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昌黎縣靖安鎮秦皇島西部工業園內的安豐公司。攝影|《中國新聞週刊》記者 賀斌
原標題:這家企業被李克強點名怒批 它為何敢頂風作案?
鋼鐵企業去産能背後的故事
2016年11月2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鋼煤行業去産能情況彙報時,怒批煤炭鋼鐵去産能“確實存在個別不守規矩、偷姦耍滑的企業,國務院要派調查組堅決查處、嚴肅追責”。
李克強指出:“對於那些頂風違規、想要火中取栗的個別企業,要抓典型、嚴肅處理,不能讓‘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在被國務院總理怒批的這些企業中,就包括安豐公司。會議第二天,由發改委牽頭的調查組就抵達昌黎縣,對安豐公司進行了現場調查。
安豐公司建鋼鐵項目調查
在寬敞的辦公室裏,王波踱來踱去,面色凝重。此時,距離河北安豐鋼鐵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豐公司”)被中央點名批評剛過6天,他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在此次問責中,包括王波在內的三名安豐高管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而公司法人張慶坡則被立案偵查。河北省副省長張傑輝等多名官員受到行政警告等處分。此外,中央還責令河北省限期拆除安豐公司1000立方米以下高爐和100噸以下轉爐,這就意味著公司將拆除6座高爐和5座轉爐,僅剩5座1000立方米以上的高爐和3座100噸以上轉爐,短期內産能將被大大壓減,經濟損失不可預估。
“對企業來説,相當於是個懲罰性的壓減措施。”安豐公司副總經理王波對《中國新聞週刊》解釋説。
頂風作案
2015年3月,安豐公司打算調整産業結構,煉製新型特種鋼,決定通過産能置換方式建設1座1206立方米高爐和1座100噸轉爐。不久,安豐公司花了2.68億元購買本縣另一個鋼鐵企業順先公司的産能指標,包括兩個580立方米高爐和一個125噸轉爐,並準備拆除兩個550立方米的高爐。“這些都是按照工信部127號文的産能置換要求去做的。”王波説。
所謂“工信部127號文”,實際上就是2015年4月20日工信部出臺的《部分産能嚴重過剩行業産能置換實施辦法》。該文件明確,在鋼鐵等産能嚴重過剩的行業建設須制定産能置換方案,實施等量或減量置換。同時,該文件還明確要求,在京津冀這樣的環境敏感區域必須實施減量置換。
在河北省工信廳網站上,《中國新聞週刊》並未查到安豐公司該筆産能置換交易。
對此,王波向《中國新聞週刊》解釋稱,該項目需要層層上報,到河北省工信廳時被壓下來了。“當時給我們的口頭答覆是河北已經批了8個項目,我們的項目得等8個項目批完再説。”
安豐公司還從其他途徑得知:“由於這8個項目(上述河北已批的8個項目)都是按1:1的比例進行等量置換的,不符合政策,還得重新核查,估計兩年也未必能審批完。”
但安豐公司等不及了。王波表示,“當時公司買指標的錢也花了,該拆的老舊設備也都拆掉了,就想早點完成産品結構調整,早點邁向中高端”。
彼時的安豐公司顯得“理直氣壯”,認為“這個項目符合國家政策要求,産能置換也是被鼓勵的,被批復也只是早晚的事”。
於是在未履行産能置換、項目備案、環境影響評價、土地利用、規劃建設、施工評審、安全生産“三同時”等手續的情況下,2015年7月,安豐公司擅自啟動了項目建設。
“中國的民營企業,這麼多年來都是這麼過來的,沒想到這次撞到了槍口上。”王波坦言,“項目開工的消息是瞞著昌黎縣政府的,因為項目在7號廠區裏面,從外面根本看不到,而安豐公司這些年經常有節能、環保方面的建設項目,施工車輛進進出出很正常。”
就這樣,直到2016年5月,安豐公司所在的昌黎縣政府主管部門才發現安豐公司私自建高爐和轉爐的秘密,此時,安豐公司已完成投資6.91億元,1座高爐主體及部分附屬設施已基本建成,1座轉爐爐體已安裝,另有1座轉爐基礎已完成。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安豐公司因“未批先建”就被相關政府部門處罰過多次。
2007年1月,安豐公司就因技改項目未經過環評擅自開工,而被國家環保總局責令停止建設,限期補辦環評審批手續。
2009年7月至9月,安豐公司以公司法人和股東張慶坡個人名義,分別與秦皇島市昌黎縣靖安鎮、安山鎮的6個村委會簽訂9份《土地承包協議書》,承包集體土地1098畝,承包費為每年每畝700元,承包期21年,未約定承包土地用途。同年10月,安豐公司未經批准,在承包土地範圍內違法佔用耕地和坑塘水面合計383.89畝,實施鋼鐵項目技術升級改造工程。
一個月後,昌黎縣國土資源局對違法佔地按所建項目分別作出4次行政處罰,責令退還土地,拆除在違法佔地建設項目,恢復土地原狀,並將案件移送當地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申請昌黎縣法院強制執行。這一事件被國土資源部公開通報批評。
儘管遭受行政部門多次處罰,但安豐公司仍舊“我行我素”。也許是吸取了安豐公司“屢教不改”的教訓,2016年5月在昌黎縣政府發現安豐公司“未批先建”問題後,在叫停新建項目的同時,還採取了停水、斷電、用混凝土灌封爐膛等方式,阻止安豐公司繼續開工。
但在如此激烈的干涉手段之後,直到2016年6月,昌黎縣才將此事彙報給秦皇島市。
當地支柱産業
安豐公司位於昌黎縣靖安鎮秦皇島西部工業園內。據工商資料顯示,安豐公司註冊于1999年8月18日,屬於張慶敏個人獨資企業。2002年,公司更名為秦皇島新安鋼鐵有限公司,2004年3月,又更名為秦皇島安豐鋼鐵有限公司,從此,“安豐”這個品牌沿用至今。2014年10月,公司再次更名為河北安豐鋼鐵有限公司。
在2007年以前,昌黎縣有多家鋼鐵廠,安豐公司規模起初並不算起眼。據在安豐工作已有12年的工人趙師傅回憶,他剛進工廠時,只有3個200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爐,這幾年才慢慢發展成現在的規模。
安豐公司在其最初階段,主要通過內部融資實現企業的資本原始積累。據資料顯示,當時公司的資金來源於對工人內部的集資和周邊農民的投資入股,當時共吸納民間股金1.6億元,在冊小股東226戶,參與入股農戶1002戶。
隨著企業的發展,安豐公司逐漸顯露出家族企業的特徵,公司總經理是張慶敏的兒子張玉春,公司的高管也大部分是“張家人”,比如分別擔任法人和監事的張慶坡、張慶來。
“這家企業管理方式和別的企業不一樣。”王波説。當《中國新聞週刊》追問怎麼不一樣時,他迅速轉移了話題。
據知情人介紹,目前昌黎縣共有三家大規模的鋼鐵公司,除了安豐公司外,另外兩家公司分別是秦皇島宏興鋼鐵有限公司和秦皇島順先鋼鐵有限公司。
2002年,在安豐公司北邊,宏興鋼鐵有限公司成立。很多當地人都知道兩家老闆是親戚,但説法不一。一位住在宏興公司附近村民的説法是,“宏興董事長王佔宏是張慶敏的妹夫”。
而據2007年昌黎縣政府工作報告顯示,自2003年以來,昌黎縣也開始了産業佈局,包括鋼鐵行業在內的冶金製造業“堅持技改擴建不停步,逐步成為縣域工業的有力支撐”。在這一過程中,昌黎縣一邊壓減落後産能,一邊鼓勵産業發展,其中,一些小的民營鋼鐵企業被勒令停産,最終留下來的,只有安豐、宏興和順先三家。2009年,秦皇島西部工業園建成,安豐和宏興都被劃入園區,開始了更大規模的擴張。
一位昌黎縣政府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新聞週刊》,兩家公司能夠得以保留,除了企業本身已頗具規模,形成産業帶以外,地理位置也十分關鍵。
對於昌黎而言,由於東臨北戴河,有一條黃金海岸,環保壓力尤其大,而昌黎本身又並不盛産鐵礦石,本不具備發展鋼鐵産業的條件。但由於安豐公司地處昌黎西部的靖安鎮,遠離東部的海岸線。而且靖安鎮與唐山市灤縣之間只隔著一條灤河,借助唐山鋼鐵産業發展的區位優勢,形成了産業集聚。
更重要的是,兩家企業已經成為昌黎縣經濟發展的支柱,也是昌黎的利稅大戶。2007年4月,昌黎關停了包括順先公司在內的7家鋼鐵企業,只留下宏興和安豐兩家。據時任昌黎縣委書記的劉建軍介紹,當時,鋼鐵産業佔全縣財政稅收的30%,而剩下的2家企業則佔到所有鋼鐵企業稅收的70%。
2008年,安豐公司以上一年166.70億元的營業收入進入河北省百強企業,排名第39位。
2009~2013年河北省百強企業排名數據顯示,2008~2012年,安豐公司的營業收入從30.32億~98.56億元不等,排名浮動較大。2014年落榜一年,2015年、2016年再次上榜,上一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66.70億元和116.54億元。目前,安豐公司的註冊資本已增到12億元,股權結構也變成由張慶敏個人持股。
而據昌黎縣發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以安豐、宏興和順先(關停後又重新開張)三家企業為龍頭的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工業産業年産值達172.9億元,實現利稅11.8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10.43 %、41.87 %。
鋼鐵已然成為昌黎縣的支柱産業。此外,冶煉設備也在逐步提升,截至目前,安豐公司共有10座高爐,8座轉爐。此外,河北省發改委2016年9月批復給安豐公司的1780立方米熱連軋帶鋼項目,也正在建設之中。
逐級問責
這件事情之所以“捅到上面去”,據昌黎縣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員透露,源於新華社一則內參。但新華社記者是如何得到這個消息,又是什麼時候過來作的採訪,內參裏寫了哪些內容,對於這些,昌黎縣政府直到現在都一無所知。
2016年11月2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鋼煤行業去産能情況彙報時,怒批煤炭鋼鐵去産能“確實存在個別不守規矩、偷姦耍滑的企業,國務院要派調查組堅決查處、嚴肅追責”。
李克強指出:“對於那些頂風違規、想要火中取栗的個別企業,要抓典型、嚴肅處理,不能讓‘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在被國務院總理怒批的這些企業中,就包括安豐公司。會議第二天,由發改委牽頭的調查組就抵達昌黎縣,對安豐公司進行了現場調查。
2016年11月24日,調查組召集省、市、縣三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座談,分組向政府有關部門和相關企業了解情況,調閱文檔資料。11月25日,就項目審批、土地使用、環境保護、安全管理等進行分組核查,並去到相關企業,對置換産能的拆除情況等進行核實。
調查持續了近一個月時間。“來了有四五趟吧,查得可細緻。”上述昌黎縣政府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新聞週刊》,“但最終調查結果我們也是通過新華社通稿才知道的。”
2016年12月10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對河北安豐鋼鐵有限公司違法違規建設鋼鐵項目相關責任人給予紀律處分的通報》,問責範圍囊括了廳級、處級、科級幹部。
2016年12月29日發佈的國務院調查處理情況通報中,問責範圍進一步擴大,對負有重要領導責任的河北省副省長張傑輝給予行政警告處分。由河北省根據有關規定,對27名責任人進行問責。
在這次問責中,中央責令河北省限期拆除安豐公司原有全部老舊設備。據王波透露,限期拆除方案由河北省制定,拆除方式還有待專家制定方案,但截至1月6日,相關方案還未下發,“限期”的期限究竟是多久,還不得而知。
安豐這件“撞到槍口上的事”讓整個昌黎縣乃至河北省都顏面無光。作為全國鋼鐵大省,河北省是去産能的重地,就在2016年11月30日,河北省發改委發佈資訊稱提前完成今年壓減産能任務。
12月28日,河北省發改委主任陳永久在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節目仲介紹,河北省已經派了9個工作組到全省各地進行拉網式排查,並決定在今年壓減3300萬噸鋼鐵産能基礎上,明年再壓減3200萬噸鋼鐵産能。
對於安豐事件,在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看來,中央之所以對安豐事件如此“大動干戈”,關鍵在於目前中國鋼鐵行業産能嚴重過剩,雖然中央一再強調去産能,但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對中央的指示認識不清,重視不夠,一些地方甚至違規建設。在這種背景下,必須對一些不執行中央政策的地方政府和企業採取措施,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政令暢通,令行禁止。
環境痛點
從11月末調查組入駐,就不斷有安豐停産的傳聞。但2016年12月28日下午,《中國新聞週刊》記者沿著安豐公司南面的馬路走了一圈,從8號廠區走到1號廠區附近的安豐大廈,一路機器轟鳴,高爐中冒出汩汩白煙。
在7號廠區的紅色院墻內,一棟三層樓高的生産車間緊挨著馬路,像壘起的集裝箱,銀白色的墻皮已經老舊,蒙上黑色的粉塵。機器轟鳴震耳,卻只能看到幾個黑洞洞的窗戶。車間樓下緊貼院墻處,四個巨大的罐體冒著白色的蒸汽,冷卻的水滴如同小雨,斜斜地拍到路人的臉上,即使在15米寬的馬路對面都無法避免。
與7號門的破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路之遙的8號門,設備很新,似乎還在建設當中,煙囪甚至還沒有刷上油漆,頂上的鋼筋依稀裸露在外面。正對著7號門的那面墻上寫著醒目的紅色標語,“既要金山銀山 更要碧水藍天”。
由西向東的方向,短短數分鐘,就有不下六輛滿載著熱軋鋼卷的貨車路過,此時的昌黎縣,剛下過一場雪,寒冷刺骨,卻依然能感到貨車經過時,車上鋼卷帶來的灼人熱浪。裝鋼卷的車廂四週沒有遮擋,僅用幾根鋼纜固定著,似乎並不是特別穩當,讓人不由捏著一把汗。
由於揚塵和噪音,廠區對面的商鋪全都大門緊閉,即使如此,外墻和玻璃門窗也都灰濛濛的。一家飯館門口,豎了一塊“高溫車禁止停靠”的牌子,“大車一輛接一輛,把好好的路都給軋壞了。”一家商鋪的店主向《中國新聞週刊》抱怨道。
環保問題一直是鋼鐵産業的痛點,在安豐成立初期,因為污染物的排放和粉塵,和當地村民屢生爭端。儘管這幾年排污方面有所好轉,但揚塵依然較為嚴重。黨各莊的村民小李(化名)告訴《中國新聞週刊》,“特別是四五年前,每天都有大車經過,塵土飛揚,窗戶上經常一層土,連窗戶都不敢開。”但對此,村民們通常是敢怒不敢言。
實際上,工廠帶給周邊居民的,除了污染和噪音,還有土地的利益之爭。據周邊幾個村的村民反映,兩家鋼企在擴建時都涉及大量徵地,採取的方式都是以租代徵。但租金卻截然不同:在宏興公司附近的指揮鄉,一個月土地租金約2000元/畝,而在靖安鎮黨各莊,租金則只有約1/3。儘管如此,在村民們看來,也比種地掙得多。
對於村民而言,比起靠天吃飯,能在家門口就業是兩大鋼廠帶來的最大實惠。如果夫妻倆都在工廠上班,家庭月收入甚至能達到5000~10000元,逢年過節,公司還會發米、面和魚等,感覺福利相當不錯。
然而,其樂融融的背後,是高危行業的勞動者保障問題,近幾年,工人被鐵水燙傷、被鋼板砸傷、被大車撞到的事故屢有發生,安豐公司頂多賠錢了事。
“我覺得,這個企業缺乏社會責任,就算做再大的貢獻,也不能抹掉他的這些污點!”一位當地居民説。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