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晶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亞非發展研究所原所長
5月8日,在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及中石油、國家電網、中移動等6個央企負責人共同出席的“一帶一路”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上,肖亞慶表示,中央企業在“一帶一路”建設實踐中,為當地産品進入中國乃至走向世界提供了很多機會,通過貿易往來、要素流動和人才交流,有力地推動了全球化進程,也成為全球經濟復蘇和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從發佈會提供的資訊可以看出,央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極大地帶動了沿線國家的就業增長和經濟發展。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102家中央企業投資設立境外單位9112戶,分佈在全球185個國家和地區。中央企業海外分支機構的員工總數達38.4萬人,其中85%為本地員工。據此計算,當地員工人數接近33萬人。同時,中央企業還十分注重加強對當地員工的技術技能培訓,不斷提升員工的能力素質和業務水準。中國中鐵、中國鐵建等中央企業在與非洲國家合作修建鐵路和公路過程中,培訓了16萬名專業技術人才。中國交建依託國內高等院校,幫助參與重大工程項目的當地員工到中國留學深造,培養了大批高水準專業人才。正是由於這方面的突出工作,不少企業員工本地化率達到90%以上,中國石油印尼公司、中國移動巴基斯坦公司員工本地化率甚至高達99%。
在直接提供就業崗位的同時,央企投資還間接帶動了幾倍甚至十幾倍的當地就業。從發佈會提供的情況看,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中央企業就成為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投資的主力軍,主動將沿線國家作為海外業務拓展的重點。目前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21家中央企業投資了100個重點項目,有26家中央企業參與了1576個項目建設,這些重點項目和建設內容,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既提供了大量的直接就業崗位,也帶動了大量的間接就業機會。根據發佈會提供的資訊,這些投資主要涉及三大類內容。其一,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央企業承建的蒙內鐵路、雅萬高鐵、喀喇崑崙公路等項目,既給當地交通和出行帶來明顯改善,又有力的推動了沿線國家的互聯互通。跨境海底光纜、陸地光纜等通信設施建設,則明顯促進了當地資訊産業的快速發展。其二,在能源資源開發方面,中央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20多個國家實施了60多個油氣合作項目,既幫助當地提升了能源礦産資源開發利用水準,同時也有效解決了相關國家的油氣資源輸出問題。其三,在産能合作和園區建設方面,中央企業重點加強與沿線國家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既有效滿足了當地經濟發展需要,又極大地提升了相關國家的生産及出口能力,促進了相關國家的經濟貿易發展。從央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的具體方向不難看出,基礎設施和裝備製造業對相關上下游産業都具有明顯的帶動作用,因而必然會對相關國家提供多達十幾倍的間接就業機會。至於能源資源開發和油氣管道建設,也可以為相關國家提供幾倍的就業機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到2020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貨物貿易總額將達到19.6萬億美元,佔全球貨物貿易總額的38.9%。同時,保守估計僅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投資總計就需8萬億美元。這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在巨量投資推動下,“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將成為全球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也將成為全球經濟復蘇的新的增長點。這既是中國大力倡導和積極推動的結果,也為中國在新的歷史時期推動自身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市場與空間。這也充分説明,中國加大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正在並將繼續從更高層面上推動這一地區、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提升這一地區的整體經濟發展水準,提升這一地區國家積極參與全球經濟競爭的能力;同時也為全球經濟的再平衡、為全球經濟的深度整合提供了新的增長思路和解困途徑。隨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合作的深入推進,全球化也就同時獲得了新的動力。
2016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總額約1萬億美元。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145.3億美元,佔同期總額的8.5%。中國企業對相關61個國家的新簽合同額為1260.3億美元,佔同期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51.6%,完成營業額759.7億美元,佔同期總額的47.7%。截止2016年,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累計投資達到500多億美元,既帶動了各國經濟發展,又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據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對外投資會達到1.2萬億美元,這些投資將會給世界提供700萬個新增就業崗位。如果這些投資中的五分之一能夠投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那就意味著將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140萬個新增就業崗位。同時還將帶動數以千萬計的大量的間接就業機會。而在這些對外投資中,特別是一些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大的資源能源開發項目以及大型裝備製造項目,央企無疑發揮著特別重要的作用。
[責任編輯:黃露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