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四川廣漢的張道才是一名古籍修復師,幹這一行已經有十多個年頭了。傷痕纍纍的古籍通過他的“妙手回春”,重新煥發活力。
古籍修復與時間賽跑
書籍是人們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也是人類文明的標誌,中國是世界上産生書籍最早的國家之一。無論是印刷術還是裝幀形式,乃至紙張筆墨,都堪稱一絕。
但是,這些不可再生的珍貴古籍,久經歲月風風雨雨的考驗,早已千瘡百孔,紙散字碎,無法翻閱,喪失了古為今用的價值。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的古籍大概有五千多萬冊,但從事古籍修復的人員不過三四百人,面對大堆滿目瘡痍的珍貴古籍就如同“螞蟻搬山”。
搶救修復這些瀕臨“死亡”的古籍,迫在眉睫。
古籍修復師 張道才
一雙手化腐朽為神奇
張道才介紹,歷經數百年,這些古籍破損的形式多種多樣,大致有蟲蛀、鼠嚙、酸化、霉爛、燼毀等,紙張大多破亂零碎、脆弱不堪。作為修復師,要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最大程度地還原古籍原始的面貌。因此,在修復時要格外細緻小心。
每本古籍的修復,都需要複雜的工序和漫長的週期。張道才正在修復一本清朝時期裝訂的《傷寒論》。“書口已經斷裂了,已經斷兩邊了,所以修書的時候就要注意把它的字,把它的縫隙對好,千萬不要錯位了”。
裝修古籍,在我國有著輝煌悠久的歷史,發展到清代乾隆、嘉慶時期,已達到爐火純青的頂峰。“會診病情、制定修復方案”“拆書數頁”“選配修補紙”“清潔書頁”“修補”……修復古籍的十四道主要工序,代表著數千年來,無數勞動人民辛勤勞動和智慧的結晶。
“這個書也是有靈魂的,很多名稱都是跟人的器官一樣的,書口、書背、天頭、地腳、書心、書腦,所以它跟人的器官是一樣的。”對古籍修復師來説,修復完一本古籍就如醫生給病人治好了病,從中會獲得快樂。
修書人要有一份匠心
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對古籍修復師這一職業知之甚少,古籍修復需要細緻專業的步驟和方法,並且工作相對單調、重復、寡淡,甚至有些枯燥和乏味,還有可能引發多種職業病,所以能夠在這一行業堅守的人並不多。
古籍修復師潛心工作時,他們不僅融入著自己的情感,也滲透著自己的審美,他們用自己的修養與眼光去看待古籍,重新煥發著它們的光彩。在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的古籍修復師身上,同樣有著難能可貴的堅守之美。在當下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這更是不可多得的一種寶貴精神。
書香古流傳,巧手今再續。如今在張道才工作的廣漢市圖書館,每年有80多本古書成功得到修復,這些被修復的古籍,也得以延續它應有的文化命脈。(文/劉禛)
[責任編輯:王怡然]