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網路媒體走轉改】年的樣子:農家小院年糕飄香

2017年02月02日 14:11:57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2月2日廊坊訊 (記者 劉暢)神猴辭歲,金鳳迎春。臘月二十九,廊坊固安柳泉鎮。大紅的燈籠早已挂在門的兩側,“福”字窗花貼在可以映見人影的玻璃窗上,為農家小院增添了多分喜慶。陣陣炊煙嫋嫋升起,滿院子的年糕香吸引著放炮仗的孩子們到屋裏探個究竟。這裡,就是老人尚秀英的家。

  尚秀英,1949年出生,與共和國同齡,經歷過新中國發展的各個時期,見證了祖國的繁榮發展。在老人看來,過年撒年糕更像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儀式,數十年來,她始終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中國傳統節日的尊重。

  “快進來,關好門!年糕撒生了就不好了!”尚秀英一遍遍的囑咐因過年而分外興奮的孩子們!丁酉雞年,“莊重嚴肅”的撒年糕儀式又在老人家裏隆重登場!

  灶裏熾熱的火熊熊的燃著,一鍋早已煮熟的紅豆平鋪在蒸鍋布上,紅豆打底,這是小村落裏多年傳承下來特有的撒年糕習俗。“糯米年糕比較黏,但我一直用黃米麵做。幾十年下來已經成習慣了!”尚秀英老人説。“燙面”是做年糕不可或缺的程式,黃黃的麵粉與熱水交織融合,便成了做年糕的好材料。老人佝僂著身子,小心翼翼的將燙好的黃面敷在紅豆層上,隨後密密的撒上一層紅棗,這就便成了一層了!

  “過年吃年糕,來年節節高,我從小就聽長輩們這麼説。”1970年,尚秀英嫁入婆家後,更是得到婆婆手把手的“真傳”,撒年糕這個重任便落到了她的肩上。在那個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年糕真的可以算上一個稀罕玩意兒,順理成章成為孩子們期盼過年的理由之一。“那時候家裏窮,黃米麵都是自己去磨,也不會撒太多,大多都主要留給老人孩子吃。”尚秀英回憶道,“以前家門口有一棵棗樹,年糕上的紅棗都是從自家棗樹上摘,也算是自給自足了!”記者注意到,老人家門口如今也種著一棵棗樹,猜測應該也是為年終美味做貢獻的吧!

  隨著時代快速發展,大魚大肉對於人們的吸引力遠沒有老人親手做的年糕誘人。“今年我得多撒幾鍋,等親戚朋友來了可以帶回家嘗嘗鮮!”尚秀英説。對中國人來説,春節是最重要的節日;對尚秀英來説,過春節必不可少的是一鍋年糕!

  院子裏的鞭炮聲劈裏啪啦的響著,年糕香氣越發變濃,尚秀英正招呼著孩子們進屋吃年糕......(完)

[責任編輯:何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