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視頻黨員的力量】八旬“愚公”黃大發

2017年04月19日 15:52:05  來源:多彩貴州網
字號:    

  黃大發生於1935年11月,1959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58年至2004年,先後擔任野彪公社草王壩大隊大隊長、草王壩村村長、草王壩村支書。擔任大隊長以來,30多年不懈努力,帶領群眾修築了一條跨3個村,主渠長7200米,支渠長2200米的水渠,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大發渠”。

  老少守著一口望天水井不分晝夜排隊挑水;種莊稼難,農民不敢種水稻,地裏幾乎是包谷、紅苕和洋芋。黃大發認為一切皆源於“缺水”,無水就是遵義市草王壩村的窮根。

  與草王壩缺水的窘境相比,幾公里外的野彪村卻水源富足,只不過兩村之間被大山絕壁隔斷;如果能修一條水渠,把水引過來,就能解決全村的飲水和灌溉了。黃大發就決心幹三件事。即引水、修路、通電,但這個志向的實現卻用了三十多年。

  “偷師學藝”不屈勤學執著心

  上世界60年代初,黃大發得到政府支援後,就帶領村民開始了第一次修渠,這項工程被時髦地命名為“紅旗水利”,寓意打造一條遵義的“紅旗渠”。然而,由於不懂技術,測量就靠豎起竹竿,兩邊人用眼睛瞄;缺乏水泥,溝壁直接糊上黃泥巴;洪水一來,幾下子就把溝渠衝垮了。

  耗時10多年,水就是進不了草王壩。村民們心灰意冷,紛紛打起了退堂鼓,只有黃大發沒有放棄。1989年,已經53歲的黃大發,向組織申請到楓香水利站以輔導員的名份跟班學習,在三年裏,他謙遜得像個小學生,從零起步,掌握了許多修渠的知識,知曉了什麼是分流渠,什麼是導洪溝,還學會了開鑿技術。

  再次起步説服村民共建“大發渠”

  在1992年,他再次提出修渠,村民們紛紛阻攔,甚至他的舅公也譏諷他:“大發呀,你要是能把水引過來,我手掌心煮飯給你吃”。黃大發深深感受到群眾的不理解和親人的不信任,這是在逼他立軍令狀呀!痛心之餘,他耐心地給村民們講解上次失敗的原因和這次修渠的可行性,最終説服了大家。

  在第二次修渠中,遇到的第一個難事就是測量。在300多米的懸崖上測量,其難度要身體和心理承受能力都很強的小夥子,腰間拴著纜繩,從山頂一尺一尺往下放懸在絕壁處,這讓人心驚肉跳,沒有誰敢第一個去嘗試,他卻説:“讓我先來”,繫上繩索慢慢向懸崖滑了下去,小夥子們在他的帶領下,備受鼓舞,也跟著一個個的滑了下去。

  幾十米長的地方要好幾個人才能拉著繩子畫水準線,就這樣用最原始的測量方法,經過3個多月的時間,完成了大土灣岩、擦耳岩、崖灰洞岩的測量工作,為溝渠施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心中有信仰,腳下才有力量”!正是從信仰轉化來的意志、志氣讓他敢於迎險而上,表現出了大無畏的勇敢精神!

  不忘初心歷時36年開鑿“志氣水渠”

  經過兩年多難以想像的辛苦努力,水渠終於竣工。1995年的端午節,彎腰修渠的草王壩人終於直起腰板,歷時36年終於開鑿通了這條“志氣水渠”,他們親切稱之為“大發渠”,“一個是因為老支書,更重要的是我們有水了,日子也該大發起來!”村裏人這樣解釋這條被鄉親們自發命名的水渠。

  此後,他沒有止步,又帶領群眾開展“坡改梯”,稻田從240畝增至720畝,每年收稻穀80萬斤。昔日的荒山變成了良田。當年,草王壩通了電,修通了通村路。90年代,黃大發又發動群眾選址修建學校。20年來,草王壩考出了30個大學生。他當年立下的三個誓言,被他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兌現了。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