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這是一份令人振奮的成績單:2人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42項國家自然科學獎、66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7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越來越多的“中國創造”亮相世界科技舞臺。透過科技獎勵,我們更能看清科技發展的大勢。
1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新華社發
核心技術突圍 奠定大國地位
“從今年獲獎成果看,我國在主要科技領域和方向上已佔有一席之地,正在從‘跟跑者’向‘並行者’和‘領跑者’轉變。”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説。
對於這一點,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教授徐向陽深有感觸。這位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獲獎項目“前置前驅8檔自動變速器(8AT)研發及産業化”的第一完成人,帶領團隊埋頭10年,終於使中國的汽車産業有了自己的自動變速器,一舉突破了國外幾十年的技術封鎖。
“自動變速器是我國汽車産業最大的軟肋,實現自動變速器自主創新是幾代中國汽車人的夢想。”徐向陽告訴記者,自主創新不僅要衝破“防線”,而且還要主動出擊,邁向世界一流客戶,“8AT已經與大眾公司形成了初步合作意向,3月份將完成樣機試製。”
自主創新使我們的汽車産業在外資壟斷中開始“突圍”,而在通信和導航領域,這種“突圍”已走得更遠。獲得進步獎特等獎的第四代行動通訊系統(TD-LTE),在與美國競爭中勝出,成為全球兩大主流4G標準之一,目前已被43個國家採用。同獲該獎的北斗二號衛星導航系統,使我國從根本上擺脫了對國外衛星導航系統的依賴,目前已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
在基礎研究領域,“突圍”的腳步同樣矯健。進步獎一等獎獲得者陳和生院士這些年來都在跟粒子打交道。由他負責的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性能達到了改造前的100倍,是競爭對手美國的7倍,使我國在粲物理研究上居於國際領先地位。“我們還在世界上第一次發現了四夸克物質,這可能是一個新的物質形態,我們要揭開它的秘密。”陳和生信心滿滿,他們要再做“領跑者”。
重視團隊協作 迸發創新活力
“今年獲獎的3個創新團隊都是圍繞國家需求、群眾急盼領域,經過20年左右的持續穩定發展,培育了結構合理的創新隊伍,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創新文化。”有關負責人介紹。
以浙江大學能源清潔利用創新團隊為例,他們今年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創新團隊)。浙江大學教授倪明江是該團隊的領銜人,他告訴記者:“我們的創新團隊形成于上世紀80年代,在煤炭清潔高效發電、電力生産過程污染控制、廢棄物及生物質燃燒發電等方向開展前沿基礎研究和工程技術創新。”
經過近30年的發展,目前團隊共有科研人員45人,博士及博士後等其他人員200余人,先後在能源清潔利用領域獲得14項國家科技獎和4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成為本領域國內外公認的領先團隊。80後的薄拯是該團隊最年輕的教授,他把自己的成長歸功於團隊的“求是、團結、創新”的文化氛圍。薄拯還表示,團隊制定了明確的知識成果和利益分配規則,使不同層次、不同年齡、不同特長的成員和諧共處於一個團隊,“團隊重視勞有所得,在這種公平的氛圍下,大家心往一處使”。
突出地方特色 服務區域創新
科技創新不僅需要“高大上”,也需要“接地氣”;科研工作者不僅在基礎科研領域“顯山露水”,也越來越多地在經濟和民生需求中體現價值。“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這是2016年5月“科技三會”召開以來的一種新業態。
青海省推薦的三江源草地生態系統恢復及可持續管理技術創新和應用,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趙新全研究員是該項目的第一完成人,他説,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發源地,素有“中華水塔”之稱,過去幾十年該地區草地呈退化趨勢,“針對生態安全的國家戰略,我們研發和整合了退化草地生態恢復重建技術,創建了兼顧生態保護和生産發展的管理新範式”。
另外,新疆推薦的“風電機組關鍵控制技術”項目,依託當地資源優勢,突破多項技術難題,推動風電躍居國內第三大電源;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推薦的“棉花生産全程機械化”項目,結合當地棉花種植情況,研發出一整套關鍵技術裝備。“這些項目的共同特點,都是全部依靠當地的産學研力量聯合完成,完成人紮根西部,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實現了人生價值。”有關負責人説。(記者 葉樂峰 陳海波)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