共用互信;強化人工智慧對軍事和國防安全的支撐;構建泛在安全高效的智慧化基礎設施體系;設立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科技項目,形成以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科技項目為核心、統籌當前和未來佈局的“1+N”人工智慧項目群。
如何面對人工智慧可能産生的負面影響?李萌指出,人工智慧是影響面廣的顛覆性技術,其發展的不確定性將對就業、法律、倫理、隱私、國際關係等帶來新挑戰。《規劃》注重發展與規制平衡,強調把握人工智慧技術屬性和社會屬性高度融合的特徵,既要最大程度發揮人工智慧潛力,又要加強前瞻預防與約束引導,確保走上安全、可靠、可控的發展軌道。
經過多年的積累,我國人工智慧研發取得了重要進展,在全球屬於第一梯隊。相關專利和論文已經在國際上居於前列,在語音識別、機器視覺、機器翻譯領域全球領先,人工智慧創新創業非常活躍,涌現了一批在全球有影響力的企業。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短板和問題。在研發上,基礎理論、核心演算法、關鍵設備、高端晶片、重大産品和系統方面的原始創新成果還比較少;在人才儲備上,無論從人才規模還是人才品質,現有的人才儲備遠遠滿足不了經濟社會發展對於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的強烈需求,特別是高端領軍人才比較缺乏;在産業生態上,我國還沒有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態圈和産業鏈。
李萌表示,今後將在建設人工智慧基礎設施、政策法規、標準體系、安全和倫理等方面積極探索,更好適應人工智慧發展。(記者 趙永新)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