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北京要建什麼樣的首都?——蔡奇談城市建設

2017年03月07日 08:49: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延伸閱讀】北京市長蔡奇談治霾:既不回避問題,也不過度承諾

  北京未來的副中心應當沒有城市病 

  昨天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北京團第三次全體會議開放團組審議結束後,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蔡奇等10位代表舉行記者會,接受中外記者採訪。蔡奇就社會高度關注的北京城市規劃建設、城市副中心建設、霧霾治理三個問題作答。蔡奇表示,北京正在對現有城市總體規劃文本進行修改完善,要處理好副中心和廊坊北三縣地區的關係,市郊鐵路今年通車後從北京站到通州約20分鐘,對於治理霧霾,“既不回避問題,也不過度承諾”

  將編制新一版城市總體規劃 

  這是北京市市長蔡奇首次在全國人大北京團開放日記者會回答記者提問,吸引了境內外76家媒體、107位記者的高度關注。

  蔡奇説,“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首都”,就是要建設一個偉大社會主義祖國的首都,一個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國首都。“怎樣建設首都”,就是要跳出北京看北京,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優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提升城市發展水準,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

  蔡奇介紹,現階段,首都發展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矛盾十分突出。水資源短缺,人口也接近“天花板”,核心區人口密度超過2.3萬人/平方公里,破解人口資源環境矛盾就要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而且要著眼于京津冀更大空間來疏解功能謀發展。

  蔡奇説,當前一項迫切任務就是編制新一版城市總體規劃。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七次,“我們邀請國內權威專家領銜,並集中各方智慧,開展了重點專題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果”。北京正在抓緊對現有規劃文本進行修改完善。在空間佈局上,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城市副中心建設,形成功能清晰、分工合理、主副結合的城市空間格局;在要素配置上,壓縮生産空間規模,適當提高居住用地及配套用地比重,大幅度擴大綠色生態空間。

  蔡奇説,北京規劃建設將以人口“天花板”、生態紅線和城市開發邊界為硬約束。人口“天花板”,就是北京市常住人口到2020年要控制在2300萬人。“生態紅線”,就是生態紅線區面積從現在的73%到2030年達到75%。城市開發邊界方面,城鄉建設用地現狀為2921平方公里,2020年減量到2800平方公里以內,2030年減量到2700平方公里。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