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考古中國5000年文明史:二里頭文化的“國家”意味

2017年01月20日 10:05:13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二里頭文化的“國家”意味

  按古代文獻的説法,夏王朝是中國最早的王朝,是破壞了原始民主制的世襲“家天下”的開端。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把夏王朝建立的年代定為西元前2070年左右,在考古學上,那時仍屬於龍山時代,在其後約200多年的時間裏,中原地區仍然處於邦國林立、戰亂頻仍的時代,各人類群團不相統屬,築城以自守,外來文化因素明顯。顯然,“逐鹿中原”的戰爭正處於白熱化的階段,看不出跨地域的社會整合的跡象。也就是説,至少在所謂的夏王朝前期,考古學上看不到與文獻相對應的“王朝氣象”。

  與此同時,興盛一時的中原周邊地區的各支考古學文化先後走向衰落;到了西元前1800年前後,中原龍山文化系統的城址和大型中心聚落也紛紛退出歷史舞臺。代之而起的是,地處中原腹地嵩(山)洛(陽)地區的二里頭文化在極短的時間內吸收了各區域的文明因素,以中原文化為依託最終崛起。二里頭文化的分佈範圍首次突破了地理單元的制約,幾乎遍佈于整個黃河中游地區。二里頭文化的因素向四圍輻射的範圍更遠大於此。

  伴隨著區域性文明中心的衰落,此期出現了超大型的都邑——二里頭遺址。地處中原腹地洛陽盆地的二里頭遺址,是1959年徐旭生等人在梳理文獻的基礎上對可能的“夏墟”進行踏查的過程中發現的,其現存面積達300萬平方米。經半個多世紀的田野工作,在這裡發現了中國最早的城市主幹道網,最早的宮城,最早的多進院落大型宮殿建築,最早的中軸線佈局的宮殿建築群,最早的封閉式官營手工業作坊區,最早的青銅禮樂器群、兵器群以及青銅器鑄造作坊、最早的綠松石器作坊、最早的使用雙輪車的證據,等等。這樣的規模和內涵在當時的東亞大陸都是獨一無二的,可以説,這裡是中國乃至東亞地區最早的具有明確城市規劃的大型都邑。

  二里頭文化與二里頭都邑的出現,表明當時的社會由若干相互競爭的政治實體並存的局面,進入到廣域王權國家階段。黃河和長江流域這一東亞文明的腹心地區開始由多元無中心的邦國文明走向多元但有中心的王朝文明。作為廣域王權國家概念的“中國”,在前一階段還沒有形成。

  我們傾向於以西元前1800年前後東亞地區最早的核心文化——二里頭文化,最早的廣域王權國家——二里頭國家的出現為界,把東亞大陸的早期文明史劃分為兩個大的階段,即以中原為中心的“中原(中國)王朝時代”,和此前政治實體林立的“前中國時代”和“前王朝時代”。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