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全國政協委員專家部長共為傳統文化“活起來”、“傳下去”尋路

2017年03月07日 09:42:20  來源:國際線上
字號:    

  國際線上報道(記者 林維):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中國人總會默默想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不管走多遠,都會感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正是傳統文化的魅力帶給我們自信的力量。然而,傳統文化的保留和傳承並非一帆風順。一些珍貴文物或沉寂或消失;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産也瀕臨失傳。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專家和部長都在積極為如何讓傳統文化活起來、傳下去積極想辦法,探索新方式。

  朋友聚會,來一個“飛花令”比賽正在成為新的潮流,每當詩詞“山窮水盡”的時候,都會後悔自己當年背的詩太少。其實,除了古詩詞,書畫雕塑、文物器皿、傳統建築等等也都承載著中華傳統文化。但隨著時光流逝,這些載體或埋藏、或破損、或丟失,漸漸與我們的生活拉開了距離。如何讓深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對此,中國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認為:“第一,要讓廣大的公眾接觸到文物資源。我們有近77萬處不可移動文物和近6000萬件可移動文物,已經在逐步的向社會開放 。第二,現有的渠道我們要充分利用和提升。特別是我們現在有4692座博物館,怎麼樣能使博物館提供豐富多彩的服務這方面要下大力氣。第三, 要促進文物市場的活躍有序。因為讓文物活起來是一篇大的文章,需要我們文物資源的各個方面,從考古開始,到文物的修復,一直到博物館每個方面 要深挖的話,都有文物活起來的內容。”把網際網路平臺與文物資源的利用相結合,也是讓文物“活”起來的一種新形式。中國故宮博物院近年來發佈了《紫禁城祥瑞》、《皇帝的一天》、《 韓熙載夜宴圖》等APP應用,以數字交互、互動操作的形式講述歷史人物的生活故事、展現傳世名畫的精彩細節並把文物背後的文化資訊傳遞給老百姓。全國政協委員、故宮博物院故宮研究院院長余輝表示,這樣接地氣的設計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關注。余輝説:“這種‘活’起來,不只是我們表面上去理解,讓《清明上河圖》當中的人物能夠動起來,而是觀眾見面的時候能夠認知它。我們得把我們所做的研究成果告訴觀眾,觀眾能夠得知文物所蘊藏的歷史文化的資訊。然後通過各種渠道,比如影像、電視、APP等新媒體手段,讓文物能夠走進百姓的家裏面。不管在哪、到什麼時候,都可以看到博物館中收藏的文物,而且不僅是看熱鬧,還要看門道。”

  傳統文化的傳承離不開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濮存昕就認為,把從老一輩表演藝術家身上學到的基本功傳給下一代是戲劇工作者的使命。濮存昕説,“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特別我們搞戲劇、戲曲的藝術家工作者們,我們把俗話説祖師爺傳給我們的東西、最好的東西—基本功留在身上,讓年輕的演員看到,讓新一茬的一代一代的觀眾朋友看到。我們話劇這一行當也有傳承,我是學老人的戲。我們劇院裏有獨特的方式,就是保留劇目的建制,我們大概有30臺保留劇目,我們希望能讓比我們小10到20歲的演員在適當的時候把那些戲學下來。”

  傳承傳統文化,需要各方共同參與,群策群力。今年春節,《中國詩詞大會》這檔電視節目在全國掀起了學習和討論詩詞的熱潮。這檔節目的走紅並非偶然,“詩心”和“匠心”其實一直潛藏在中國人心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潘魯生認為,應在基礎教育中喚起孩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情。潘魯生説:“希望在中小學教育過程當中,小孩子從小動手做中國結、陶藝、編織,通過這樣的一個過程訓練他們的審美體驗,讓小孩子從小就熱愛自己的手工,因為這是中華造物的基本功,也是中國美學精神的一個試驗場。”

  正所謂“形而上為道,形而下為器”,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賦形為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文物建築等作品和技藝,當人們真正重視器和道,並在生活中貫徹這兩者時,由傳統基礎支撐的深厚的中國文化將會一代代傳承下去。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