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習近平的綠色發展理念:完善“頂層設計” 加固“四梁八柱”

2017年06月07日 09:49:00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字號:    

  揮鍬鏟土填入樹坑,培實新土堆起圍堰,陽春三月裏,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朝陽區將臺鄉接連種下了一顆顆樹苗……

  這正如在中國廣袤土地上展開的綠色發展新實踐:理念“生根發芽”,成效“破土而出”。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産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5年來,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日趨完善——從頂層設計到全面部署,從最嚴格制度到最嚴密法治,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建立。

  5年來,綠色發展理念化為務實行動——各地因城施策、創新方法,一批突出環境問題得到解決,廣泛的生態共識正催生出巨大合力。

  5年來,良好生態環境逐步惠及民生——既要“綠”,又要“富”,成為綠色發展的全面追求,老百姓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

  2017年3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市朝陽區將臺鄉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厘清責權 強化舉措

  讓制度和法治為生態文明建設保駕護航

  “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儘快把生態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來,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制度化、法治化軌道。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對生態文明建設進行全面部署,強調加快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同年9月,《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印發,明確提出到2020年構建起由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等八項制度構成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把制度建設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著力破解制約生態文明建設的體制機制障礙,充分表達了黨中央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堅決態度,也牢牢抓住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牛鼻子”。

  出臺史上最嚴格的環保制度、開展環保督察工作、推出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設立生態文明試驗區、修訂《環境保護法》……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改革的方式抓生態文明建設,一項項改革措施密集出臺,用實際行動回答了落實綠色發展“做什麼”和“怎麼做”的時代課題。

  推進環境保護督查,“督企”也“督政”,讓環保壓力有效傳導。

  截至今年5月29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組已發現14932家企業存在環境問題,佔比近七成。環保部要求依法查處到位、整改到位,對“散亂污”企業要停産到位、拆除到位、清理到位。2015年7月,中央深改組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明確建立環保督察機制,提出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目前,中央環保督察已經完成對23個省(區、市)的督察,問責超過8000人。

  實行嚴格的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讓領導幹部扛起環保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完善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體系,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使之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導向和約束。

  《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于2016年12月正式施行,對各省區市實行年度評價、五年考核機制,以考核結果作為黨政領導綜合考核評價、幹部獎懲任免的重要依據。2015年8月出臺的《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強調顯性責任即時懲戒,隱性責任終身追究,讓各級領導幹部耳畔警鐘長鳴。

  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讓損害生態環境者承擔賠償責任。

  2015年12月,《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方案》發佈。中央深改組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同意在吉林、湖南等7省市開展試點。根據方案,試點省級政府可對違反法律法規,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單位或個人,提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現階段試點地區已初步構建“環境有價、損害擔責,主動磋商、司法保障,資訊共用、公眾監督”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體系。

  建立最嚴密的環境執法體制,讓環境法律的“牙齒”更鋒利。

  2015年元旦被稱為“帶牙齒的”史上最嚴環保法實施。“公益訴訟”“按日計罰”“查封扣押”等撒手锏,成為打擊環境違法者的利器。據統計,2016年全國實施查封扣押案件9622件,移送行政拘留案件3968起,移送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1963件。此外,《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通過並施行;修訂《水污染防治法》,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工作正在穩步推進。我國生態環境法治體系不斷完善、加嚴。

  設立生態文明試驗區,把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成功經驗推向全國。

  2016年6月,中央深改組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設立統一規範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並提出在福建省、江西省、貴州省設立試驗區,為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探索路徑、積累經驗。目前,試驗區建設正在有序推進。例如,福建在全國率先開展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等改革試點,實現社會得綠、林農得利的雙贏,已完成試點面積約8萬畝。2017年福建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將重點落實17項改革成果。

  河道保潔員正在無錫梁溪河山作業。梁溪河治理是太湖流域片加快推行河長制的一個縮影。(資料圖)

  狠抓落實 注重實效

  讓綠色發展理念化為腳踏實地的行動

  當前,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正在加快建立,構建源頭預防、過程式控制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形成。同時,“綠色發展”理念也正一步步轉化為各地各部門切實的行動。

  環保督察過程中的每次談話、調取資料、現場查案,都讓相關幹部和工作人員受到了震撼。“壓力來自問責,講半天道理還不如問責一個人。”江蘇省環境監察局局長張明華説。

  江蘇省明確將環境品質“只能更好、不能變差”作為地方各級政府的責任紅線。在督察期間,江蘇出臺了《江蘇省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綜合改革方案》等文件,為今後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奠定了基礎。作為首輪巡視的8個省份之一,2451件環境舉報問題已辦結,責令整改企業2712家,立案處罰1384件,處罰金額9750萬元,拘留108人,約談618人,問責449人,這是江蘇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交出的“答卷”。

  遼寧本溪,明山區。以前不少居民反應,樓下露天燒烤,滿屋子是油煙味;晚上猜拳、喝酒的聲音更是吵得整晚睡不好,令人苦不堪言。“現在好了,多年來的‘老大難’解決了!”一位居民欣喜的表示。

  截至2017年5月16日,中央第三環保督察組已向遼寧轉辦群眾環境信訪問題3504件。“我們在照單全收、立行立改的同時,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臟亂差、垃圾亂堆亂放、露天燒烤油煙噪聲擾民、養殖場污染水源等問題,舉一反三,由點及面、標本兼治,梳理同類問題,集中清理整治,紮實推進信訪案件反映問題和同類問題的徹底解決;建立長效機制,切實推動綠色發展理念的落地。” 遼寧省環保廳廳長來鶴説。

  中央環保督查是中央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大舉措,也是一項重要的制度性安排。讓領導幹部把“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時時刻刻記在腦子裏,落實在行動上,這也是環保督察的意義所在。據了解,督察組今年將實現31個省份全覆蓋,推動地方政府落實環保責任。

  抓住中央環保督察的契機,各地也在切實整改環保突出問題。2016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目的是貫徹新發展理念,以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為主要任務,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河湖管理保護機制,為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實現河湖功能永續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浙江省紹興市是江南水鄉,境內6759條河道,總長10887公里,居浙江首位。紹興又是工業強市、紡織之鄉,2013年的印染産能佔全國三成以上水環境不堪重負。紹興祭出一著妙招:讓5000余名“河長”共同管水。

  “在紹興,河長要用腳步丈量河道。”紹興市副市長馮建榮説,“從市委書記、市長開始,紹興用5120名市縣鎮村四級河長,管住了包括村級溝渠溇塘在內的所有河道。”

  2013年,紹興市“河長制”管理實施方案出臺,目標是通過河長管理,到2015年底,實現河道水質明顯改善,到2017年底,全市47個市控斷面水質達到或優於三類標準的比例大於70%。

  紹興河流的變化,可謂日新月異:嵊州市石舍村位於剡溪支流十八都江邊,過去,村民都將垃圾往家門口一丟,等著洪水一來就沖走。時間長了,河裏的一個個樹樁都纏成了一個個垃圾圈。村支書任團結當了河長後,首先清垃圾,一個樹樁就能清出7擔垃圾。幾年下來,十八都江岸美景如畫,垃圾灘成了城裏人鍾愛的露天游泳池、野營地。

  截至去年底,已有北京、天津、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海南等8個省(直轄市)出臺文件,在全省(直轄市)範圍內推行河長制,山西、遼寧等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部分市縣或流域水系實行了河長制。

  綜合督查及環保約談推動各地加強環境治理,領導幹部環境損害責任追究文件確立領導責任制,嚴格環境執法,加大監管力度;在此基礎上,各地因城施策、對症下藥、創新方法,一批突出的環境問題得到解決,一些地區的環境品質得以改善。

  2017年5月20日,在江西省贛州市上猶縣陡水湖景區,一艘遊船行駛在碧波盪漾的湖面。近年來,上猶縣開展庫區綜合治理行動,良好的生態環境,有力助推了生態旅遊産業發展。(鐘芳億攝/人民圖片)

  綠在眼裏 富在手中

  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今年5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生産生活環境。

  時針撥回到201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有關活動後,到瓊海、三亞等地考察調研。他特別指出,“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産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近年來,既要“綠”,又要“富”,成為綠色發展的全面追求,更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方略于無聲處惠及民生。

  去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江西時強調,綠色生態是江西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一定要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條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水準提高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如今,一首“山上林草多,山下水唱歌;旱地變水田,老表樂呵呵”的贛南歌謠響徹在青山綠水間,唱出了“綠色發展”帶給老百姓的實實在在“甜頭”。

  在江西省贛州市上猶縣,一個群山環繞、風光秀美的村莊在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同時,實現了經濟增長與百姓增收的“雙贏”。上猶縣梅水鄉園村是遠近聞名的茶葉專業村,當地水保局採取以獎代補的形式,幫助農民建設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和坡面水系工程。實現了水土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共贏,成為了集生態景觀欣賞、現代農業觀光、農活體驗于一體的生態旅遊基地。

  浙江永康境內,有一條總長31公里、風光旖旎的河流——李溪。前幾年,李溪卻還是“灰頭土臉”:河流兩岸,亂擺亂放垃圾、亂墾亂種莊稼、亂挖亂取河灘,污水多、作物多、砂石多等“三亂三多”讓這裡毫無生機。

  近兩年來,永康市投入1900多萬元在李溪流域強化河道功能、改造坡岸生態、挖掘李溪文化,實施清淤疏浚和河道清障,共整治河道2.09公里、建成4.18公里生態堤防,著力構建生態屏障。

  在此基礎上,依託優越的自然資源,永康市大做“水文章”,做大“水經濟”。李溪兩岸特色餐飲服務、民宿等第三産業蓬勃發展,農家樂和特色小吃成為農民創收新途徑,農民每人平均收入同比增長30%以上,遊客吃上“環境飯”,農民實現穩增收。據悉,去年,永康市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102.2萬人次,同比增長70.69%,旅遊總收入達109.51億元,同比增長94.19%。

  讓綠色發展方式助力民生改善,政府要有所不為、更要有所為。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GDP快速增長是政績,生態保護和建設也是政績;不能光追求速度,而應該追求速度、品質、效益的統一;不能盲目發展,污染環境,給後人留下沉重負擔,而要按照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要求,做好人口、資源、環境工作。

  山西省晉城市作為我國重要的無煙煤生産基地、山西最大的煤化工基地,長期以來粗放型的經濟結構帶來的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使晉城深受其害。“十二五”期間,晉城把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各項規劃的制定中,對130家企業實施了強制清潔生産審核,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二五”淘汰落後産能目標任務,全市大氣污染防治、重點流域項目實施、水質目標改善等多項考核排名全省第一。

  在晉城市委書記張九萍看來,綠色發展是發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改變,管的是全局、根本、方向和長遠。她認為:“綠色發展是理念更是行動,靠的就是認認真真地抓,扎紮實實地幹。只有堅持知行合一,堅持久久為功,不斷創新思維、完善機制,把綠色發展貫穿、滲透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才能使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理念落到實處,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有機統一。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體學習再次強調,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産業結構、生産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生産生活環境。

  “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這也是民意所在。”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非一朝一夕之力,卻功在當代、利在韆鞦。

  在綠色發展理念的引領下,“綠水青山”正在中國大地上生長出惠及民生的“金山銀山”,“看得見山水,記得起鄉愁”的美麗中國正從山水畫卷中走近每個人的眼前。

[責任編輯:葛新燕]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