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大方針已定,中國再出發

2017年03月16日 13:33:3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2017年全國兩會將於3月15日圓滿落幕。經過對政府工作報告、民法總則草案等內容的審議或討論,代表委員們認為,新一年中國發展的大方針已經確定,我們的任務是狠抓落實,擼起袖子加油幹。

  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這個報告,總結去年的工作實事求是,分析面臨的問題深刻透徹,梳理存在的問題客觀精準,部署今年的工作重點突出。”談及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委書記鹿心社表示,報告通篇貫穿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體現了“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貫穿了“五大發展理念”,是一個求真務實、改革創新的好報告。

  代表委員們紛紛表示,必須從政治和大局上向核心看齊,在黨的領導下,中國才能沿著正確的方向再出發。

  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委書記李希表示:“2017年將是遼寧經濟發展逐步走出低谷、走出困境的轉折之年,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對政府工作報告作的部署安排,一件一件抓好落實,推動經濟持續平穩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資訊情報研究院院長張樹華表示,這次兩會是十九大召開之前舉行的,很有意義,鼓了幹勁、聚了民心。“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我覺得亮點之一是關於協商式監督的意見和論述,這對中國的政治建設是有創見的,有利於積極發揮政協的政治作用。通過協商式監督,政協委員能為全面深改鼓與呼,為解決民生問題鼓與呼,給全社會增加正能量。”

  “我認為,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權威,是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決議精神,保證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思想遵循。”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石家莊市僑聯原主席胡翎這樣説道。

  以優異成績迎十九大

  採訪中,代表委員們認為,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表明,2016年中國經濟在攻堅克難中實現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態勢,在經濟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民生保障等領域取得一系列成就。新的一年裏,穩中求進仍是各項工作的總基調。

  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表示,“今年中共十九大即將召開,全國上下都在為開好十九大獻出自己的力量,這就表明我們2017年的成果可能會突破6.5%,也有可能使得我們在經濟中有更多的成就。”

  談及“穩中求進”,全國人大代表、河北農業大學原校長王志剛表示,“穩”是為了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爭取時間,以改變過去粗放經營方式。穩下來以後要“進”,就是要改革創新,在實現經濟轉型、創造新經濟增長點方面有所突破。政府工作報告除了提出GDP達到6.5%目標,還提出要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可以看出政府希望在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指引下,爭取更好成績。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分析説,我國經過30多年高速增長,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要回到10%左右的增速既不現實,也沒必要。“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既是保民生、穩就業的需要,也是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銜接,實現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要求。”蔡昉説,2016年我國GDP增速是6.7%,而且就業狀況非常好,失業率有所下降,説明我們的速度沒有問題。

  澳門代表團代表、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説,報告提出穩增長的重要目的就是為了保就業、惠民生。梁維特説,“事實上澳門的經濟發展也是如此,在中央支援及澳門各界的努力下,澳門經濟經過20個月的調整後有所復蘇。在經濟復蘇過程中,我們也力促夯實民生、促進就業,讓民眾更有獲得感。”

  加快經濟轉型升級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增強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持久拉動作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説,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已經進入關鍵時刻。“要咬緊牙關承受陣痛,只有堅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全面深化改革,才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深化改革、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代表委員們談及未來發展的關鍵詞。

  “改革進入深水區後,現有不合理格局和框架如何打破?很多難點、重點問題逐漸凸顯。”王志剛舉例説,比如教育公平問題,由於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教育撥款體制不一,貧困地區孩子享受的教育資源較少,導致獲得的教育提升路徑也很少;再比如“三農”問題,農村土地流轉收益如何科學合理分配,讓農民獲得實惠?很多問題其實是深層次的,下一步深化改革必然涉及到對這種利益格局的再劃分。

  “本次兩會上,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部署更加具體而深入,這一點令我印象深刻。比如‘三去一降一補’方面,在降成本這塊,政府工作報告中我讀到了一個大‘禮單’,那就是李克強總理指出,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全年再減少企業稅負3500億元左右、涉企收費約2000億元,一定要讓市場主體有切身感受。”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調研部部長蔡玲告訴記者,這當中,一個降稅一個降費,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會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我認為,發展現代農業龍頭企業,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牛鼻子,對於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帶動廣大農民增加收入,以及加快困難農戶的脫貧步伐,都具有積極意義。”説到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孫寶啟表示,在這一方面,各級政府需要在政策引導方面,繼續做出努力。

  協調推進“四個全面”

  圍繞今年兩會議題,代表委員們表示,無論是精準扶貧還是民法總則草案的審議,無不體現對“四個全面”的協調推進。這些層面的目標將在2017年繼續堅持,圍繞目標的舉措也將在2017年逐步推行。

  蔡玲告訴記者,當前,中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在精準扶貧中,一些老問題解決了,又會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因此,相關部門還是要沉下去,到貧困地區去實地調研,要防止一些貧困戶因病因災返貧。不僅要精準脫貧對象,還要精準脫貧時間,精準脫貧實效。同時需要認識到,脫貧工作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結束的,要有‘釘釘子’的精神,持續開展脫貧攻堅,探索精準脫貧的長效機制,確保真脫貧,群眾過上好日子。”

  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中央委員、陜西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鞏富文特別關注制定民法總則和編撰民法典對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他認為,民法總則的制定將極大地推進民事立法的體系化進程,在中國民事立法史上樹立起一座里程碑。“民法總則和未來的民法典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國家其他領域的法律規範一起,共同構成依法治國的重要依據。”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重慶市武隆區委書記何平代表認為,“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黨員幹部應當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嚴格執行請示報告、組織生活、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等制度,堅決自覺地、主動經常地、全面具體地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向中央決策部署看齊。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

  “‘四個全面’是實現中國夢的主要路徑。僑務工作同樣需要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高度來考量。”胡翎表示,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和祖(籍)國有割不斷的地緣、情緣、血緣,時刻意識到祖(籍)國發展與他們息息相關,只有祖國強大了,他們的腰桿才更硬。“希望包括涉僑機構在內的相關政府部門,繼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制定相關優惠政策,用法律保障海外僑胞合法權益,用感情感召、事業吸引、法制保障、環境改善等舉措,吸引更多高層次華僑華人來華投資興業,發揮他們在中外經貿、文化交流間的橋梁紐帶作用。”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