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世園場館建築今年全封頂
世園會效果圖
世園會佈局圖
昨天,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園區地下綜合管廊正式開工(如圖),這標誌著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啟動。北京世園局工程部部長史文軍介紹,今年場館建築全部封頂,地下管廊工程將全部完工。到今年年底,園林景觀將完成80%的任務量。
80%任務量年底完成
昨天上午,北京晨報記者來到北京世園會園區建設現場,原有魚塘水已被抽幹,十幾臺挖掘機緊張作業,每天挖出1萬方土,拓展魚塘面積,形成規劃中的媯汭湖。這1萬方土被拉到幾百米外的地方就地平衡堆築成山體,5台強夯機不停地把20噸的重錘砸向山體以增強山體穩定性,到3月底,規劃中的天田山和媯汭湖主體就將呈現在人們眼前。
史文軍介紹,2月底前園林景觀、主要場館以及配套服務設施建設隊伍將全面進場,屆時預計施工人數將達到5000人。他表示,到今年年底,園林景觀將完成80%的任務量,也就是高大喬木、灌木栽種完成。“可以説,在距離北京世園會開幕還有一年半的時間,公共景觀就已經初步完工。此外,今年場館建築全部封頂,地下管廊工程完工,為室內外展園建設提供條件。”
3.34公里管廊減少井蓋
據介紹,世園會園區使用的地下綜合管廊是將十幾根管線“同居”一艙,這在國內園區的市政建設中還是首次使用。舉例來説,如果區內部地下管線突發異常,2公里以外的運作控制中心僅在幾秒鐘就能收集到相關數據並作出警報,同時鎖定異常管道位置,運作人員根據數據資訊及時對異常情況處理。若遇複雜情況,維修人員從入口直接進入地下管廊進行作業,徹底改變了以往挖開路面、斷路施工,“開膛破肚”的搶修方法。
北京世園會地下綜合管廊工程位於圍欄區內,也就是遊客需要購票入內的區域內,總長度3.34公里。工程設計採用三艙結構,熱力、燃氣、給水、再生水、電力、電信等入廊,沿園區南路等六條主要道路設置,包括1條主管廊,5條支管廊,並與周邊的地下管線連通配套。
“以往十多根管線在同一路基下直埋鋪設,每隔幾米就要設置檢查口供人員進出作業。在有限的路面寬度就不可避免地出現較多的井蓋。但是北京世園會的園區南路上,僅會出現極少的井蓋,路面風貌及通過舒適性都會大不一樣。”北京世園局總體規劃部部長許紅介紹説。
10米寬道路人車分流
據北京市市政設計總院高級工程師孟瑞明介紹,園區內道路路面寬8-10米,總長約10公里。採用人車分流,道路空間尺度小型化,配合景觀設計種植的高大喬木,營造林蔭綠道的效果。
北京世園會運營期間,園區內主要通行電瓶車及不同時段的花車巡遊均為清潔型能源車輛。電瓶車站等交通設施與公共綠地空間採用一體化設計,路內的電瓶車站與綠地內乘客候車休息空間相協調,人行道與綠化景觀及園藝小品相協調。同時園區建設時還採用區域內土方利用、現有瀝青混凝土的再生利用、採用環保透水材料填充樹池、現況橋利用等環保措施。
90%雨水流入園區內湖
園區採用透水人行道鋪裝,設置1700米長,以自然地形、雨水收集以及生態景觀為一體的生態草溝。可匯集90%的雨水至園區內湖,通過植物過濾凈化後的雨水可以用於周邊植被灌溉,多餘雨水可排入媯水河。此外,大面積花田種植區起到了地表呼吸及自然下滲功能,下游增加匯水下凹濕地。同時,還將打造生態雨水排除系統。
據介紹,全園設有智慧燈桿、電瓶車站的電子資訊牌、停車引導資訊牌等智慧設備。智慧燈桿是通過在傳統路燈桿上增加光纜和相關設備,使得路燈桿除提供傳統照明功能外還可以整合音視頻監控設備、無線基站、WIFI熱點、多媒體螢幕、充電樁以及天氣環境等各種感測器件的新型智慧設備。
世園會那些事兒
世園會是什麼?
2019北京世園會是經國際展覽局認可和國際園藝生産者協會批准的A1類世界園藝博覽會,舉辦地位於中國北京市延慶區,舉辦時間為2019年4月至10月。預計官方參展者(國家和國際組織)100個,非官方參展者(國內省區市及國內外企業)100個,參觀人數不少於1600萬人次。
世園會在哪?
北京世園會園區位於延慶新城集中建設區西部,橫跨媯水河兩岸,西起西玉路,東至延康路,北起新城集中建設區邊界,南至百康路,總面積503公頃。
世園會什麼樣?
北京世園會園區預計2018年底完工,交付展陳佈置。屆時,核心景觀區居中統領,山水園藝軸、世界園藝軸貫通南北,媯河生態休閒帶、園藝生活體驗帶、園藝科技發展帶串聯東西。其間,散落著世界各地參展者以及國內各省市建設的美麗花園。海內外的遊客將在媯水之濱,領略萬花之園的風采。
世園會啥佈局?
園區規劃秉持“生態優先、師法自然,傳承文化、開放包容,科技智慧、時尚多元,創新辦會、永續利用”的理念,充分利用延慶區山水林田的自然格局,統籌空間佈局、展館需求、交通組織、市政設施、公共景觀等因素,確立了“一心、兩軸、三帶、多片區”的園區整體結構佈局。
“一心”即核心景觀區;“兩軸”:以冠帽山、海坨山為對景,形成正南北向的山水園藝軸和近東西向的世界園藝軸; “三帶”包括媯河生態休閒帶、園藝生活體驗帶和園藝科技發展帶;“多片區”包括世界園藝展示區、中華園藝展示區、自然生態展示區、生活園藝展示區、教育與未來展示區。
核心景觀區利用現有廢棄魚塘,營造景觀水面,與媯水河相依,形成一片連綿水澤。受《史記 五帝本紀》“舜居媯汭”的啟發,設計者將這一景觀命名為媯汭湖。媯汭湖同時還承擔著雨水匯集等生態功能,踐行海綿園區理念。
北京世園會景觀設計師嚴偉介紹: “我們運用中國傳統的疊山理水手法,拓展現有魚塘,營造湖面景觀。其間産生的土方,就近堆出山體,建設 ‘五穀豐登、山花爛漫’的梯田式花田景觀,傳承與展現農耕文明的生態智慧。山高25米,取名天田山。與中國館、國際館和演藝中心環媯汭湖而建,共同圍合形成園區的核心景觀。天田山的山頂建設永寧閣,作為全園的制高點和標誌性建築,起到視線焦點、統領全園的作用,登閣可南眺長城,北望海陀,俯視媯河和整個園區。永寧高閣攬勝景、天田媯汭蝶飛舞,核心景觀區將呈現出一幅立體山水畫卷。”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