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倉港。(台灣網發)
台灣網7月5日太倉訊 (記者 王怡然)蘇南小城太倉在歷史上素有魚米之鄉、“六國碼頭”的美譽,如今,太倉最為知名的LOGO是“德企之鄉”,據了解,目前已有260多家德資企業落戶太倉。太倉先後獲批全國唯一中德企業合作基地、國內首個中德中小企業合作示範區,還被科技部授予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等。
李克強總理2017年6月在德國柏林參加論壇發表主題演講時特別提到中國太倉。在中國不算很有名的太倉,在德國的知名度遠遠超過內地許多大城市。
太倉南鄰上海,是距離上海最近的沿江沿滬城市。2003年,太倉市首次提出“接軌上海”發展戰略。2016年,太倉市部署“融入上海”發展戰略。從“接軌”到“融入”,是希望在更高層次上謀求深度合作,從承接上海溢出效應,轉為謀求滬太同城效應。
“跨省族”:滬太一小時同城生活圈
如今,在太倉和上海之間往來著一批“跨省上班族”,有意思的是,以前絕大多數“跨省族”是“住太倉,去上海”,因為緊挨著省界的太倉瀏河鎮某樓盤,不少居民都在上海工作。如今反過來了——一批上海的技術、管理、科研人才每日去太倉上班。據報道,在太倉工作的很多德籍企業管理人員平時住在上海,很多企業的銷售、公關、技術團隊中的骨幹也都住在上海。這些人每日往返上海,單程不過一小時。
從太倉主城區到上海浦東機場的時間為1小時,到上海人民廣場的時間為45分鐘,到虹橋機場為30分鐘。
滬太兩地同城效應得益於太倉市對滬交通網路的建設,太倉市已完成了沿滬重要交通節點改造建設工作,取消了204國道收費站,開通太倉至上海地鐵11號線、7號線和虹橋機場的跨省城際快速公交線路,科學規劃滬通鐵路,加強與嘉定有軌電車規劃對接,基本形成滬太一體的客貨運快速交通網路體系。
便捷的交通使得原先在上海的企業紛紛搬遷到太倉,乙太倉保捷鍛壓有限公司為例,幾年前,這家企業從上海搬遷到太倉。公司負責人葛泓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企業雖然搬離了上海,但“感覺和以前一樣便捷,這主要得益於滬太同城效應。除了地理因素、節省成本等考慮,太倉良好的投資環境也是吸引我們的重要原因。”
和保捷鍛壓有限公司有相似經歷的還有蘇州遊視網路科技,據報道,該公司2011年在上海創辦,因為房租人力等成本高企,翌年遷移至太倉的“電競小鎮”。
為進一步放大滬太同城效應和承接上海溢出效應,太倉吸引更多滬上項目落戶太倉,如今,上海已經成為太倉市內資項目最重要來源地。“十二五”期間,該市共引進529個滬上項目,註冊資本130.71億元,比“十一五”期間增長88.6%。
在去年10月舉辦的2016太倉(上海)投資説明會上,太倉市相關部門和上海有關單位簽署了32項合作協議,一批工業、服務業項目簽約落戶太倉。近5億元的上海煙草集團再造煙葉生産線技術升級改造項目、 5億元的上海華兌金屬製造有限公司增資項目、6億元的上海科曼車輛部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車輛部件項目等一批投資大、見效快的産業項目簽約。
太倉還主動承接國內外先進産業和高端項目轉移,基本形成了以高端裝備、汽車零部件等先進製造業為主導,以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新興産業為重點,以總部研發、工業設計、文化創意、現代物流、服務外包等高新技術服務業為重要組成部分的現代産業體系。太倉還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簽訂全面合作協議,共建中科院上海硅酸鹽所蘇州研究院,強化與上海高校以及中科院上海技物所、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等研究機構合作,對滬科技合作成效明顯。
“滬太通”:滬太通關與物流一體化
據報道,今年5月,江蘇太倉港口管理委員會與全球最大的貨運代理公司之一、世界上最大的無船承運人——瑞士德迅集團(中國)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太倉港與上海港“一港集散,兩港聯動”的“滬太通”模式上展開闔作,推動更多蘇南地區遠洋集裝箱由陸路直運洋山港改從太倉港轉机洋山港出運,以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緩解環境壓力,更好地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何謂“滬太通”?緣何它能吸引國際大公司謀求合作?“滬太通”是滬太通關與物流一體化的簡稱,即通過洋山港與太倉港的聯動,將太倉港作為上海港的港口延伸,建立的滬太二點合一的通關模式。
“長期以來,蘇南地區外貿貨物通過集卡陸路直運上海洋山港區或外高橋港區進出,存在費用高、道路堵、風險大等問題,為了減輕外高橋港區擁堵狀況,緩解上海交通壓力,太倉港與上海港開展戰略合作,加強兩港物流運輸體系對接,把外高橋至洋山穿梭巴士平臺移植到太倉港,開闢太倉港至洋山港每8小時一班‘定點、定時、定線、定航次、定價’五定班輪‘太倉快航’,提供比陸路集卡直運物流模式更省、更快、更暢、更安全、更環保的遠洋轉机服務,引導蘇南地區集裝箱‘陸改水’從太倉港出運。” 太倉港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説。
據這位負責人介紹,為進一步簡化通關流程、節省通關時間和成本,2015年6月起,雙方正式推出“滬太通”物流模式,將上海港與太倉港合作的太倉港上港正和碼頭作為上海港的延伸,出口集裝箱進了太倉港上港正和碼頭視同於進了上海洋山港。“客戶只要將從洋山碼頭出口的集裝箱在規定時間內送至太倉港上港正和碼頭,經太倉海關放行後,即可由‘太倉快航’運送至洋山港碼頭直接裝船出海。‘滬太通’模式比傳統陸路直運洋山港節省成本200-400元/標箱,抵運及時率達100%。”
“滬太通”模式實施兩年來成效明顯,吸引了更多蘇南地區遠洋集裝箱由陸路直運洋山港改從太倉港轉机洋山港出運。蘇州金萊克、達亮電子、無錫小天鵝和常熟華誠等企業紛紛使用“滬太通”模式,已成“滬太通”模式穩定的貨源。
“滬太通”模式的順利開展,強化了滬太兩地經貿往來和商貿物流聯繫,有力促進了滬太融合,對於長江經濟帶區域協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蘇州有句話叫“大樹底下種好碧螺春”,太倉加強對德合作、提升港口競爭力,都要緊緊抓住上海這棵大樹。根據規劃,太倉今後將全力發揮太倉港作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北翼集裝箱幹線港、江海聯運轉机樞紐港作用,增強産業與港口的融合度,進一步放大與上海的同城效應,加快建設太倉中德中小企業共塑創新示範區。到“十三五”末,力爭基本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協調發展,努力打造成為全國中小城市開發建設的典範。(完)
[責任編輯:宣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