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苗圩:“中國製造2025”對內資、外資企業一視同仁

2017年03月11日 12:05: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於3月11日(星期六)9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苗圩、副部長辛國斌和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張峰就“推進實施‘中國製造2025’”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中國日報記者:《中國製造2025》頒布實施已經近兩年時間,取得了積極進展,下一步將如何加快推進落地實施?同時我們注意到,近日中國歐盟商會發佈了《中國製造2025:産業政策對弈市場力量》的報告,認為提出的相關政策與市場化改革背道而馳。請問,您對此有何評價?

  苗圩:“中國製造2025”發佈實施以來,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在國家製造強國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之下,我們加強頂層設計,加強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聯動,特別是在發揮各行業、協會和企業的作用方面,都取得了初步成效。

  苗圩:我們按照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和發揮重大工程的帶動作用的思路,按照引導、保護好地方和企業的積極性原則,在實現差異化的發展格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效。我們已經將書面材料發給大家,共取得六個方面的成效,並介紹了下一步工作。在這裡我就不再一一介紹了。

  苗圩:我重點回應你提出的第二問題。我們已經關注到中國歐盟商會最近發佈的報告,報告很長,中文的頁數就有58頁。把這個報告讀下來,總的感覺,報告當中提出的一些意見和建議對做好今後的工作還是有所幫助的。但是實事求是地説,這個報告當中也有一些觀點、有一些説法存在對“中國製造2025”的誤讀。在這裡,我想重點就這個問題談一下。

  苗圩:第一,在“中國製造2025”文件的制定和近兩年的實施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的原則。大家都知道,中國共産黨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了“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未來我們還要繼續堅持市場化的改革方向,這也是我們制定“中國製造2025”及相關政策的出發點。

  苗圩:大家都知道,在促進經濟的發展,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的同時,還需要更好地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這實際上也是一個國際上通行的做法。為了發展本國製造業,一些國家和地區在不同時期都制定了類似“中國製造2025”這類文件。近兩年歐盟有工業復興戰略、美國有先進製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德國有“工業4.0”。

  苗圩:應該看到,目前發達國家在一些技術和産品對中國還實行嚴格限制出口,“逆全球化”的思潮和貿易保護主義的傾向也有所抬頭。中國政府歷來是反對這種做法的。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對於先進技術和産品有著巨大的需求。制定實施“中國製造2025”的根本目的也是在加快推進中國的工業轉型升級,來滿足國內市場對我們各種裝備、各種工業産品方面的需求。有些設備和有些産品,西方對我們還是禁運的,我們市場上又有急需的,如果我們不做,何以説滿足經濟的發展,何以説滿足人民群眾的民生需求,何以談到保護我們國家的國防安全。

  苗圩: 第二,報告對“中國製造2025”相關發展的指標,提出了一些質疑,比如設定了國內品牌市場佔有率等指標。我要説明一下,我們在文件制定過程中並沒有刻意追求這一指標。當然在文件發佈以後,戰略諮詢專家委員會發佈了一個綠皮書,中國歐盟商會的報道當中所引用的絕大部分都是綠皮書上所發佈的指標。但是,在綠皮書發佈的時候,他們已經聲明,這個指標是預測性的,不是強制性的,沒有約束的作用,更不是政府的行為。

  苗圩: 第三,“中國製造2025”及其相關的政策措施,是適用於所有在中國境內的企業,包括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都是一視同仁的。比如以新能源汽車為例,我們準入條件要求企業必須掌握新能源汽車全套的開發技術和製造技術。這個要求不是只針對著外資企業,更不是強制要求外資企業把技術轉讓到中國來。我們制定這個政策的初衷就是防止有些企業利用政府補貼鑽政策的空子,買來總成件拼裝一批汽車、賺一把錢就走人。在這種情況下,既是對用戶利益的損害,更是對擁有智慧財産權企業的傷害。所以,我們制定這個政策並不是説要限制外資企業,我們對內外資企業都是一視同仁的,而且技術轉讓、掌握這個技術是指包括在國內設立研發中心,也包括在境外母公司所設立的研發中心,只要有這個技術就可以,我們並沒有説一定要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一定要把這個技術強制地轉讓到中國來。

  苗圩: 各位也知道,政府對國有企業還沒有這種強制力,更何談對外資企業要強制轉讓技術呢?而且,這種轉讓若是是談不好,我也強制不了,沒有任何強制手段。所以,這個問題在此澄清一下。

  苗圩: 我再重申一下,在整個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進程當中,外資企業為中國的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也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在推進“中國製造2025”過程中,我們一直強調要加強國際雙邊、多邊之間的交流和合作。舉一個例子,我們和德國簽署合作協議,就“中國製造2025”和德國“工業4.0”已經建立合作機制,並且在智慧製造標準體系建設、一些細分領域都取得了積極成效。所以,我希望歐盟商會要正確理解、看待這個問題,借這個機會澄清一下我們的觀點,澄清一下誤讀的內容。謝謝。(根據網路文字直播整理)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